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以没有数字概念﹑天生不擅理财等借口回避与每个人生活休戚相关的理财问题。似乎一般人易于把理财归为个人兴趣的选择,或是一种天生具有的能力,甚至与所学领域有连带关系,非商学领域学习经验者自认与理财问题绝缘,一旦被迫面临重大的财务问题,不是任人宰割就是自叹没有金钱处理能力。
没人是天生的理财高手,能力来自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最重要的就是,别陷入自以为是的误区。
误区1:理财即赚钱
有72.9%的公众赞同“理财就是生财,让财富增值,赚钱是第一位的”。其实,这种理解容易让人滋生急功近利的心理。
本世纪初不少理财者倾其所有,投资于股票市场,而后陷入深渊,随后生活质量大打折扣。美国理财师资格鉴定委员会对个人理财的定义是:个人理财是指制定合理的财务资源规划,实现个人人生目标的程序。我国理财专家认为:个人理财的目标是为自己及家人建立一个安心富足健康的生活体系,实现人生各阶段的目标和理想,最终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
大部分公众不赞同这个观点,但也有超过1/5的人同意这个观点,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心态。其中,年龄越小,同意这个观点的人越多;收入越高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的越多;学历越高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的越多。这些说明年轻人理财心态不成熟,期望能一夜致富;而学历高、收入高的公众认知就相对成熟。
专家点评:
理财的核心目标是合理分配资产和收入,最终达到财务自由,既要考虑财富的积累,又要考虑财富的保障;既要为获利而投资,又要对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既包括投资理财,又包括生活理财。理财规划涉及人生目标的方方面面。因此,个人理财首先要保证满足自己正常生活需要,其次是对剩余财产进行合理安排,合理划分生活开支与可投资资产。
误区2:我只存银行
近七成的公众都认为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有36.9%的公众认为把钱放在银行是最安全的,而52.10%的公众不同意把钱放在银行是最安全的,这与上面的观点基本吻合。
通过深层分析,年龄越大的公众,同意这个观点的人也越多。说明年龄越大,人们的观念趋向保守。收入越高、学历越高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的人就越多。说明学历高、收入高的公众,相对而言对理财手段的关注更多一些。
1/3的公众明确承认:“我现在只懂得把钱存银行,没有理财、投资的观念”。而同样有1/3的人认为:钱长期存在银行资产也会迅速消失。在2007年1月之前,大部分人习惯在银行排队交水费,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人们还是排队买基金,银行的电子屏幕上的内容从汇率兑换转眼变成基金行情。
专家点评:
是什么产生这样的矛盾,既相信存银行等于金钱贬值,又不知道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渠道。钱长期存在银行资产也会迅速消失,39.50%同意这个观点,45.20%不同意此观点。随着人们对理财知识的掌握和理财信息的了解,这一观点将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由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存款只是资金存在的一种形式,还有一些效率更高的钱生钱之道。
误区3:节俭生财
节俭生财,这是中国居民的传统理财观念。调查中,有48.80%的公众同意这个观点,有38.50%的公众不同意这个观点,这种对立说明传统与现代的理财观念在发生激烈碰撞。
调查显示,50~55岁的公众中,有一半以上的公众(58.6%)同意“节俭生财,这是理财的关键”,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持有此观点的人越多。但是,也有40%左右的公众不同意节俭生财,50~55岁之间的人也有36.90%否定了此观点,这些情况说明我国居民的理财观念正在不断更新。
专家点评:
长期以来,中国的储蓄一直居高不下,在西方人看来不可思议,但在中国人看来就很简单,原因是中国目前生活成本的压力巨大。教育、医疗、房地产,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领域长期以来收取的费用居高不下,并且逐年增长。调查显示,年纪越大的人,越同意节俭生财这一观点;收入越高的公众同意这个观点的越多。因此在一定时期内,一部分公众将继续持有这一观点。
很明显,节俭是一种变相的理财,聚财。但如果因为节俭伤害了家庭的生活质量,因噎废食,节俭则变成了一种财务束缚。想想中国人的老话:开源节流。看起来,开源比节流显得更重要。
误区4:鄙视专业
银行顾问只是为了获利或者销售业绩才向我推荐某种产品的。40.60%的公众同意这个观点。收入越高的公众赞同这一观点的越多。
58.80%的人不会完全相信理财顾问将自己的资产状况全盘托出,从年龄上分析显示大家基本一致,收入上也区别不大,而学历越高的公众越谨慎。说明大部分公众对银行顾问的评价还持有保留态度,银行顾问的素质、服务以及宣传还有待提高。
为什么有40.6%的人同意“银行顾问只是为了获利或者销售业绩才向我推荐某种产品的”这个观点?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服务意识不强。实际在今天的中国相对于美国的服务意识,还是欠缺的。因此,当有人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的时候,便令他们产生错觉,不肯轻易相信,只有银行顾问增强自身的素质,为公众量身推荐理财产品,才能赢得更广阔的理财市场。
专家点评:
为什么你需要一位理财师?俗话说:术业有专攻,若能借助理财领域的理财师,在投资理财过程予以指导,投资者更可少走弯路,及早有所收获。这主要缘于几个方面:
一、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大众不易再以传统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二、市场现有的理财产品,需要专业知识去了解、认识与选择。普通人要通过学习知识了解产品,成本高且不现实,因此,宜委托理财师相助。
三、资本市场变幻莫测,几无规律可循,尤其我国没有完全市场化的资本市场,影响因素更多,通过委托理财师,有利于规避风险。
四、经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得以接触大量资讯,但其中不少属无效虚假信息,个人难以甄别,此时就需理财师协助进行分析。
五、个人从事理财规划,缺乏足够的精力与时间。委托理财师操作,在时间、精力与财富增值方面,都很划算。
误区5:没空理财
理财要花很多时间与精力,我没有时间与精力。
有54.5%的人不同意这个观点,但也有超过1/3的人同意这个观点。分析显示,年龄越大同意这个观点的人就越多。学历越低同意这个观点的就越多。学历越高、年龄越小的公众则愿意为理财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专家点评:
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忙得找不出时间来了。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的人,就像常怨叹钱不够用的人一样,是时间的穷人。似乎都有恨不得把24小时变成48小时来过的愿望。
但上天公平给予每人一样的时间资源。在相同的时间资本下,有些人是任时间宰割,毫无管理能力。有人却能无中生有,有效运用零碎时间。而有些懂得搭现代化便车的人,干脆利用自动化及各种服务业代劳,用钱买时间。时间即金钱,尤其对于忙碌的现代人而言更能深切感受,每天时间分分秒秒地流失虽不像金钱损失到“切肤”的程度,但是,钱财失去尚可复得,时间却是千金换不回的。
如果你对上天公平给予每个人24小时的资源无法有效管理,不仅可能和理财投资的时机性失之交臂,人生甚至终将一事无成。想向上帝偷时间既然不可能,那么学着自己管理时间,提高效率才是根本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