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应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历史和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考查考生对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知识相对应的大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相对应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解、掌握及运用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第一部分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
小学品德与生活
1.健康、安全地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2.愉快、积极地生活:愉快、开朗,积极向上,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诚实友爱,遵守社会规范,爱家乡、爱祖国。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有创造的愿望和乐趣,动手、动脑,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获得知识,积累经验。
小学品德与社会
1.我在成长:初步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远离毒品,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2.我与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懂得与邻里和睦相处。
3.我与学校:知道学校的组织机构,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4.我的家乡(社区):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我是中国人: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增进民族团结,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及其重要作用,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
6.走近世界: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了解多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热爱和平,知道一些国际组织及其作用。
初中思想品德
1.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会用法。
2.我与他人的关系: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德、权利与义务。
3.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社会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初中历史
中国古代史
1.中华文明的起源:河姆渡、半坡原始农耕文明,炎帝、黄帝。
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朝建立、商鞅变法。
3.统一国家的建立:统一国家建立及意义、秦始皇、汉武帝、丝绸之路。
4.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5.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科举制度、“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朝的民族交往、唐代中外文化交流。
6.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7.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明朝对外关系、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闭关锁国政策。
8.科学技术:司母戊鼎、都江堰、大运河、四大发明。
9.思想文化:孔子与老子、汉字的演变。
中国近代史
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2.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抗日战争的胜利。
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6.。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詹天佑、侯德榜的成就,《海国图志》、严复的主要思想。
中国现代史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
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4.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香港、澳门回归。
5.科技成就:“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
世界古代史
1.上古人类文明: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2.中古亚欧文明:大化改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3.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世界各民族和各地区的交往。
4.思想文化: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世界近代史
1.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
2.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3.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
4.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
5.科学与思想文化: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
世界现代史
1.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十月革命。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罗斯福新政。
3.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
4.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三次科技革命。
初中地理
世界地理
1.海洋与陆地:海陆分布、海陆变迁。
2.气候: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主要气候类型。
3.居民:人口与人种、聚落。
4.认识区域:认识大洲、认识地区、认识国家。
中国地理
1.疆域与人口:疆域与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
2.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3.经济与文化:经济发展、文化特色。
4.地理差异。
5.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环境与发展。
第二部分 大学对应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内容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道德品质的具体要求、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法学基础理论
1.法学基础理论:法律的概念和特征、法律关系、法律原则、法律责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法治和法制、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
2.宪法基本知识:宪法的概念和特征、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机构。
3.民法基本知识: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民事权利和责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般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要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三部分 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1.《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了解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
2.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理解和运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相关知识。
3.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技能:掌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讲解、说课和评课等基本技能;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具体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开展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等活动。
四、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卷分值:150分。
五、试卷结构
1.主要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2.内容比例:学科专业基础主干知识(含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内容)约占60﹪,课程与教学论内容约占40﹪。教学案例取自小学高年级教学内容。
3.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约占40%,中等难度题约占40%,较难题约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