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数据表明,不光放弃高考赴海外读书的高中生明显增多,办理赴海外读高中的学生也比往年增加了两到三成。不久前刚刚出版的《人才战争》一书更是大声疾呼:中国已经是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大、损失最多的人才流失国之一。
毋庸讳言,人才流失现象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难题。实现从人才流失到人才获得的转变,是中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应当在经济全球化和人才全球化的视野下,全面的、理性的看待人才跨国流动带来的人才流失现象,从而提出积极有效的对策。
人才流失与物质流失有很大的不同。物质从甲地流到乙地,通常不会再与甲地发生关系和产生作用,但人才就大不一样了。人才外流还可以回归。从本国流失到外国的人才,除极个别的以外,大部分人都会同自己的祖国建立不同形式的往来关系。即使流失的人才不回来,也总会和祖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丁肇中等为代表的一批华裔科学家,他们虽然没有在学成后立即回国,但是他们在国外做出的成就极大提升了华人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形象。而且,他们在成名后,利用自己的威望和资源,为中国的科技发展贡献很多。
正是这种无法割断的联系,使海外人才可以成为中外经贸、科技、文化交流的强梁和纽带,可以为中外双方在资金设备引进、技术转让、市场开发等方面牵线搭桥。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政策对路,措施得力,完全有可能争取一个“双赢”的结果。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才跨国流动的趋势会越来越强。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人才流失现象既不会因为强行控制的措施而杜绝,也难以因几项优待政策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观。有鉴于此,我们在对待人才流失的问题上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与其限制人才跨国流动,不如积极吸引人才回国;与其担心人才流失的危害,不如想方设法利用它的好处。
印度前总理拉甘地认为:“人才外流实质上是一种投入,只要我们有了合适他们的环境,我们将从中获益。”从未来着眼,从现实着手,都决定我们必须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将流失到海外的人才作为国家潜在的、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则是当前中国国际人才竞争战略必须重视的关键性课题。
面对“人才流失”危机,近年来我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和就业。当我们以一个更新更开阔的视角来认识中国的人才流失问题时,可以清楚地看到,只要我们能把人才流失现象的研究建立在一个理性和科学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流失人才的价值和作用,并极力用市场化的机制和激励制度创造制度优势,从人才流失到人才获得的历史转变最终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