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益正律师事务所律师 伍德健供稿
一、重点难点内容:
1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经济规律的涵义及特点
|
涵义
|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
特点
|
主要是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
绝大多数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
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
|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
经济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改造它,也不能创造或制定它。
|
认识和利用
|
主观能动性
|
承认其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相反,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
认识
|
只有在深刻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对之自觉地熟练地加以运用。
|
利用
|
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它能动地改造世界。
|
2
、商品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联系
|
使用价值
|
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
交换价值
|
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
价值
|
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
统一性
|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价值。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
矛盾和互相排斥
|
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的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
3
、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并科学论证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
劳动二重说理论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
|
该理论说明了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解决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劳动价值理论方面的重大缺陷,从根本上论证了价值的本质,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
|
劳动二重说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
|
马克思在劳动二重说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出新的价值。正是在这个新价值中,包含着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
|
劳动二重说理论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
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而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理论、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等,从而建立起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
4
、货币的职能
职
能
|
内
容
|
基
本职
能
|
价值尺度职能
|
指货币是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
流通手段职能
|
即货币起着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
其
他职
能
|
贮藏手段职能
|
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贮藏起来时,货币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
支付手段职能
|
商品买卖以后,当赊购到期需偿还货款时,货币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
世界货币职能
|
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
5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
价值规律是商品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的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
|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
|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
在实际的商品交换过程中,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但始终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
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比例,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
6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资本总公式
|
G
—
W
—
G
ˊ
|
矛
盾
|
资本总公式在形式上同价值规律相矛盾。
|
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
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
|
价值增殖
|
只能发生在第一阶段
G
—
W
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
货币转化为资本
|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
7
、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
劳动力的所有者必须是法律上的自由人;
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
劳动力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
|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劳动力的价值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源泉。
|
8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及本质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价值增殖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不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价值增殖过程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商品具有特殊使用价值,即它可以创造出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
|
剩余价值的本质
|
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
9
、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两个条件
产业资本必须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
即全部产业资本不能同时处在一种职能资本形式上,必须按一定比例分割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个部分。只有这样,当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时,又有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使生产连续不断地进行。
|
产业资本必须保持每一种职能
形式的依次转化,即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都必须顺利地进行各自的循环,不断完成职能形式的转换。不论哪一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各自循环的哪一个阶段上停顿下来,都会使资本循环发生中断。
|
两个条件的关系
|
相互联系和互为条件,并存性是继起性的前提,又是继起性的结果。
|
说明问题
|
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并存性与继起性的相互关系,说明产业资本的正常循环,不仅要使资本同时处于三种职能形式上,并且要同时进行三种形式的循环。因此,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
|
10
、马克思考察社会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对社会总产品的构成情况的划分
|
从实物形态看
|
生产资料
|
它用于补偿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
消费资料
|
它用于资本家和工人的个人消费需要。
|
从价值形态看
|
不变资本
(c)
|
C
是旧价值的转移,代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预付不变资本;
v
和
m
是雇佣工人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新价值,
v
用来补偿生产中消耗掉的可变资本,
m
用于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和资本积累。
|
可变资本
(v)
|
剩余价值
(m)
|
与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态相适应,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
|
第一部类
|
即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用“
I
”表示。
|
第二部类
|
即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用“
II
”表示。
|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及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
c
、
v
和
m
三部分构成,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中的两个基本原理,是考察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
11
、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实现过程
|
第一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
第二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
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
|
实现条件
|
基本条件
|
I(v+m)=IIC
|
引申条件
|
I(c+v+m)=IC+IIC;
II(c+v+m)=I(v+m)+II(v+m)
|
12
、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前提条件
|
I(v+m) >IIC;
II(c+m-m/x) >I(v+m/x)
|
实现过程
|
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通过社会总产品在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的。
|
实现条件
|
基本实现条件
|
I(v+
△
v+m/x)=II(c+
△
c)
。
|
引申实现条件
|
I(c+v+m)=I(c+
△
c)+II(c+
△
c)
;
II(c+v+m)=I(v+
△
v+m/x)+II(v+
△
v+m/x)
。
|
13
、利润率
公式
|
P
ˊ
=m/c
(即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
量的区别
|
P
ˊ总是小于
m
ˊ。
|
表示的经济关系的区别
|
m
ˊ表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P
ˊ表示的是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
|
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成正比例关系;
利润率的高低,还要受到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
资本的周转速度快慢也影响利润率的高低;
不变资本的节约也会影响利润率。
|
14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及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变化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
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以价值的变动为基础。
商品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从全社会角度看是相同的。
|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变化
|
商品的交换以生产价格为基础进行;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
价值规律作用形式上的变化并不否定价值规律
|
平均利润是以剩余价值为基础的,它只是全部剩余价值按资本量在不同部门资本家重新分配的结果;
从个别部门看,价值与生产价格在量上是不一致的,价值的变化对生产价格的变化仍然起作决定作用;
从全社会看,利润量等于剩余价值量,生产价格等于价值,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值波动,与围绕价值波动并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
|
15
、商品资本的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的可能性和条件
可能性
|
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商品资本的职能本来就不同于生产资本和货币资本的职能;
产业资本家为了源源不断地获得剩余价值,他的资本必须有一部分经常在流通过程中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
|
|
条
件
|
商品的销售成为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的独立业务,不再由产业资本家来兼任;
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投资。
|
16
、股份公司及其功能
概
念
|
指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合资经营的企业。股票的持有者是向股份公司投资的股东。
|
产
生
|
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和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巨额资本才能兴办大型企业,这是单个资本难以办到的;
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促进了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
功
能
|
有利于快速聚集资本和优化投资结构;
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有利于企业财产的完整和稳定。
|
17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和特征
本
质
|
资本主义地租是农业资本家租种地主的土地而向地主缴纳的地租,它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利润。
|
主要特征
|
资本主义地租以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为前提;
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由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瓜分;
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
|
18
、金融寡头及其统治的实现
涵
义
|
掌握了金融资本,能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
统治的实现
|
经济上
|
主要通过实行“参与制”。
|
政治上
|
主要通过“个人联合”。
|
施加其他影响
|
对政府的政策
|
通过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等方式。
|
对社会生活
|
通过掌握舆论工具、新闻媒介。
|
金融寡头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
|
19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持续迅速发展的原因
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需要利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样的形式来驾驭日益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从而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继续维持和发展下去。
|
高精尖等许多部门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筹集巨额资本
|
在科技革命推动下,新兴产业和部门不断涌现,在许多领域,特别是高精尖的新兴产业部门,对国民经济有举足轻重的部门,私人垄断的实力往往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来筹集大规模建设所需的巨额资本。
|
公共设施只有通过国家的力量来建设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公共设施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要求会越来越高,但公共设施的建设往往是投资巨大,回收时间长,甚至有不可能有经济效益的项目。私人垄断资本不愿在这些领域投资,只有通过国家的力量来建设。
|
一些科研项目只能由国家投资
|
一些大型、基础性、前导性的科学研究项目,在基础研究阶段,没有立竿见影的投入回报,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投资。但当代各国间经济上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因此,只能由国家投资。
|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必须借助国家的力量
|
总供给和总需求不平衡,经常性地出现生产过剩的问题,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在当代表现得更为明显。所有这些,都必须借助国家的力量。
|
国家介入再分配领域有其必然性
|
为加强垄断资本的统治,为缓和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矛盾,都要求资本主义国家介入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领域,进行私人垄断资本所不可能承担的利益再分配的调节活动。
|
总之,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归根到底起因于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
20
、国产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又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某种阻碍作用。
|
起促进作用的原因
|
它能部分地克服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理想的总资本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突破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眼前利益的狭隘界限;
通过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资矛盾以及垄断资本同中小资本的矛盾;
调节国际经济。
|
阻碍作用的主要表现
|
巨额的税负加重劳动人民的负担,是生产相对过剩的根源之一;
巨额财政赤字,是币值不稳定和通货膨胀的源泉之一;
国有经济长期存在官商作风、管理不善、效率较低、亏损严重等问题,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包袱。
|
21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征
生产力水平低,科技教育落后
|
许多尚未完成工业化,农业也很落后,生产的技术水平较低,市场经济也不发达,劳动生产率不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
经济结构的二元性是现代化的最大障碍
|
一方面存在一定的现代经济成分,有一些现代工商业,市场经济也有所发展;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大量的传统经济成分,农业落后,在一些地区自然经济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
从生产关系上看,经济成分比较复杂
|
既有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又有或多或少的前资本主义经济成分。
|
经济发展的依附性
|
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科学技术落后,在已形成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被动地位,在发展过程中很大程度上要依附于发达国家。
|
22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
迅速发展的趋势
|
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垄断时期仍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竞争,竞争的压力迫使垄断组织关心技术的进步;
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给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垄断资本主义各国家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开展综合国力,特别是军备竞赛,客观上也刺激了技术的发展;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进行盘剥。
|
停滞的趋势
|
垄断资本能够依靠其垄断地位和实力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从而使在自由竞争时期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弱了;
在一定时候和一定条件下,垄断还会造成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的情形;
停滞能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除了以上具体因素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垄断的本质。
|
23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促进作用
|
垄断制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一种具体形式,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发展的结果。
它的产生和发展,在相应的时期内,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乃至迅速地发展。
|
消极作用
|
垄断统治使食利者阶层扩大和食利国形成;
垄断统治引起多种危机交织并存;
垄断资本强化政治统治和推行改良主义。
|
24
、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
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消灭剥削
|
一定的所有制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及在公有制基础上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消灭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和前提;
实行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国家整体利益、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保证,有利于实现社会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结合,克服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周期性经济危机和经常出现的社会经济震荡。
|
经济运行和发展自觉性、计划性与比例性
|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运行与发展,是一种自觉的、有计划进行的过程。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比例性,主要是通过自觉地、有计划地调节而实现的。
|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
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现。
我国现在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大力发展生产力
|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
|
25
、社会主义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由生产力的现实状况,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关系,特别是公有制决定的。
|
生产力状况
|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还没有达到能够实行按需分配的高度。
|
劳动是谋生的手段
|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还没有同时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还只是或主要是个人谋生的手段。
|
公有制决定劳动者获得的只能是个人消费品
|
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每个人所能提供给社会的只能是自己的劳动,而每个劳动者从社会所能获得的,也只能是个人消费品。
|
二、本课程知识比较选:
1
、剩余价值的两种生产方法比较
比
较
|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
联系
|
结果和本质一致
|
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提高了剩余价值率。
|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
区别
|
物质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作用不同
|
资本主义初期的主要方法。
|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技的广泛应用,生产力不断发展,该方法的作用日益突出。
|
2
、资本的两种划分的区别
区别
|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
|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
|
划分的根据不同
|
根据资本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而划分。
|
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而划分。
|
划分的内容不同
|
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
|
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
|
流动资本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
|
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
|
划分的目的不同
|
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同影响。
|
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
3
、两种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及源泉比较
比
较
|
级差地租
|
绝对地租
|
形成条件
|
土地有肥沃程度、地租位置等方面的差别。
|
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
|
产生原因
|
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
|
资本主义农业中存在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
源
泉
|
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额剩余价值。
|
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超额剩余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