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事情都在变,变则通,变则活。不变则是一滩死水,不变没有出路。女孩子有“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让我们感悟到什么是青春多彩,活力无限;孙悟空有72变,就能把妖魔鬼怪杀得鬼仰魔翻,使我们领略了什么叫神通广大,智慧无边。孩子们更是在日日新,天天变,家长们对此深有体会,但是我们家长自己是否能随着时代变化呢?
和我们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相比,我们的家庭教育却显得极不相称,顾虑观望,步履艰难,顽固地坚持陈旧的理念,逼迫着孩子充当“考试机器”,只要分数上去了,是不是全面发展全然不顾。这样下去,家庭教育怎么能搞好呢?怎么能培养出新时代需要的人才呢?
家长要转变观念,首先要重新认识时代特点。
因为教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很强的时代性。教育只有在符合时代特点的时候,才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而在违背时代特点的时候,反而会成为阻力。因此成功的家庭教育一定要符合时代要求。当今时代至少有值得重视的以下四个特点:
l、走向知识经济的时代;
我国正在走向知识经济时代,这种以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为核心的市场经济,向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挑战。发展现代科技,培养创新精神成为教育的历史使命。
但是创新精神不是空中楼阁,它的出现要建筑在独立人格的基础上。而中国由于长期处在农业的自然经济中,由此形成的各种传统意识,使人的发展没有完全摆脱连结于血缘、地缘纽带中的人依赖人的关系,独立人格发展普遍不成熟,个体的价值得不到尊重,因而缺乏培育创新的土壤。
市场经济的出现,对我国最大贡献是使独立人格成为社会的需要与可能(如投资方向,决策能力,自我推销,自我表扬都需要善于合作、有创新精神的独立人格)。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相对应的是人的主体性。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基础上的创新,是符合时代的第一要求。
2、走向全球一体化的时代;
人类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前发生了生存状态的根本性改变,人类逐渐走向互相依赖,结成整体,世界将成为一个“地球村”。全球性的生态危急,促使每个人、每个国家,都要把局部的利益和人类整体的命运联系起来。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使人类出现了新的交往格局,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中的频繁交往,使一种世界历史性的关系正在形成;
“双赢”理念的产生和“强强联合”举措的出现,迫使我们重新思考教育应该如何适应这走向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因此教育中的“合作”理念是积极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3、走向晚辈文化的时代;
当社会发展缓慢的时候,长辈所掌握的文化尚能代表那个时代的特征,晚辈通过长辈的传授,仍可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时是处在长辈文化时代;而迅速发展的社会,长辈所掌握的文化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那些和时代同时成长的一代,能批判性地继承长辈文化并迅速掌握最新知识不断创新的年轻人,他们所掌握的文化才代表了时代的特征。因此,在迅速发展的时代,必然形成新的“子教三娘”代际关系,宣布晚辈文化时代的到来。
在晚辈文化时代,陈旧的教育模式必须改变,长辈用调羹喂孩子知识,教师在讲台上发布真理的做法将成为历史,于是,新型的“自主—合作—创新”教育则应运而生。
4、走向人的转型的时代——走向共同主体的时代
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人的生存方式出现巨大的变化。逐渐增多的共同利益,日见密切的社会联系,使一种世界性的关系正在形成,它不能不对人的本质产生重要的影响。
人的本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整个人类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社会的发展客观地产生了对新型的人的需要,教育应该培养能推动世界历史的主体,走进世界历史的人。
在这样的历史使命面前,人的转型应该成为教育的主题。过去的单一主体必须走向共同主体。这样的主体就需要完成人格上根本的转型:一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它的主要特点是开放性,达到与他人的“视阈融合”;一是价值取向的转变。它认为既有个体作为存在的价值,又有对与他人共在的价值的肯定,双重规定性是价值主体的存在形式。
在当前形势下,这样一种人的转型教育则能将主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在深层次中结合起来,十分值得探索。因此,更加自主,更加懂得合作,更加善于创新,才是走向共同主体时代新人的特点。
当然也有的家庭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及时转变旧观念,迅速创造新方法,他们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让我们和他们一起继续探索,来个观念的十二“变”怎么样?这十二“变”就是:
1. 把误解变成理解
家长和孩子发生误解的情况非常多。误解发生之后,不仅教育不能进行,往往还会造成家庭的紧张气氛。您想,家长如果冤枉了孩子,孩子自然不服气,哪能不争辩几句,但是目前这样做的结果是家长更加误认为孩子是“翅膀硬了,不虚心,不孝顺”,自然也就更生气。
应该说,不了解情况没有发言权,就更不应该急急忙忙地去教育孩子。不过有些家长常常是无意中犯的这个错误,自以为自己很了解孩子,所以往往听不进孩子的辩白或解释,把事情越搞越糟糕,更谈不到什么理解了。
要想把误解变成理解,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要注意:
(1)、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
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对于家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虽然家长天天生活在孩子的身边,而且家长也是从儿童时代过来的,但是并不等于家长自然就十分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
有一位家长深有体会地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他的孩子在日记中写到:小时候,有一次爸爸在厨房做饭,我趁爸爸不注意,偷偷地打开冰箱门拿出了几个鸡蛋磕碎了。爸爸发现了问我:’你为什么磕碎那么多鸡蛋?”我说:’我想从鸡蛋里找出小鸡。”爸爸说:“傻孩子,小鸡是母鸡孵出来的,不是磕出来的。”听了爸爸的话,我明白了鸡是孵出来的而不是磕出来的.
家长应该理解,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他这样想不是很正常吗?他的好奇心,他的探索精神不是很可贵吗?
(2)、注意看到孩子的变化
不少家长都有这样可笑的做法:当送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忘不了嘱咐一句:“听老师的话,别淘气”,直到孩子上了高中仍然是这一句“听老师的话,别淘气”,十几年的时光都过去了,孩子在家长的眼里好像没有什么变化。
孩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他在发展,看不到他的变化怎么能够教育好孩子呢?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情,它险些变成悲剧:有一位平时学习不努力的孩子,成绩一般都是60分左右。可是在大家的影响下,他也在不断进步。有一次经过自己的努力得了一个85分的优秀成绩,他高兴的跑回家去,大声地对家长喊道:“我也有了优秀成绩!”。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送到耳边的是父亲冷冷的声音:“小子,你老实交代,成绩是怎么抄来的!”。这个平时挨打从来不哭的孩子,这次竟然委屈地大哭起来,他恨这个不理解他的家长,于是愤而出走。
未成年人他们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条件具备,火候一到,马上就会有惊人的变化,家长要随时加以注意。
(3)、注意转变自己的观念
同样一个事情,不同观念会得出相反的看法。比如在一个家长会上,有位家长满面愁容地向大家请教:“我的孩子整天老看闲书,大家说怎么办?”。经过仔细询问,原来她所说的闲书,就是指《作文指导》之外的古典文学、科学技术、童话故事等等一切书。经过讨论,大家认为这个孩子不但没有错,反而是具备了一个当前许多孩子缺少的博览群书的优点。如果整天死读书,围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转,肯定出不了现代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2.把唠叨变成提问
“唠叨”恐怕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弱点,也惹得天下子女的一致厌烦。但有趣的是,这些子女年长之后,照样“唠叨”不误。
看来,“唠叨”不是那种可以“打翻在地,永世不得翻身”的东西。
那种带着暖烘烘的亲情的“唠叨”,应该说是传递着父母的爱;带着沉甸甸的期望的“唠叨”,应该说本质上是父母的一种谆谆教导。但是为什么它总是惹得孩子们十分厌烦?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要比一代强,这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尤其是现在处在“晚辈文化”时期(即晚辈掌握的文化代表了主要的时代特征),如果当父母的不能坚持“终身学习”,不善于吸收新的信息和知识,非要顽固地“唠叨”那些陈旧的经验,自然会遭到孩子的反感。
那么看到了孩子的“问题”,难道家长就不能说几句吗?
许多家长以为教育孩子就是说教,这不是偶然的。因为中国陈旧的传统教育观念就十分迷信说教,几千年来人们往往以为灌输知识就是教育。教师在课堂上满足于口干舌燥;父母在家庭中得意于唠唠叨叨,这些可笑的做法和心态无不是迷信说教的结果。
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家长只是一厢情愿地讲些大道理,嘴皮子都磨破了,孩子也频频点头诚恳地说懂了,可是一做还是错。家长莫明奇妙,心里想,道理也不复杂,说得又这麽清楚,怎么还不明白?
其实,孩子当时说他懂了,也是真话,只不过他只是懂了词语的表面意思,和词语内在的深刻含义,往往相差甚远。这也难怪孩子,因为他年龄小,缺少生活阅历,很难亲自得到更多的体验,用他那浅薄幼稚的个人体验去理解成人的抽象概念,往往会闹出一些笑话。
有一个四岁的孩子,曾经认真地去问他的父亲:“爸爸,为什么大人们老说要用‘箭’去射‘祖国’?”。原来在他很少的个人体验中,他只熟悉具体的“箭”和“射”,而对于抽象的“建设”尚缺少真正的体验。
没有真正的体验,肯定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更不要说形成坚定的信念了,这一点当前尤其需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三国时代,刘备有一个“扶不起来的天子”阿斗,当大臣们向他反映“现在老百姓非常困难,已经没有饭吃了”的时候,这位天子竟然出了个高招:“快去告诉老百姓:没有饭吃,可以吃肉嘛!”。这种糊涂皇帝产生这种糊涂观念其实是必然的,因为在他的生活体验中根本没有“断顿挨饿”,只有“大鱼大肉”。
现在的孩子,如果从小就没有体验过战胜艰苦后的愉快,没有体验过关心他人时的幸福,而只有“超前消费”和“享受溺爱”的体验,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够自觉地坚忍不拔地去为他人、为人类的幸福付出,恐怕是自欺欺人。
所以,希望家庭教育能够成功的家长,不但要重视教育,还要讲究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科学方法,不能满足于唠叨的说教。
我建议当家长特别想“唠叨”的时候,最好先忍一忍,不妨改变一下方式,试一试“把唠叨变成提问”。当然提问时态度一定要虚心,不能摆着架子去“提审”。这样做的结果,我的体会是至少有三个好处:
1、融洽了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在家庭中父母一般都是高居于孩子之上,很少平等地对话。如果父母能向孩子虚心提问,孩子肯定会受到震动,这时往往乐意向父母解答,不会感到厌烦。
2、激发孩子开动脑筋。发展孩子思维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断地向他发问。孩子们有时做事情并没有动脑筋,或是随大流,或是随意做,当他听到问题时,就必须开始思考,久而久之就养成了爱思考的习惯。
3、了解了孩子目前的真实认识。提问之后,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通过孩子的回答,了解了孩子目前的真实认识。如果孩子的认识是错误的,这时父母再进行教导,哪怕是现在开始“唠叨”,也比一开始就“唠叨”强。因为这时父母了解了情况,属于“有的放矢”,而不是“心有成见”;还有一种更可能发生的情况。就是孩子的回答不仅正确,而且非常精彩,大大超过父母原来想“唠叨”的内容。这时父母反而会暗中庆幸“幸亏我们没有先‘唠叨’,不然真在孩子面前现眼了”。
当然,孩子的认识虽然超过父母,但还可能不十分完善。比如,当孩子刚要开始写作业,马上就打开了音响,家长一般就要开始“唠叨”个没完,什么“一心不可二用”啦,“一心以为鸿鸪将至,长大肯定没有出息”啦!其实丝毫不起作用。如果换成提问:“你为什么做作业要听音响,这里有什么科学道理呢?”这时,家长可能会听到一些过去闻所未闻的知识,什么音乐会激活大脑,左右脑的协调……。当然,如果家长是个勤奋学习的人,就会在最新的资料中看到:通过科学对比实验证实:音乐虽然能激化大脑,但是总的效果还是不如专心致志地学习。……家长拿着这个新信息,再和孩子交换意见,这种做法如果和“唠叨”相比恐怕要高明千倍。
3.把泄气变成鼓劲
谁都知道,和柔弱的幼苗最害怕冷风吹一样,稚嫩的孩子最害怕泄气话。可是在家庭教育中,泄气话还是经常从家长的嘴里漫不经心地冒出来,刺痛了孩子的心。经常听到家长对孩子说什么“你怎么这么笨!”,“你这辈子算完了,我对你不抱什么希望”,甚至说“你看××人家多光荣,我要是你干脆去死,省得丢人”。
说这些话的家长,当事后自己看到效果不好时也很后悔,可是火一上来,老毛病又会再犯。原因就是头脑里有下面两个误区:
一是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脱离了孩子的可能,当期望达不到时就变成了失望,泄气话就会脱口而出;其实期望值过高,由于本身就不实际,一开始就隐藏着失败,而且过高的目标,只能使孩子望而生畏,反而会丧失动力,只有提出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的高度,才能唤起孩子的积极性。
二是用“恨铁不成钢”的好动机来原谅自己的坏行为。有的甚至误以为用泄气话来刺激刺激孩子,可以推动孩子进步。其实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泄气话给他们带来的只是一个坏的心境,而坏心境是孩子进步的最可怕的腐蚀剂。
所以家长要在行动上把泄气变成鼓劲,首先要走出认识的误区。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是想鼓励孩子,可是他真是没有什么值得鼓励的地方啊!”。
下面介绍两种面对问题比较多的孩子,如何“把泄气变成鼓劲”的方法:
1、“考了58分也要表扬”。
有一个学生英语考试得了58分,可是这个不及格的成绩竟得到家长的表扬鼓励。家长是这样对孩子说的:“首先我看到你这个58分来之不易,你是从两个月前的38分提高上来的,我亲眼看到了你日日夜夜的刻苦攻读。两个月英语提高20分,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二是58分虽然属于不及格,但是你距离及格仅仅差2分了,下次考试我相信你一定不仅能够及格,还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2、“‘三好’你已经占了一多半了”。
有一个学习很差的孩子,由于评不上三好生很伤心。他的家长是这样鼓励他的:“你要有信心,你看,‘三好’你已经占了一多半了。你能跑能跳,是身体好;有上进心,是品德好,这就有了两好,只差一好还怕什么?”。然后家长帮助孩子首先总结自己学的好的那一门功课的经验,再把自己的经验迁移到其他科目上去。就好象修好了一条跑道,就能让其他飞机通过这条跑道,也同样飞起来。
家长要想做到“把泄气变成鼓劲”,从第一个经验我们要学会“看发展”,从第二个经验我们要学会“在孩子成功的地方去找到他的克服失败的方法”。
在家庭教育中还有一个比“泄气”更加严重的误区:打孩子的问题。
该不该打孩子?表面看这个问题很简单,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上不就白纸黑字地写着:“……应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但是,实际上,在人们的内心深处,这是一个古老而又长新,至今仍有争议的话题。即使在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若拿这个问题来个全世界表决,哪个观点占上峰还很难说呢!
不少人相信“一打就灵”
为什么“棒头下面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古训流传至今,为什么现在还有的人以现身说法来证明它的正确性,“我就是我父亲打出来的”,“我这孩子现在不错,就是我打出来的”,的确还可以拿出许多似乎是打出来的优秀人才的证据。
所以,对于不少人相信“一打就灵”的现象,不能指望用简单的否定就能解决问题。但是,人类发展至今日,应该说已有条件出现转折。人们会从另一角度思考:这些好的结果是不是真是打出来的?如果不打,这个孩子会不会更好?那些由于“打”而进了监狱的人又该做何解释?
马卡连柯的一记耳光的效应做何解释?
不少人在为打孩子提供理提供论据时,常常爱引用“马卡连柯的一记耳光”做为辩论的重型炮弹。不错,的确是在《教育的诗篇》中,马卡连柯打了札陀罗夫三记耳光之后,产生了效应。但是,这些人太急于想证明打孩子有理,以至过于匆忙反而歪曲地引用了这个例子。
其实马卡连柯自己在事后是这样说的:“事情糟得很……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打了人”;“我没有一分钟认为我已经在暴力中找到了一种全能的教育法。札陀罗夫事件使我付出的代价比他本人付出的更大。”马卡连柯是这样分析札陀罗夫事件产生效应的真正原因的:“札陀罗夫的力气比我大,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他一拳头就可以把我打得鼻青眼肿……在这件事情里,他们看到的不是打架,而只是怒火,看到一个人发怒了。他们明知道,我采取了一种对自己很危险,但是很近人情、而又不是形式主义的做法。……此外,他们也看见我们为他们做了很多事情。他们终究是人,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可见,正是马卡连柯高尚的人格,大无畏的精神,他表现出来的义愤,才使这个过去饱尝毒打,也毒打过别人的札陀罗夫感到震惊和进而折服的,这才是产生效应的真正原因,而那耳光并不是真正的原因。
为什么打孩子有悠久的历史?
打孩子有悠久的历史,这是和人类社会的缓慢发展相关的。落后的教育方式,产生在落后的时代。在那个由于落后的生产力,而使得社会封闭又愚昧的时代,不但被教育者是愚昧的,教育者也不是那么文明,动不动就靠以力服人,就毫不奇怪了。
但是,人类并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正在从野蛮一步步走到文明。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人类的历史从野蛮到文明,在确立权威上,同样最初也是表现为依靠体力压服对方,继而发展到用武器制服对方,再发展到用经济控制对方,直到近代,人们才逐渐意识到只有用真理、知识、信息和人才才能真正战胜对方。其实,教育孩子,不是也在走着类似的从野蛮到文明的道路吗?只不过有人是先意识到了,自觉去做,而有人意识不到,只好等到今后被迫去做。
打孩子的恶果
打孩子,这种原始的野蛮的教育方法,不知坏了多少事,毁了多少人。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这样语重心长地警戒过世人:“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既然我们痛感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大科学家还不够多,是不是应该算一算“打孩子”这笔账啊!。
经常打孩子的结果,一般有三种。一是使他畏惧暴力,学会不问是与非一切都绝对服从;二是学会欺骗,要想先躲开这场毒打,只好不择手段,欺骗自然产生;三是学会软的欺负硬的怕,因为他已被灌输了“暴力可以统治一切”的信念,将来一旦力量超过父亲时,就可以“儿子打爸爸”了。
所以,那些迷信“不打不成材”理论,坚持经常打孩子的人,您是否想过,将来打出来的,结果不是一个奴隶,就是一个骗子,或是一个打手。到那时后悔可就晚了
北风和太阳的比赛
有人不相信,对于那些“打”都打不好的孩子,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教育方法。他可能没有听过这么一个古老的寓言:有一天,北风看见大路上有一个穿大衣的人,就对太阳说:比一比咱们俩谁的力量大,看谁能让这个人把大衣脱下来。太阳微笑着说:好,试一试吧。于是,北风就鼓起凛冽的寒风,一阵强似一阵地吹了过去,但那个行人不但没有把大衣脱下来,反而痛苦地把大衣裹得更紧;而太阳是缓缓地将温暖的光线洒向行人,不一会,行人解开了衣扣,再一会,行人就愉快地把大衣脱了下来。
打孩子,其实是教育者无能的表现
有的家长承认,“我原来并不想打孩子,可是说了他不听,那就只好打,开始一打还挺灵,现在……”。的确,多少年来,做家长似乎不需要什么学问,在那生产力落后,环境单一,观念落后的时代,照着上一代教育自己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就足够了。可是,在世界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更加丰富,思潮更加活跃,地球更加“缩小”,自我意识更加觉醒,仍然顽固地想用“打”来解决一切问题,不是有点像个满清遗老那样死守旧习气,到了民国还要留个小辫子,显得十分可笑吗?
关键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对“该不该打孩子?”的回答之所以不同,关键是对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认识不同。那些打出来的孩子,他们可能是听话、循规蹈矩,即使有一些心理障碍,在一个封闭,发展缓慢的社会里,也许还可以生存。但是在开放改革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果没有自主意识,自主能力是无法适应的,更不要说建功立业了。所以如果我们要培养具有独立人格,自主能力的人。培养的是主人,而不是奴隶,就应该坚决、彻底地废止打孩子。
废止打,但不废止处罚
但是,废止打,并不等于废止处罚。对于一个未成熟、正在发展的孩子,不可能天生地事事都做得对,如果做错了,还一味地原谅迁就,那是从另一个角度害了孩子。目前独生子女更大的危险是在这一方面,不过有趣的是,溺爱孩子和打骂孩子的行为,往往是来自同一个人。这正说明溺爱和打骂孩子都是根源于对教育的无知和无能,只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种极端的表现。
对正在成长的孩子,不能缺少严格的要求和管理。但总体上应提倡多用正面的表扬,少用、慎用负面的处罚。因为处罚总有天然的严重弱点:一是不能明确提出应该怎么做,只是消极地不许怎么做;二是处罚者带有的一种攻击性态度,给孩子一个不好的示范。
坚决反对体罚,提倡慎用、巧用“相关性”处罚(Sanctions by reciprocity)(作者注:有人译做“互反式”处罚,我感到不如用“相关式”处罚更恰当)
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从培养自主的人出发,把惩罚和带有相关性的处罚做了严格的区别,惩罚是指给予孩子的惩处与他的错误没有直接关系,如说了谎,就不给他点心吃;而带有相关性的处罚则是与我们要制止的行为有直接关系的,如他说了谎,就告诉大家不能相信他的话。这种处罚能够促使孩子去思考、比较自己的做法和想法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对别人有什么不好,错在何处,从而进一步建立自己正确的行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