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联合创始人艾伦评盖茨:知识渊博勤学好问
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Paul Allen)
随着比尔·盖茨退休日期的日益临近,于1975年与比尔·盖茨共同创立了微软公司的保罗·艾伦(Paul Allen)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盖茨退出微软日常管理一事发表了看法。
关于盖茨的离去,艾伦表示:“所有的公司都会经历这样的发展阶段,同样每个人也是这样,所以我认为,对于比尔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决定。史蒂夫(指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已经执掌公司有一段时间了。比尔希望全身心地投入到慈善事业当中,我认为这是一件伟大的事。当然,在早期,当我们创立微软的时候,我们从未想过退休的那一天,也没有想过我们会走到幕后。对于我们所有认识比尔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签名时刻(signature moment)。”
关于盖茨的未来,艾伦表示:“比尔知识渊博且勤学善问。我曾与他共进午餐,期间我们谈到了关于能源资源的不同选择。他对于不同疫苗研究发展水平有着非常详细的了解。如果你与他坐在一起,你会被他在尖端医学领域所拥有的渊博知识所折服。我曾与他谈过我在大脑和能源选择方面开展的一些研究。我认为他也认为这些领域很有意思。如果他真的投身到什么领域,那么这将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因为一旦比尔投身其中,他就希望做出一番成就。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我相信他一定能够在他所选择的任何领域取得成功。”
关于创立微软与保持友谊,艾伦表示:“那是一段非常难忘的时期,我们并肩作战,那些年我们付出了一切努力,而当他还在上学期间,我们就已经是朋友了。所以我们仍然喜欢一起去看电影,一起进餐,或者一起讨论一些问题。我们总是能在思想上取得一致,尤其是在讨论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科技的不同领域与挑战之时。我不知道我们两人是否还能找到一个像我们这样互补的人。与比尔呆在一起并且讨论未来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
鲍尔默:“比尔价值观”将一直持续下去
微软首席执行官斯蒂夫·鲍尔默
本月底,比尔·盖茨即将从微软的全职管理角色中引退,微软首席执行官斯蒂夫·鲍尔默接受了《金融时报》的专访,就比尔·盖茨引退后其生活目标、微软在互联网搜索业务方面的发展方向以及计划等进行了阐述。以下是访谈内容:
《金融时报》:我们看到,你最终赢得了这场胜利。现在我们想知道下一步你将如何开展工作。
鲍尔默:我会坚持向前、向上。是的,向前、向上。
《金融时报》:比尔·盖茨即将从微软的全职管理角色中引退,这意味着什么呢?
鲍默尔: 我想应该可以认为微软失去了一个象比尔这样的天才。但是,微软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很多事情上的,而不仅仅只是基于领导者的个人特质。这种文化建立在领导者个人特质以及我们已拥有的经验之上,建立于我们所有的成功和失败之上。从某些角度而言,它无关乎公司的领导者说了些什么,而是所有发展方向、经验、成功和失败的积累。企业文化是由其自身逐步建立发展而成的。
我相信,比尔在公司留下的遗产会一直持续下去,这其中包括很多,比如“比尔价值观”—人才和团结。我认为比尔的离去不会真正有损于微软文化。我已在沃尔玛看到这一点,我是说虽然山姆-沃尔顿已经离开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沃尔玛文化还以很多方式存在。因此,我真的认为(比尔·盖茨的离去)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金融时报》:那你在个人方面是如何作好准备的?
鲍默尔:(在大学里)我们必须阅读马克斯·韦伯在领袖路线主义路上的一些著述,这些内容是关于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继续保持前进方向,以及如何在一个具有领袖气质的领导人之后进行变革的。因此,可以说我已经考虑过一点点了,主要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再来研究这一问题。事情本质很重要,就是要向前发展,并且让员工们也一直向前发展。这是一个有趣的变化。怎么说呢,是比尔开创了微软公司,但是对于微软的每一个来说,微软是比尔的,但同时也是我们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并不是在传承这个公司,我也不应该被称作比尔后的第二代。我感觉相对于我们的员工来说,我也是第一代。也就是说,我虽然不是比尔,但我有第一代领导人的仙尘撒在身上。
《金融时报》:微软的股价已经好几年没有涨了,这是为什么?
鲍默尔:我认为,总体来说,我们和大多数大盘股并没有什么不一致。(而且)对所有公司来说,总是会有这样的时期,即在外界预期会大幅增长的期待下,公司股价会涨到很高,然后你会需要一段时间来向外界展示这一过程,也就是需要时间去实现这一预期增长。这就是市场所要做的,它会在得到利润真正产生之前,就抬起你的股价,然后这一价格就会保持一段时间,直到你以超出市场期待的速度可能再次实现增长时,股价才会进行又一轮增长。
因此,我认为我们已经按照上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实现了我们的发展,而现在人们正在认真考虑下一步我们会发展到什么样的地点。这种考虑要想得出正确结果与三到四个关键问题有关。比如,微软是否会在其建立的传统业务领域继续保持强势?微软是否有能力去涉足更大更新的业务,如在线业务、电视或以及移动电话业务等?微软是否还准备继续大刀阔斧地推进公司业务发展?微软是否有能力真正获取新兴的但充斥盗版软件的市场吗?
你知道我们的股价有过起落。我们发表收购雅虎的要约,这稍稍影响到股价。因为投资者会努力去思考,他们将怎样在在线业务上取得成功,会进行什么类型的投资,他们能创造多少价值。当然,我很看好我们的愿景,我也对我们的结果感觉满意。按照过去五年里我们所取得的利润增长来看,我们在大多数工业领域有了超水平的发挥。
《金融时报》:关于对雅虎的收购问题,实际上不少人都私下认为你应该被采取更极端的行动。你认为这种反应公平吗?
鲍尔默:不,那是不正确的。或许有人认为那可能是公平的反应,但我不能真正将其视为公平。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线业务是我们进行交易的最好选择,不是吗?因为,在这个领域,我们比较小,而其他人则很强大。既然有这么个市场摆在那儿,那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向前,向上,向上!
我们认为我们能通过某种创造价值的方法来促进顶层发展加速。其实总的来说,雅虎并没有采取在线策略。购买雅虎只是我们加速自身在线业务战略发展的一个途径。可是,他们不想卖给我们。你知道我们在金融方面是有严格纪律的。这很可笑,因为我们是公司的创建者。我想股东们想知道是否我们真正关心为股东们创造价值,但我认为在这方面我们比起95%的其他公司要自律得多。
《金融时报》:从微软在涉足搜索业务相对滞后的问题上,我们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鲍尔默:我想我们必须保持敏捷状态。我承认我们在滞后进入搜索业务方面有责任。首先因为我们没有对这种业务模式进行深刻研究。我对谷歌在搜索的业务模式上进行的创新表示赞许。他们在这方面干得不错,所以他们才会取得一些胜利。我想我们犯了一个错误,我们以前谈过这个问题,我们的错误在于在发布Windows后,我们弱化了对其它事物做出反应的能力,实际上在这5年时间里,我们的大部分的研发资源都处在自我封锁状态。这并不意味着一切事物都应该有6个月的周期,我并不相信这个,但我们的确应该在研发问题上表现出更强的敏感性和弹性。
《金融时报》:现在你如何处理搜索业务?
鲍默尔:我想我们现在要做三件事。有一些事情,正如我们自己所说的那样,只要我们还想留在局中,就必须冒风险下注。这三件事是:相关性,资本支出以及反应性。有一些领域需要我们表现得与众不同,并让Google去追赶我们。还有一些领域,我们要尽力去主动改变其中的规则。这样,我想谷歌将不得不去决定是否还要跟着我们一块儿玩。比如,如果我们的Live CashBack成功地话,那么谷歌就将被迫考虑是否也参与玩这么一个游戏。(注:Live cashback是微软上个月新推出的一项服务,网络用户通过Windows Live Search 进行商品搜索和购物,微软则提供现金返还优惠)
《金融时报》:Live CashBack是不是你们用来买市场份额的一个招数?
鲍默尔:不是。呃,我也不知道。如果别人推出一个产品并宣称他们的产品更好更便宜,那是否就能因为他们提供便宜价格的产品而判定他们在买市场份额呢?实际上,我们现在所做的也就是如此。搜索服务看起来是免费提供的,但事实上,它不可能真正的免费。对于广告商来说就不免费。所以,我们说过我们将改变市场分配的方式。在当今世界,搜索服务提供商基本上拥有一切,我们也说过,我们要以与众不同的方式去分享这一市场,当然这种不同有些是相对于广告商而言的,有些是相对于用户,有些则是相对于我们自己。那么这是在买市场吗?我认为,应该将这种方式称之为以提高商务活动竞争性为目的来重建商务活动模式。至于这一目标是否能达成,我想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我还要告诉你,除了与开放源业界的斗争外,在其他所有竞争对手的斗争中,我喜欢的方式就是能在某个领域对他们说,我们的产品更好更便宜。这是我们的基本想法。我不认为这样做可能导致什么恶果。不过,我想这会告诉你们我们将做点不同的事。我们必须逐步增加所占市场份额,逐步开展革新。我认为一切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彻底改变。
《金融时报》:为什么这种方式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见效?毕竟你们已经开始一段时间了。
鲍默尔:不,我们一直还在构建必需的基础工作。我们没有收费搜索引擎,所以我们必须抓紧建。然后我们还要花时间吸取全面的反馈意见,在这方面我们不是很成功。接下来,我们要开始进行战术性的标新立异行动。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在一些商业模式上采取行动。实际上,我们已经一些用户界面上进行了创新。
你明白,这个世界在科技商务方面并不太聪明,总是觉得他们的变化超级迅速。当然,事情的确变化得很快。但一般来说,要想创新获得突破,你必须保持相当的耐心和坚持。
《金融时报》:很多人现在都说雅虎只是Web 1.0,如果你买了它将很难应付,所以他们认为你当时应该考虑另外一些目标,比如Facebook或者其他一些社交网站之类。
鲍默尔:我认为这些人并不理解他们所谈论的东西。归根到底,这只是与广告平台有关,而与其中的任何应用程序都没有关系。在可预见的将来,最重要的应用程序就是搜索技术。这很重要。
我不认为我们可以宣布我们将进入广告平台业务,而且我们要在没有搜索技术基础的情况下去做这个。实际上,我们必须进入广告业务,而且我们还要在这个市场占据大块份额。当然,我们不需要占据支配性地位,但我们最好还是要能在一段时间后在搜索市场占据坚实的相对较大的份额。为了这个目标,我们正在不断努力。
《金融时报》:你准备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干多长时间?
鲍默尔:我早就告诉过所有人,我希望一直干到我最小的孩子上大学,从现在算起,大概还有9年时间。不过,也可能更短些,董事会或许会提前不需要我,不过无论如何,我个人的人生计划就是这么定的。
《金融时报》:你希望受到什么样的评价?在未来这段时间,你给自己写下了什么目标?
鲍默尔:我定下了两种目标:一种是革新目标,另外一种我称之为相对目标。
相对目标是说,我希望看到我们的公司能从所有以软件为核心业务的公司抢到更多的利润份额。是的,我希望能够看到我们的利润份额不断增长。现在的我们就是一个软件创新机器。我们可以对这个机器进行改变,并将其应用到不同的地方和领域。我们不只是一个台式机生产商或是一家企业公司。我们是一家在线公司,我们是一家为各种设备嵌入软件的公司。所以我们更应比其他那些以软件为核心业务的公司发展得更快。
不过,如果没有正确的创新,我们就不可能达成目标。这种创新包含有5到6大主题。你怎么重新定义人们与技术互动的方式,是用大屏幕,还是小屏幕上,或者是中型屏幕?你怎么重新定义用户体验等等。针对这些主题,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很很重大的考虑。我希望能在接下来的9年里实现这些想法。
现在,世界上所有的媒体广告信息都在逐步向互联网络转移。我希望微软能在帮助人们实现信息网络化方面成为最棒的公司,我希望微软能够在互联网络世界制定相关信息和通信的新规则,然后帮助人们或是企业实现他们自身的价值,帮助消费者更好地消费。
未来的世界还将进一步反对公司数据中心式的建设,向由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参与云计算的方向前进,在这方面微软也已经主动将公司的基本计算向这个方向进行转变。
最后一点,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就是希望能够实现这样的能力,即不只帮助人们接收信息,还应该帮助他们进一步分析和使用信息。我们正从消费者搜索业务的角度对此进行讨论。我们认为,在实质意义上,这并不是搜索技术的问题,而是任务的问题。就是说要实现我如何寻找信息并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如何寻找信息并进行分析,如何寻找信息并获得其精髓实质。在这一领域,我觉得我们的创新甚至还没有实现皮毛。
《金融时报》:在微软积极追求这些目标的时候,是什么使微软显得与众不同?
鲍尔默:我认为,我们微软是行业内在坚持不懈地进行创新方面,做得最好的一家公司。我们始终在坚持。
《金融时报》:那么是否可以这么说,坚持就是微软的核心属性?
鲍尔默:我认为我们的长远……或许我应该称之为长远做法,是一种集合,它包括大胆挑战、耐心、坚持、持久以及不放弃。这其中有一个责任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你要始终坚持责任感,你必须坚持某些东西。我们不会退缩,退缩不是我们的做法。
有时我们也会遇到一些股东在这方面的发出的质疑,但我想那样做正是我们的伟大力量之所在。正是这种集合性的特质使我们建立了Windows、Office,是这种特质使我们得以建立我们的企业业务,也正是这种特质将帮助我们建立搜索业务以及TV业务。
《金融时报》:你在与谷歌的竞争过程中是否学到了一些什么东西,比如他们的速度?
鲍默尔:我真的没有从谷歌那儿看到什么速度。真的,我是这么认为的。他们的确有他们自己的一个产品。但这个产品5年来一直没有什么改变,当然现在他们还有了Gmail,可是他们赚的所有的钱还是得靠那个产品,5年了,没有任何改变。我的意思是,他们有一个完形(gestalt,指谷歌有一个全面构想或理想),但完形终究只是完形。让我们谈谈现实。现实情况是,谷歌98%的财富来源于他们的一样产品,即网络搜索业务。哦,他们有两个产品, AdWords和AdSense 。是的,他们有这样两个产品,但都是基于其搜索技术,这些构成了他们几乎所有的收益来源,而且这一状况在5年以来几乎没有发生多大变化。我的意思不是要给他们限定一个硬性期限,但如果你硬是要问我学到了什么,我想说我们一直在努力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而不是学习他们的“完形”,因为那玩意的真实性毕竟还有待确认。
瑞特两次谈起盖茨:要像他一样热爱技术
图为英特尔全球董事长贝瑞特
6月23日在贝瑞特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两次谈到比尔-盖茨。简单的言辞中,透露出一个巨人对另一个的认识与看法,也说出了对大学生的期许。
他说,你们“每一位都可以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但是你要知道,你必须要深刻理解科技,要热爱它,如果你有这样的特点就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一个单一的思想可以改变整个世界。而且一个单一的思想很可能来自像你们这样的大学,而不是来自那些企业。”
而在微软中国董事长张亚勤在评价他的导师盖茨时也如此说道:“盖茨是一个对技术有热情、对人类有使命感的人。盖茨有很多财富,但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很简单,这种使命感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装出来的。”
大学生们也在问,比尔-盖茨甚至在哈佛大学的学位都没有念完就出来创业。大学生能从比尔-盖茨身上能学到什么?他是一个特例吗?
贝瑞特说,虽然比尔-盖茨没有经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但他在学校之外培养起了非常好的软件能力。而且当时是在发明第一台PC的时候就开始研究软件,他自己虽然还是一个学生,当时就跟一个优秀的工程师一样的,积累了很多实践的能力。
“比尔-盖茨没有拿到学位,但是深刻理解技术,深刻热爱着他所做的技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多次强调并重复要对技术有激情,要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 “要理解,如果你学习认真,真正掌握理解了这个技术,而且你热爱你所做的事情。你就可以为世界做很多神奇的事情,你可以改变世界,你可以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一个人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也像是在说盖茨,也像是在说自己,贝瑞特不忘提醒大学生在有能力的时候要注意公民责任。在盖茨决定从微软退休之时,将自己的580亿美元财产捐献给慈善事业。而贝瑞特现在最主要的工作便是“企业公民责任”。
“一定要回报社会。任何一个从社会受益的人,接受社会礼物的人,都有义务和责任来回报社会,不管他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这样做是一个正确的事情。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也要这样做,一定要记住社会给你的礼物,然后要回报社会,向我们下一代做好服务!”(
乔布斯赞扬盖茨退休 称离开微软是件大事
图片左侧为苹果乔布斯,右侧为微软盖茨
北京时间1月17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尽管苹果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将他的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吹捧MacBook Air笔记本电脑,但在微软董事会主席比尔·盖茨计划于今年6月退出公司日常管理的问题上,乔布斯仍是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乔布斯周三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盖茨的退休对微软而言是一件大事。他说:“盖茨的退休是一个重大事件。因为盖茨所作出的贡献,他理应受到尊敬。”报道称,尽管盖茨的退休问题并不足以使苹果发布一款比尔·盖茨版的iPod,不过两人在公众面前保持着良好的交往形象。在2007年《华尔街日报》举办的All Things Digital会议上,盖茨与乔布斯两人曾历史上首次坐在了一起,共同接受采访。
乔布斯在采访中还强调,苹果在经历了100次模型设计之后,才向公众展示了MacBook Air笔记本电脑。据苹果公布的数据,MacBook Air最大厚度为19.4毫米,边缘部分厚度仅为4毫米,并声称为全球首款最薄笔记本电脑。正因为MacBook Air的“薄”,而导致了它的重量极轻,即便是儿童也能不费力气地携带。在合上MacBook Air的机盖后,其整体给人一种轻盈而优美的感觉。
此外他还预测,亚马逊在销售Kindle电子书籍阅读器的问题上肯定会出现问题,而这与产品本身的设计无关。乔布斯说:“Kindle的销售会出现问题与该产品好与不好的问题没有关系,主要是因为人们已不再阅读书籍。去年40%的美国人阅读了一本或不到一本书。Kindle的设计本身就存有缺陷,主要是因为人们已不再阅读。”基于这一点判断,或许苹果将在不久之后在iTunes商店中添加电子图书下载业务。
张亚勤谈导师盖茨:他对技术的热爱发自内心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亚勤
- 比尔-盖茨用30多年时间创立了微软公司,用创新的“技术”实现了他的梦想并且改变了世界。现在,他决定把所有的财富回馈给社会,并且全身心投入又一项能够影响世界的事业。
- 盖茨是一个对技术有热情、对人类有使命感的人。他有很多财富,但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很简单,这种使命感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装出来的。
我问张亚勤:在微软,盖茨是你的导师。当初是他选择你吗?
亚勤: 每个人进微软都可以选择一个“导师“,我2004年回到总部,要求比尔做我的“导师“,他同意了。我现在也是三位微软人的“导师“。
你加入微软有他的因素吗?我又问。
亚勤:有。有几个因素,一是中国、一是研究、一是盖茨。盖茨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高科技和微软的象征。我有一次跟他开玩笑:我加入微软的时候是32岁,在微软做了差不多10年,我跟他开玩笑说,我在微软做了10年,把我的青春贡献给微软了。盖茨说,“我也一样,把我的青春也贡献给微软了”。
这个月底他就要退休了?
亚勤:是啊。盖茨退休我感觉既留恋,又替他感到高兴,因为他又开始投入一项让他充满激情并且对整个社会都有益的事业当中去了。盖茨是微软的灵魂人物和大家长,另一方面也是我的朋友,我们在很多问题上都有过争论和探讨,有的时候达成共识,也有出现分歧的时候。当然,盖茨并没有完全离开微软,他还是微软的董事长。 他每个星期会来公司一天。
前不久,我们和鲍尔默、盖茨开一个公司高层会议。鲍尔默演讲了一个小时,讲到后面,鲍尔默泪流满面,都无法再说下去。他和盖茨亲如兄弟,回忆起了他和盖茨创业初期的各种挑战。前不久,我去拜访他,他说,“关于技术研究的问题,你随时可以来找我”。
第一次见到盖茨是1992年。当时在亚特兰大的一个展览会上,我准备做一个演示。忽然听到一个声音,问我视频压缩速率有多少?回头一看,正是比尔-盖茨。后来我加入微软后在公司里第一次碰到他,他就对中国十分好奇,问了一些关于政府架构、大学教育,方面的问题。
真正对他的了解是到微软工作之后,我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期间每2-3个月给他汇报。后来他让我回总部主管移动和嵌入式新的业务时和他有了更多的交往,这个业务当时是微软最有前途、最新兴的,也是充满了挑战的业务之一。
他是我的“导师“,除了日常工作外,我们每个月都会有单独的会面,所以我对他的印象很深刻,每次聊天也好,会议也好,感觉到受益匪浅也特别的愉快,因为这是一种智慧的碰撞,盖茨希望和别人有思想的碰撞,希望彼此有不同的观点。
盖茨是一个技术的天才、商业的天才,也是一个十分幽默、善良的人。他是我碰到最聪明的人,技术功底相当深厚,另外他对商业的洞察力也很厉害,超过了我所碰到的所有人。
他也是一个对技术有热情、对人类有使命感的人。盖茨有很多财富,但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很简单,这种使命感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装出来的。
他也非常“好奇”,有时候他好奇的范围超过了软件。一次他来中国访问的时候,因为我们安排的细节失误,使一个会议临时取消,浪费了两个小时,当时盖茨和我、陈永正、张宏江,刘凤鸣在一起吃着麦当劳的汉堡,他就和我们询问中国政府的架构,问的最多的就是在中国农村里面怎么选举,为什么中国的小学生这么优秀等。还有一次我们家人一起吃饭,他讲了一晚上他在非洲的趣事。
2006年4月,胡主席访问美国,也做客盖茨家里。我第一次看到盖茨做了一个小时的排练,包括在什么地方讲话,需要多长时间。盖茨平时讲话不用稿子,也不做排练。但是胡主席去的时候,他拿了稿子,这表示他十分重视胡主席的访问。我很高兴参与了整个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他们的见面。
跟他在一起聊天会十分愉快。前不久我到美国,参加微软举办的全球CEO峰会,在他家里聊了很多,聊到中国地震,聊到一些最近的业务。他最近正在上课,是关于生态和新能源方面的课。我很敬佩盖茨,他每天都在学习。简化抽象问题的能力很强,再难的问题他能用几个简单的词把实质找出来。
他用30多年创立了微软公司,用创新的“技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改变了世界。现在,他决定把所有的财富回馈给社会,并投身慈善事业。在巴菲特把所有基金都交给了他后,他决定全身心付出。所以我十分的敬佩他。他的慈善事业我也愿意做一个志愿者,贡献一份力量。比尔对于财富的态度和他对梦想的不断追求,是我的楷模。
微软张宏江:盖茨的新事业将留下更深远影响
微软中国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兼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张宏江
6月26日上午,微软中国研发集团首席技术官兼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张宏江评价即将退休的比尔-盖茨时说,当人们回顾二十世纪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时,比尔-盖兹的名字将是工业和技术界最响亮的一位。而他刚刚开始的慈善事业将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流下更深远的影响!
本周,盖茨将正式退休,转入他的下一个事业——慈善。为此,盖茨也宣布将其580亿美元资产捐赠给慈善事业。这一举动引起了业内的关注与赞誉。
26日上午,张宏江在答复外界媒体采访的邮件中做了上述表示。他也简单提及了自己曾与盖茨见面时的情景:“9年前第一次给比尔-盖茨作汇报时,就深深被他的敏瑞和智慧所吸引,顿时明白了微软为何能够如此成功,也庆幸自己的选择。”
此间,微软中国董事长、中国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在与腾讯科技的对话中也表示,“盖茨是一个技术的天才、商业的天才,也是一个十分幽默、善良的人。他是我碰到最聪明的人,技术功底相当深厚,另外他对商业的洞察力也很厉害,超过了我所碰到的所有人。”
开复眼中的盖茨:一个谦虚的天才,很难得
谷歌中国总裁李开复
“聪明?天才?思维怪异?不,我理解中盖茨的特质是谦虚。”曾任微软副总裁,现任谷歌中国总裁的李开复说,“一个谦虚的天才,很难得。”
在李开复的回忆里,盖茨是个原本是很喜欢竞争的人,“他享受辩论,就想听到不同观点,又总是想赢。” 可是好胜心和好奇心,并没有影响盖茨最终成为一个谦虚的人,“我记得在微软的一次内部会议上一位技术助理跟盖茨发生争论,助理说,‘盖茨你错了!’盖茨说,‘我没错。’在‘错了和没错’的几轮僵持之后,助理列出了翔实的证据,于是盖茨恍然大悟,立刻回答,‘你对了,我错了。’”
“我总能回忆起这件往事,所以被问到盖茨的特质,我第一个反应就是谦虚,或者说率真,”李开复说。
但是,这位爱辩论的谦虚的天才并非无往而不利。事实上,盖茨在40岁之后就开始隐藏自己天才的锋芒,完成这种退居幕后的转变并不容易。李开复所记得的一个例子印证了盖茨当时转变的艰难。“把CEO的位置让给鲍尔默后,有时盖茨听到鲍尔默的观点也并不同意,可他一次次忍住了就是没有站起来,他努力让自己从好胜变得谦和,这很难。”
在盖茨转变的同时,IT创业史正在经历新的时期,企业不再只是需要“蓝图式的”宏伟的技术使命,很多创新需要先做了再说,于是微软也决定重新开始,这个时代很快将被另一批天才主导。
而完成蜕变的盖茨目前正在努力做一个专业的慈善家,他捐出全部财产收入,一分钱都没有留给子孙。李开复感叹说,“在40岁的时候,盖茨意识到,人生在世的价值不是拥有多少而是留下多少,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人哪怕只是想到这一点,更谈不上做到了。”
李开复认为,盖茨身上的优点,比如谦虚,对他自己的人生态度也有不小的影响,“离开微软之后,我们没有再做过什么沟通,但是我想,以后有机会的话,很希望能和盖茨一起投身教育。”
唐骏:第一次看盖茨感觉是小孩 今天已是伟人
前盛大总裁、现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
- 盖茨超脱了一般的企业家的境界,他认为自己是全世界的盖茨,是全世界赋予了他财富,要把这些财富还给全世界。要通过这个方式回馈世界,回馈社会
- 可能我现在不理解他捐款的举动,但时间流逝我想会慢慢理解。这让我有很多想法。他今天已经成为楷模,是全世界的典范,也是神圣的典范
这几天,我看到比尔-盖茨将他所有580亿美元财产都捐款给慈善事业,让我惊讶,也十分敬佩。目前全球还没有人做到,他又一次震撼了全世界。
在微软期间,我觉得盖茨是一个天才,无论技术还是经营都是天才。盖茨创造的许可证销售模式奠定了微软今天的领袖地位。还有他对未来的预测,希望每个用户桌上都能有台电脑,当时都是了不起的预测,现在也都实现了。
我和盖茨第一次接触是在1997年,最后一次则是2003年。这中间有5、6次单独的一对一接触,每次都让人印象深刻。第一次感觉他调皮,有点小男孩的样子。到2003年他访问中国时,已经有了种慈祥的感觉。不再是年轻的那种锐气,也不再是那么激进。看问题和说话,及对员工的态度都很温情。
盖茨是一个伟人,也是全世界的标杆。盖茨将全部财产都捐给慈善事业的举动,给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带来了对金钱、事业的思考。可能我现在还不理解他举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想会慢慢理解,这也让我有很多想法。他已经成为一个楷模,是全世界的典范,并且是是神圣的典范。
盖茨超脱了一般的企业家的境界,他认为自己是全世界的盖茨,是全世界赋予了他财富,要把这些财富还给全世界。通过这个方式回馈世界,回馈社会。
他决定用企业运作方式来做慈善事业。一方面企业运作管理基金本来就是管理,二是把更多钱放进慈善基金是为了保值增值,现在580亿美元,可能几年后就是一千亿美元。要实现这个目标一定要通过企业运作的方式。
中国有很多企业家还达不到盖茨的境界。目前中国刚刚起步,第一代企业家大多是在很艰苦的环境下创业出来的,而盖茨相比则是在比较优越的环境成长的,没有吃过中国人吃过的苦,不知道会有这么多艰辛在里面。因为过去的艰辛,也是为什么中国企业家难以达到盖茨境界的原因,不过随着财富二代、三代的成长,越来越多的人会达到这样的境界。
盖茨会影响很多很多人。
高群耀:我曾为比尔·盖茨请保镖
编者:高群耀1999年末继吴士宏之后掌舵微软中国,2002年3月离开。他的贡献是,使微软中国在媒体心目中的形象由傲慢霸气转为谦逊合作。后来,高耀群将他在微软中国的经历写成了《体验微软——我对微软说实话》一书。
右二为主政微软中国时期的高群耀
以下是高耀群在书中谈论他所看到、接触和感知的东家和家长——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是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人物一。短短十几年时间,从一介平民摇身变成为富可敌国的全球首富,无疑是惟有知识经济社会才能发生奇迹。他的神话风靡世界,成千上万人为之着迷、神往、效仿、崇拜!他的举手投足成了全球媒体的头条新闻。
他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美国作家珍妮特·洛尔这样描绘他:青春期的盖茨看起来相当不修边幅,随着他成熟、长胖,他开始注重个人修饰,整个外表变化很大。而且,除了那发自成人脑袋和听起来却似青少年的声外,他不曾完完全全符合笨拙、古板、不善交际的讨厌鬼形象。他嗜好运动,是技巧娴熟的滑水和溜冰爱好者,扑克牌高手,而且相当喜欢交际,热爱跳舞和听音乐。虽然年轻时很容易就对某个计划着迷,但他总是有广泛的兴趣。
迄今为止,珍妮特·洛尔的描述把比尔·盖茨从神拉回到人一个凡人、普普通通的人,而决非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独行者。
2000年4月,微软亚太区CEO高峰会在韩国汉城召开。我带领中国大陆7个主要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经贸委、电信等部门的负责人。比尔·盖茨从台湾坐专机专程赶去参加,并做了开幕式的主题发言。
这次他的行程非常紧张,在汉城只待1天。他的发言有40分钟,之后,其他代表接着发言,包括Cisco的总裁John Chamber。我跟他在这前有个简短的交流。他利用其他代表发言的间隙,特别安排单独会见中国代表团。是他在那段时间惟一能安排出的空档,我们也成了他惟一单独会见的年会代表。
所以等他的发言一结束,我把中国代表团成员领到一间单独的房间,等候他。这些代表都准备了许多问题,并有个心愿,想和他合影留念。我们还专门把我北京的同事一起请来做摄影师。我起先还有些担心,因为比尔·盖茨非常讨厌照相。
比尔·盖茨一出来就先朝我奔过来,喊道:“杰克,杰克,你好!”
简单地向他介绍了这次会见的内容。
没料到这次他非常配合。一进房间,先主动走到每个人跟前,分别与大家单独照相,然后再集体留影。接着,大家再坐下来亲切交流,而这时,我充当了主持和翻译。
当时正是.com疯狂的年代,那些中国官员问了许多业界发生的问题。比尔·盖茨的反应很快,回答也很到位。
比如有人问:“.com在今天如火如荼,中国能借鉴什么,今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比尔·盖茨回答得非常清楚,他认为.com将来所带动的产业中,能够扮演重要角色的90%以上应该是传统产业。现在看来,这是非常富有远见、非常精准的见解。
这次会见很成功。
我跟比尔·盖茨接触比较多的是2001年10月在上海举行的APEC会议上。
在这次会议之前,考虑到比尔·盖茨出席,我们策划了一系列活动,都是具有实质内容的,等着比尔·盖茨到来就全面开花。
我提前一天到了上海,住进香格里拉大酒店,这次会议的主要会场都在浦东。由于这次会议是在“9.11事件”之后最重要、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会议,也是美国总统布什自发生“9.11事件”后第一次离开美国本土出席国际盛会,因此,无论是主办国,还是来宾,都特别紧张、特别关注。整个保安措施、交通安排、周边环境等,都考虑得特别仔细、特别周到,可以说上海市政府花了很多的精力。
那天他下飞机已是晚上10点多了,立刻有专车把他送往酒店,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过程,我们事先都有严密的安排。由于他住酒店用的是真名,所以我们到的那天就发现,有一封信竟写着他的名字收。而这封信竟没有人敢打开看,因为当时美国正流传着在信里有炭疽菌的说法。
为此,他来之前,我们也要求他从美国带两个保镖,在香港特地为他再请两个,一共四个,一路风尘仆仆送他来上海。如此认真,如此戒备森严,微软有史以来还是第一次。
把他从飞机上接下来后,在车里我就向他做了整个行程的介绍。那天,比尔·盖茨显得累,仿佛处于半睡半醒状态,但他一直在听。偶尔他会突然睁开眼,问我一些他关心的问题,有时问题会很尖锐,很直截了当。比如他这次到上海,我们安排他第一个会见的是中国电信的老总。
他立即半睡半醒的状态中突然来了精神,极其敏锐地问:“我为什么要见他?跟他会见对我们有什么意义?达到什么目的?”几乎对一次活动,他都毫不含糊地要问:我为什么要花这时间?做这件事我们的的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必要?有什么好处?
但一旦提到他感兴趣的问题,他马上判若两人,十分敏捷和尖锐地提出一系列问题。他很在乎他的时间被占,是否被无谓地浪费。为此我们就必须一点一点地跟他解释,他能听进去,能理解我们的苦衷、善意。但偶尔他提出的问题会让你一下子答不上来。
到那让他充分休息了一下,隔天就开始安排各种各样的活动:而我则每天早晨到他的房间,先向他介绍这次活动的要内容是什么、对方是些什么人、该有多热情、握手该怎么热烈、不要跟他照相、应该讲些什么东西。
所有这些细节都要跟他讲得很清楚,在参加每次活动之前,还要跟他做番交流。除此之外,我把整个行程都写下,装订成一个整的本子给他过目。
他现在跟以前有所不同,基本上还是配合,请他做的事情,他问好问题后都会去做。而且不论是参加会议还是会见来宾,他一般还是蛮热情的。
我们当时有意识地安排他会见信息产业部的部长吴基传、中国电信的老总周德强、联通的总裁王建宙、现任网通总裁奚国华等,因为当时电信是微软在中国发展的一个主要合作目标。另外,就是融界的一些老板,他们这些人在中国的经济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有时他会突然失去耐心,表现得比较急躁,似乎懒得跟什么电视节目做解释似的,总是不屑一顾。比如OEM的那次会议,参加会议的都是些大腕,联想的杨元庆、长城的王之、TCL的李东生等都在现场。会上他被问及一些敏感问题,他的耐心转瞬间就消失了。他被问到:微软的产品为什么这么贵,跟PC机相比为什么明显偏高。
说到这个问题,好像是他在全世界都会遇到的种尴尬。任他怎么解释,什么研发费用的投入,什么市场推广费用等等,人家硬是听进去。他也懒得一次次地辩解,所以很快失去了耐心,显得不怎么高兴。
还有一次他跟科技部的徐冠华部长和马颂德副部长见面,在座的专家们问到“Linux”。这是我们竞争对手的一个操作系统产品,牵涉到许可证等问题。比尔·盖茨似乎表现出了过多的担心,不屑地说:“‘Linux’这样的产品不行!对科技发展、市场竞争都不会起到好的作用。”这些问题跟微软的理念不一致,因此明显有排斥的情绪。但对中国的这些资深官员而言,他的表现就有失大家风范,有悖有容乃大的国训。
但是这些丝毫也不会影响他在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形象。从比尔·盖茨到那天起,他就成了全球媒体最关注的对象,当然除国家元首外。只要他从酒店出来,从门口到门外挤满了记者。每次都要花很大的气力,才能帮他突出重围。
在所有这些活动中,最重要也是比尔·盖茨最高兴的一项,无疑是与江泽民主席的见面。
当天晚些时候,是大公司CEO巨头们的聚餐,江主席也要出席。这次会议期间其他所有的国家首脑,都在白天与CEO们会见,只有江主席要在晚宴上会见大家。因为APEC会议期间江主席的日程实在太紧张了。那么多国家首脑聚集在上海,他根本抽不出时间见任何一家企业的CEO。
有趣的是,谁能在宴会上坐在江主席身边,成了这些大企业互相竞争的公关焦点。
一般江主席是居中而坐,他的一边是一位中国的宴会主持者,另一边则专门留给一位外国企业家。为争取到这个位子,宴会前就已经“硝烟弥漫”。那些在中国运作的经理们,使出浑身解数要把自己的老板推上这把座椅。
为了把比尔·盖茨推上去,我们想出了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点子,似乎是势在必得。可遗憾的是,在宴会的前天晚上我们被告知,那个位子已被美国FedEx的老板占。原因很简单,他是这次活动的金牌赞助商。估计宴会组织者很难做出决断,只得以赞助排名。
但是这个结果却为我们出了一道难题,比尔·盖茨如果不坐在江主席身边,而坐到别的位子上,一系列问题都将可能发生。他挨着其他哪个官员?他能不能坚持那么久?假如他不能坐那么长时间,该怎办?最后我们没有其他任何选择,只能硬性要求他,一定要坚持下来,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不管坐在哪个官员身旁。这是关系到礼貌的问题,而中国又是个礼仪之邦。当然我们也做了一些应急的后备计划,万一他这样或那样,我们该怎么去弥补等等。
当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后,结果出乎意料。在要举行宴会的那天晨,我们被告知比尔·盖茨将坐在江主席的身旁。我们全都为之释然,这个结果真是皆大欢喜。
至于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把如此重大的安排一夜之间彻底改变,据说,那是江主席点名的,让比尔·盖茨坐在他身旁。
但是,为了使这件事更妥当些,主办方用了许多弥补、安抚FedEx的措施。让FedEx的老板在江主席讲话后,也有个简短的致辞。在报道当中,将FedEx放在主要的位置上等等。
比尔·盖茨颇为得意,今夜将坐在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身边,这无疑是微软在外交上的一次胜利。不少人都说比尔·茨不善交际、木讷、不近人情。但由此可见,比尔·盖茨并不是不善交际,而是往往把力使在刀刃上。
当天晚宴,比尔·盖茨坐在江主席身边。他俩聊了很长间,非常投机,使其他的CEO和与会者都很羡慕。他们从养老金谈到家庭。又从家庭谈到IT,海阔天空,侃侃而谈。宴会后,比尔·盖茨像孩子似的异常高兴,对这次江主席会见赞叹不已,这次的来访非常成功。
这次行程的最后一项活动是,他在CEO大会上做专题发言,组织者别出心裁地安排,每位发言者都由内地一位权威人物作介绍引荐。介绍比尔·盖茨的正联想的柳传志。为此,柳传志必须先和他“对一下词”,而我则在一旁陪他俩对词。
柳传志以前跟比尔·盖茨见过,两人较熟,所以,他的介绍非常得体。他先介绍一下联想与微软的关系及最近一两年里的飞跃发展,尤其是在合作方面有了全面的进展。他说,这个进程与高群耀博士和杨元庆总裁亲密无间的合作是分不开的。
接着他开始介绍比尔·盖茨,说得也非常好。对他评价很好,特别是对比尔·盖茨的社会回馈给予了很高的赞赏。由于比尔·盖茨那些天的情绪很好,他的那些前瞻性的思维,在那天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博得阵阵掌声。
比尔·盖茨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踏上了归途。我们像伺候太阳王一样,把他一直送到机场,送上飞机。
至此,比尔·盖茨的访华也落下了帷幕。
浪潮孙丕恕:钦佩比尔盖茨的胸怀和慈善心
图为孙丕恕在盖茨家中做客时与盖茨的合影
6月26日下午,浪潮浪潮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丕恕对腾讯科技表示,盖茨不仅是IT业界的领袖和标杆,也是改变世界,改变人类演进方式的“伟人”他对全球的信息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看到盖茨本周退休,并将自己的580亿美元资产都捐献给慈善事业后,孙丕恕告诉腾讯科技,盖茨推进了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进程,其创立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将PC与互联网相连,实现了全球几十亿人“每个人桌面都有一台电脑”的梦想。
在盖茨任期内,积极推动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共同成长,浪潮也因此与微软达成全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而微软也成为浪潮的股东之一,双方在IT软硬件业务多个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孙丕恕说,盖茨也为中国IT产业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
“在浪潮与微软的合作过程中,我曾经多次与盖茨有过深入的交流,并应邀两次做客其家中。我非常欣赏盖茨先生的智慧,更钦佩他的胸怀和慈善心。盖茨带给我们和后人的启发将会一直延续下去,也期待盖茨在新的事业中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同时,我也相信,在新的领导人的带领下,浪潮与微软的合作也会按照既定的路线一直走下去。”孙丕恕这样表示。
方正魏新:盖茨很害羞 不是很爱讲话
方正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魏新
“1997年时盖茨第一次到中国来访问去了北大。当时他邀请了12个人一起交流。看看北大的教育情况。当时我第一次知道他和我同岁。后来我们一起合影,盖茨回去把照片放到网站上,说是最富的人和最穷的人的合影,意思是他当时他没读完大学,在知识最富有的大学教授在一起。”6月26日下午,方正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魏新对腾讯科技回忆了他和盖茨结识的情景。
“盖茨是很有创意的人。如果没有微软的话。个人计算机的应用是不可能发展这么快,他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我很敬佩他。盖茨也非常善良,很害羞,不是很爱讲话。”
魏新回忆,后来他调任方正科技董事长兼总裁,生产的PC预装了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盖茨再次到中国访问后,与魏新一起会晤,期间魏新提到了微软在软件个人销售市场上的保护问题,提醒他应该要降价。
“对微软来说,维护全球统一价格是担心产品在英语国家出现串货,但是中文市场不会有。二是中国用户的个人收入和发达国家相差太远,对价格弹性很敏感。”盖茨当场就答应回去研究这个问题。“到陈永正出任微软中国总裁时这一问题被顺利解决”。
盖茨退休后,决定将580亿美元资产全部投入慈善事业。魏新表示,东西方的理念还是有差异。但西方富豪大多还是将财富都留给了社会,对全人类的贡献都很大。不仅盖茨,巴菲特也把大量财富捐献给盖茨基金一起运作,这些企业家的人格和价值观值得中国企业家学习。
“他们工作都很执着,希望个人价值实现,而不是纯粹的个人享用。”魏新说。
方正科技副总裁孙国富:盖茨退休是水到渠成
6月26日消息,方正科技副总裁孙国富博士向腾讯科技表示,比尔-盖茨退出微软的日常管理“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他的隐退显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他表示,盖茨早在本世纪初便辞去了微软CEO职务,让鲍尔默打理微软公司。因此,微软公司的运营因该说是非常成熟的,盖茨的离开不会对此造成什么大的影响。
对于盖茨对IT产业的贡献,孙国富博士认为,盖茨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应用软件领域。微软公司开发的视窗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以及后来的浏览器、媒体播放器等,都为大众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影响了IT产业的进程。
他还表示,盖茨今后的慈善事业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