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核心提示】当今中国的部分家庭呈现“女权”现象。一些家庭中的女性强势榜样与职场生存中的男性优势现象使得女孩“被强悍”,而一些家庭中的男性榜样缺失以及“贾宝玉式”的男孩溺爱才是“男孩危机”的根源。
孙云晓等人的《拯救男孩》一书引发社会对“男孩危机”现象的广泛关注,“拯救男孩”成为媒体、学校、家庭的热议焦点,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议案方式提出此问题。为应对“男孩危机 ”,上海拟建男子中学,此事引起巨大争议,《中国教育报》连续刊发相关评论。
真正的“男孩危机”
“男孩危机”是指男孩在学业成就、体质、心理素质和社会交往等方面出现具有普遍性问题的社会现象。已有研究表明,当今男孩在学业成就、体质、心理素质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确实存在某种“倒退”,这不仅仅是中国男孩的“危机”,西方世界也笼罩着“男性危机”的阴影。面对男孩的学业成就、体质、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所面临的重重危机,引起更多关注的是男孩的学业危机。但笔者认为,学业危机并非男孩的真正危机,其只不过是“男孩危机”的副产品而已。真正的“男孩危机”是什么?观念指导行为,性格决定命运,真正的“男孩危机”是男孩的自信、进取、果敢、责任等“男孩”品质的缺失。
中国部分家庭呈现“女权”现象
每个社会对男性和女性都会提出种种不同要求,小到服饰、言谈举止、性格特征,大到家庭、社会分工,形成一套男女有意无意必须遵守的刻板性别模式。相对于以生物学特征划分的性别,性别角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性划分。生物学的性别是扮演社会性别角色的基础,但个体能否扮演好适合自己性别的性别角色或者说是否具有“男子气”或“女孩样儿”,这与个体对性别及性别角色的认知有关。
不同社会有不同的性别模式,并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而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地位的提高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中国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自信、独立、勇敢、进取、责任等已经不再是男性性别角色的专属,儿童教育呈现去性别化趋势。当今的中国职场可以说仍然是男权社会,但当今中国的部分家庭却呈现“女权”现象。一些家庭中的女性强势榜样与职场生存中的男性优势现象使得女孩“被强悍”,而一些家庭中的男性榜样缺失以及“贾宝玉式”的男孩溺爱才是“男孩危机”的根源。
“男子中学”不能拯救男孩
在已有的“男孩危机”归因分析中,应试教育是罪魁祸首。持这种意见者认为应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适合女孩的学习方式,所以导致男孩学业的全线溃退。但笔者认为,将“男孩危机”归罪于学校教育模式缺乏事实依据。尽管男孩女孩存在各自生理优势和认知差异,但中国教育的改革使得教育越来越趋向理性、科学,教育目的是学生的和谐发展,当代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多元化应能兼顾男孩和女孩的性别认知优势。
上海意欲建立“男子中学”以“拯救男孩”,高调“因性施教”。对此,“拯救男孩计划”反对者如潮;笔者认为这种性别隔离教育是历史的倒退,违背了自然教育规律。人类社会是两性的世界,男女合校才是良好的学校生态环境。中学时期的男孩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对异性充满向往与好奇,通过建立“男子中学”进行性别隔离以“净化学习环境”提升男孩学业成绩不可取。
依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青春发育期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并建立新的自我同一感。自我同一感是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何种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感知。在青春期,身体迅速发展、性开始成熟并出现新的指向未来的思维能力,加之将面临种种社会义务和选择,此时的儿童迫切要求了解自我并形成一个真正的自我。个体不仅通过自我和同性伙伴认知自我,而且需要通过异性认知自我。中学阶段的男孩处于自我同一感建立的青春期,实行性别隔离的“男子中学”无疑会影响其健康人格发展。
独生子女政策使得儿童缺失玩伴,成为“圈养”儿童;家庭中的溺爱与男性榜样缺席、学校中的安全焦虑与“乖小孩”取向,使得男孩越来越“安静”;媒体的“伪娘”娱乐误导,更使得男孩“委婉”并时尚。诚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调整原有的性别角色模式,但无论家庭、学校还是媒体舆论,都应当关注男孩的人格健康,树立科学的性别教育观念,提供积极的男性榜样,创设和谐的生态教育环境,进行健康的人格养成教育。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