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中考 | 高考 | 自考 | 成教 | 考研 | 外语考试 | 资格考试 | 英语教学 | 学生习作 | 论文写作 | 信息服务 | 下载中心 | 知心港湾
| 英语 | 语文 | 英语 | 动态 | 成考 | 英语 | 职称外语 | 教师资格 | 大学英语 | 写作指南 | 本科论文 | 招聘就业 | 听力 MP3 | 网络精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论文写作 > 论文资源 > 浏览正文
由一句祝酒词的翻译到词汇的联想意义冲突及翻译
www.hrexam.com   更新时间:2008-11-03 点击: 【字体: 】 加入收藏 关闭本页

 
吴思锋(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同一概念的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联想意义。这种由于不同的文化心理、价值观、地理环境等因素造成的联想意义冲突给翻译带来了一定困难。如何在翻译过程中解决这种冲突,本文以一句祝酒词的翻译引出同一词汇产生联想意义冲突的现象,进而从符号学角度分析了产生该现象的根源,最后对其翻译策略作了探讨。
  [关键词]符号学;联想意义冲突;翻译策略

  [Abstract]A word may have different or conflicting meanings in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Such kind of conflict doubtlessly lays obstacles for translation. How to remove this kind of obstacles is difficult but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essay is focu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why a word has conflicting associative meanings in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and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this phenomenon.
  [Key words]Associative Meaning; Conflict; Semiology;Translation strategy

  1、引言
  最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不等值的有趣现象。原文是一篇婚礼祝酒词,部分原文如下:

  Toast at a Wedding

  Dear friends:
  It is with great pleasure that we have come together today to take part in this joyous with this couple whom we love and respect so much. This day, so special and perfect, with warm sunshine, with so many loving friends, will long be remembered by everyone for its magic.
  But I think the radiance, the grace, the beauty of the bride, Jennifer, makes this special day even more remarkable. To be able to share this occasion adds joy to our own lives.
  ……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5单元,P86-87,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
  笔者在讲解“But I think the radiance, the grace, the beauty of the bride, Jennifer, makes this special day even more remarkable.”一句时,按教参作口头翻译如下:“不过我觉得新娘詹妮弗的光彩、高雅和美丽使得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更不寻常。”很显然,这句翻译从书面上看相当到位,也非常优美,但当我念到“光彩”一词时,有学生愕然。我以为学生没听清楚,又念了一遍,结果引来了一片哗然。这时我很快意识到这句翻译有问题,问题就出在 “光彩”上!这是一篇婚礼祝酒词,中国人很讲究吉利,而“光彩”与“棺材”谐音,试想,在这么喜庆的场面,如果让人听了“光彩”而联想到与“死”有关的东西是何等的“刹风景”。于是,笔者就萌发了探究这种联想意义冲突现象的念头。

  2、符号学与联想意义
  根据美国哲学家莫里斯的符号学理论,符号学有三类意义,即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指称意义也称“概念意义”或“认知意义”,是“语言符号和它所描绘或叙述的主观世界或客观世界的实体和事件之间的关系”(柯平,1993:22-23)。其中,语用意义包括了表征意义、表达意义、社交意义、祈使意义和联想意义,是符号使用者与符号之间的关系,而符号使用者(即使用一种语言的人)总是某种文化里的人,因此,语用意义与文化因素关系密切。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不同文化赋予一种对象的不同联想意义。“联想意义是语言符号唤起的联想以及所暗示的、或者作为一部分的概念和印象。” (柯平,1993:29)不同语言里指称意义相同的词语,联想意义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截然相反。例如:汉语中的“狗”常带有“令人讨厌、卑鄙”等贬义,像“走狗”、“狗奴才”、“狼心狗肺”等,而西方人对“dog”(狗)却带有“忠实”、“友好”、“可爱”等意,是人的忠实朋友。
  指称意义和联想意义差异实际上属于文化心理差异(cultural information gap)。 具体反映在词汇的比喻与联想意义(reflective meaning)和社会文化意义(social meaning)的不对应上。同一指称意义的词汇之所以会产生相反的联想意义(笔者称之为“联想意义冲突”)主要由如下几个因素造成:
  2.1. 地理环境
  不同民族的地理环境不同,词所包含的概念不同。中国西面高山,东临大海,故东风送暖,西风送寒。如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青玉案·元夕》)可是,英国西临大西洋,东面是欧洲大陆,从西南吹来的暖风,从东面吹来的是寒风,东风与雪天相连。如: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Charles Dickens) 英国著名诗人John Mansfield还写过一首西风诗(The West Wind),颂西风送暖,西风迎春之景。
  2.2.价值观念
  英汉习俗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对某些动物的态度及其深层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cat“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山羊”是个褒意词,而英国人却视“goat”为色鬼,淫荡的人。
  汉语中某些植物词喻意也很深刻。“杨柳”可喻“风尘女子”、“轻浮、无情的女子”以及妓院等,如“水性杨花”、“花街柳巷”、“寻花问柳”等。英语的willow却是悲伤命运的象征。柳树的形象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是和奥菲莉和黛丝泰蒙娜的悲惨命运联系在一起的,黛丝泰蒙娜在离开人世之前唱的正是柳树之歌。
  2.3. 风俗习惯
  男士服饰品牌Goldlion原来按字面直译为“金狮”,但“金狮”容易产生“金失”、“今死”等令人忌讳的联想,后改译成“金利来”,这恰好与“金狮”有着相反的联想意义。
  2.4. 历史文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蝠”与“福”谐音,所以蝙蝠也被当作是吉祥物。但在英语文化里,却把蝙蝠当作疯狂而且眼瞎的吸血动物,没有一点吉祥之意。
  龙在中国象征着威武雄壮,生机勃勃,象征着神圣的帝王,中国人把自己称作“龙的传人”,“龙飞凤舞”、“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等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而“龙”的英语对应词dragon给西方人的印象是可怕的,因为据《圣经》记载,“龙”是罪恶的象征。
  中国文化往往将“悲、凉、伤、愁”与“秋”连在一起。秋风一起,凉意顿生,便有“逢秋悲寂寞”,生出许多“幽怨悲愁”的情愫,如:蒋士“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欧阳修的“夜静风竹敲秋韵,万叶千起皆是恨”等名句。而英语的autumn却正好相反,它不仅没有“愁滋味”,而且常与“宁静的秋日情调”联系在一起,如“秋语、秋蛩”等;“秋声”也常有欢乐之意。
  2.5. 认知方式
  我国出口一种口红,商标叫“芳芳”,在汉语中这个名字确实很好,我国人一看到“芳芳”二字就不禁在心中升起美的联想:不仅仿佛看到了一位花容月貌的少女,而且好像闻到了她周身袭来的香气。若把商标音译成汉语拼音“Fangfang”,英文读者一看心中很可能会产生一种恐怖感,因为fang恰好是一个英文单词,其义是①along, sharp tooth of a dog;②a snake,s poison-tooth(①狗的长牙;②蛇的毒牙),所以,他们想象的并不是一位涂了口红的少女,而是一条张牙舞爪、毒汁四溅的恶狗或毒蛇!

  3、联想意义冲突与翻译策略
  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 奈达认为 ,翻译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 往往不是因为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 ,而是因为错误的文化假设所导致 的 。“归根到底 ,翻译中的大部分问题都起源于两种语言差异而造成的障碍 。”当同一概念的词汇在不同文化中产生联想意义冲突时,常常可以采用如下策略进行处理:
  3.1. 直译加注法
  在诗歌翻译中,由于受到文体、节奏、音节等的限制,原语若无法在目的语中找到文化内涵一样或相近的词,往往采用“直译加注法”,为译语读者增补有利于理解原文的相关语用知识。试看下例:
  …… …
  终日望君不见君, Waiting for you the whole day long wears out my eyes
  举头闻鹊喜。 Raising my head, I’m glad to hear magpies.
  (冯延巳,《谒金门》) (许渊冲译)
  喜鹊在汉语文化中是吉祥喜庆的象征。在本诗中,汉语读者不难理解“喜鹊”这一词语独特的蕴涵。喜鹊的喳喳叫声对深闺的少妇来说是预示着亲人即将归来,给少妇寂寞的心情带来惊喜。但是,在英语认知环境中,喜鹊往往含有唠叨、饶舌的意思。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读者就会产生错误的联想:这位寂寞的少妇听到喜鹊叫时感到喜悦,是因为饶舌的鸟儿打破了寂静的氛围。针对这种现象,译者可以采取加注的方法,通过改变读者的认知环境来正确理解原语的信息。此诗的译者就是这么做的:
  in the well-known lyric he paints a leisure-class lady who has nothing to do all day long, shoes mind is like a pool ruffled by a sudden breeze while waiting for her husband, and who is glad to hear the magpie chatter, which is supposed to announce the expected arrival.
  还有,鉴于联想意义的不同,不宜把“望子成龙”直译成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宜在后面加注,如: 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 (i.e. win succeed in the world)(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汉英词典》组编《汉英词典》(修订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8月第一版)
  3.2. 视点转换法
  当在翻译中发现词语在原语里除字面的指称意义外,还有某种重要的联想意义,而在译语里这些词语会引起一种不好的联想时,要转换视点进行翻译。
  我国有不少产品以“金鸡”(Gold Cock)作为品牌,如饼干、鞋油等,这些产品在国内拥有不少顾客,知名度较高,例如国产“金鸡”牌闹钟,如“金鸡报晓”、“闻鸡起舞”、“一唱雄鸡天下白”等优美词句,因为“金鸡”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而美好的联想,如果将其译为“ Gold Cock”,就难以让英语国家的消费者接受,因为cock一词虽有“公鸡”之义,但它在当代英语中可指男性生殖器官,联想不雅,在英美国家是众所周知的禁忌词。所以可将Cock改译成Rooster。Rooster是美国俗语,比较常见,也能起到让人联想到“雄鸡报晓”之功效。
  3.3. 替换法
  替换法,有的也称“归化法”,指在保留原文交际意义上的基础上,用译文中某个概念意义不同但文化意义相近的词代换原文词的方法。试看两个下例:
  例1:
  《红楼梦》中女主人公的婢女叫紫鹃。“鹃”让中国读者想起古代蜀国中国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啼血的传说,直译为英文是Cuckoo。但是Cuckoo一词在英语读者脑中唤起的却是一种不好的联想。首先让人想起它是一个常见的意思“愚蠢”、“疯子”。其次,Cuckoo一词还让英语读者想到同源词Cockold(奸妇之夫)。欧洲种的杜鹃把自己的蛋产在别的鸟的窝里,所以当人们看到奸夫到来时,便叫一声Cuckoo来警告奸妇之夫。后来天长地久,这个词竟被错用来称呼奸妇之夫。基于这种考虑,不宜把“紫鹃”译成“Purple Cuckoo”,因而霍克斯用归化手段将它译成Nightingale,保留了它原有的褒义。
  例2:
  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二幕第四景中Mercutio讥讽老乳母为娼妓时,用了hare一词:
  Romeo: What has thou found?
  Mercutio: No hare, sir.
  hare本为野兔,俗语是娼妓之意。若直译成“野兔”,在汉语读者脑中根本不会产生“娼妓”的联想,所以梁实秋先生就对hare做了“归化”,把这段话译为:
  罗:你发现了什么?
  墨:倒不是野鸡,先生。
  “野兔”变成了“野鸡”,恰好又与“野妓”谐音双关,真可谓恰到好处。
  3.4. 释义法
  当产生联想意义冲突的词语难以用上述等方法处理时,用“释义法”。释义法也称意译法,就是牺牲原语文学意象,直接译出其义,从而避免联想意义冲突,使译文明白易懂。下面两例中“龙”和”dragon”指称意义相同,但在中英文化中,联想意义却完全相反。
  例1:
  为头一人,头戴武巾,身穿团花线袍,白净面皮,三髭须,真有龙凤之表。(《儒林外史》)
  The leader of the band wore a military cap and flowered silk costume. He had a clear complexion, his bear was fine and he looked every inch a king.(杨宪益、戴乃迭译)
  这里“龙凤之表”不能直译,否则西方读者一定认为文中所描述的人是一个“面目狰狞、张牙舞爪”的魔鬼。
  例2:
  英国电影《呼啸山庄》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Isabella: It’s a brother’s duty, dear Edgar, to introduce his sister to some other type than fops and pale young poets.
  Edgar: Oh, you want a dragon?
  Isabella: Yes, I do. With a fiery mustache.
  依莎贝拉:这是一个哥哥的义务,亲爱的埃得加,你总不能把自己的妹妹嫁给那些花花公子或弱不禁风的年轻的诗人吧。
  埃得加:哦,你该不会想嫁给一个野蛮人吧?
  依莎贝拉:是的,还长着火红的大胡子。
  该例中,“dragon”也不能直译,否则中国读者就会如坠云雾,不知所云。

  4、结语
  相同概念的词汇在不同的民族会产生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联想意义,产生词义联想失误 , 就会造成翻译过程中错译或误译现象 。尤金· 奈达说过 :“ 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译者的双文化功底甚至比双语言功底更重要 , 因为词语只有在其起作用的文化语境中才富有意义 。”可见 ,翻译工作者只有应具备深厚的“跨文化功底”,才能避免因联想意义冲突而造成错译或误译,从而使翻译真正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

  参考文献
  [1]方梦之.翻译新论与翻译.青岛出版社
  [2]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3. 124
  [3]潘红主.商务英语英汉翻译教程.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8. 1.42-43)
  [4]淘友兰,查国生.研究生英语翻译.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9. 113-114
  [5]谢建平.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英语语言学论坛网站>>英汉译站>>翻译理论
  [6]杨永芳. 文化差异与翻译
  [7]跨文化差异与词汇翻译.www.hnwmxx.net 2002-2-15..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校友网
  [8]张筠艇.影视翻译中的文化传递.福建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热点推荐
温家宝2012政府工作报告摘要(英汉对照)
“微心理”你懂多少?
制胜必看:职场女性应该具备的五种魅力
《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数据大揭秘
国家公务员面试考生备考时必做三件事
2010年新年感恩与祝福FLASH祝贺新年快乐!
大中华区总裁孙振耀退休感言
全国校园网主页汇总
大一新生英语学习规划书
我们这个时代的尴尬(中英对照)
新概念英语第四册文本及MP3下载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文本及mp3下载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文本及听力下载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文本及听力下载
自信是怎样炼成的
最近更新
教给孩子思维比知识更重要
让你心静的75句经典语录,让我们学着安静
2013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汇总
2013年湖北高考满分作文汇总
2013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绿色生活》
2013上海高考满分作文:我最重要的妹妹
2013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范文汇总
2013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范文汇总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关工委:《英语惯
福建高考今天16时“放榜” 各批次切线或
2013陕西高考分数线:文科一本540理科一本
福建2013年高考各批次控制分数线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汇总
一个人不成熟的五个特征
福建省2013年下半年心理咨询师报名时间
内容导航 | 邮箱系统 | 我要留言 | 广告合作 | 与我联系 | 站长信息 | 常见问题 | 关于本站 | 本站旧版
Copyright © 2002 - 2009 hr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