我是2000年考取研究生的。虽然时隔2年,但为考研作准备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尤其是一想起英语备考的前前后后,就不由得心中一阵激动。
我当时读的是中专,没有上过高中。由于中专还没有开设英语课,我仅有的英语基础是初中三年打下的。在1998年我萌生考研的想法时,已经丢下英语十多年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我的头脑中除了还记得26个字母和几个简单的单词外,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我之所以敢在这样差的基础上决定去考研,靠的完全是一股不太实在的激情。
虽然我很清楚自己在考研上的弱项是英语,但最开始对英语难度的估计是严重不足的。和几乎所有的考研生一样,我急匆匆地买了不少有关考研的书,想迅速把英语拿下来。可等我翻开书一看,一下子就懵住了。上面的题目我几乎一个也不会做,阅读理解题则完全看不懂。我试着借助词典一个一个题目去攻克,结果是查了这个词却忘了那个词,时间花了不少,收效却很小。我明白自己的基础实在太差了,光有激情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我必须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把别人在高中、大学阶段所学到的知识补上来。因为时间和精力等方面的限制,我在学习时还要特别讲究方法。
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两个突破点:单词和阅读。记单词是枯燥的,但对于像我这样的单词关还没有过的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词汇量的良方。我已经记不清自己把那本厚厚的《考研词汇必备》记了多少遍,只知道后来为了将书页固定住,用了三个大铁钉。为了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我订阅了英文版的《今日中国》和《二十一世纪报》。刚开始阅读较难的全英文章是挺吃力的,我感觉就像是蜗牛一样在艰难地爬行,在词典的帮助下啃完一篇文章,往往要需要几十分钟甚至个把小时。我硬是逼着自己一篇一篇地往下看,慢慢地,在不要词典的情况下,我也能读懂全文了。
要想通过研究生英语考试,光打好基础是不够的,还必须针对考题进行"突击"。
我分析了历年的试题后,在试题的各个部分上进行了专向练习。阅读理解题是我的重点。在做题时我尽力把握住两个目标:较高的正确率和合理的时间。对于作文,我的做法是背少量例文和大量起起承转合作用的例句,这样可以保证在短时间内把文章的结构打好,不至于无话可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单项训练,我对试题的各个部分都有了较好的自我感觉。
在考试前用前些年的试题进行模拟“实战”是很重要的。我在训练时,总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在三个小时内完完整整地将试题做完。这样可以使自己对做题的方式与速度有一个感性的把握,避免在考场上出现手足失措的情况。
虽然每年考试的题型基本上是稳定的,但题目却在不停地变,不过这种变化中有一些可以掌握的规律。我当时根据往年的试题作了一些预测,结果都成功了。如99年试题中的英译汉是一些从句套从句的难句,我预测2000年的翻译题句型会较为简单,但比较长;97年以前的作文都是提纲式作文,而从97年开始的看图作文又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我据此推测作文仍会是看图作文,但会紧扣重大的社会生活问题出题。对考题的预测可以使自己的复习有更为明确的方向,如果预测准确,在考试时会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无疑会增加自己成功的胜算。当然,这和盲目猜题有天壤之别。
考场的正常发挥是考试取得胜利的最后一环。大多数考生都认为英语考试的时间最为吃紧,所以要想取得好的成绩,一定要保证一定的做题速度。我的做法是,先看一眼作文题,然后再去做其它的题目。这样可以节省下专门对作文进行构思的时间。阅读题以前的其它题目要做得稍微快一些,以保证用较多的时间来完成阅读题。在不少考生来不及写作文、手忙脚乱的情况下,我用做完所有题目后剩余的五分钟从容地作了最后的检查。当交卷铃声响起时,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心里告诉自己:“你已经顺利通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