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桑标 刘肖岑
【核心提示】自我提升可能是一种被打上“生物遗传”与“基因性状”烙印的心理现象,它因具有潜在的适应价值而被保存在人类的基因中。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受到诸多调节因素的影响,自我提升的适应表现却是利弊参半的。
凤姐、小月月、芙蓉姐姐等人的走红经历常常被人们拿来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和揶揄讽刺的笑料。与公众的朴素心理知识相似的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多数心理学家也一直坚信,真实、准确的自我认识是获得幸福和成功的必要前提,一个适应良好的个体应当对自我有着正确的认识,那些头脑中常存错觉、不能清醒认识自我的人,往往容易受到心理疾病的侵扰。
然而新近的研究却表明,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透过玫瑰色的眼镜”看待自己,即过分积极地评判自己、夸大自己对事件的掌控能力、对未来事件怀有不切实际的乐观主义倾向等,而这些积极错觉和自我欺骗往往被证实是不无禆益的。追求积极自我意象的驱力被称为自我提升,换言之,人们有一种增强自尊、提高个人价值感、寻求积极自我认识、避免消极反馈评价的需要,其典型表现便是积极错觉。
几乎人人都会自我提升
自我提升是引导人们寻求自我评价的主导性动机,它是在人类演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心理内驱力。最近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提升可能是一种被打上“生物遗传”与“基因性状”烙印的心理现象,它因具有潜在的适应价值而被保存在人类的基因中。为了支持、增强和保留自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需要积极地肯定自我,只不过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可能囿于文化的压力,会选择以更为内隐或符合集体主义特性的方式来实现自我提升。
人们寻求和保持积极自我意象的动机有着极其繁多的表现形式,譬如:过分宣称,即夸大自己对事物的了解或掌控程度;自利归因偏向,即认为成功是自己的功劳,失败应由他人或环境来承担责任;优于平均效应,即认为自己比“一般人”拥有更多的积极品质和更少的消极品质;控制错觉,即过高地估计自己对结果和偶发事件的控制程度;不切实际的乐观,即人们会毫无理由地相信自己能比其他与自己处境相似的人经历更多的积极生活事件(如能长命百岁)并遭遇更少的消极生活事件(如不会患绝症);选择性地接受和反驳,即不加考虑地接受与自我有关的积极反馈,却仔细审查、极力反驳与自我有关的消极反馈;自我妨碍,即当人们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能完成某项重要任务时,便会为自己的成功设置障碍,从而将克服阻挠获取的成就归功于自己,将失败归咎于外部障碍,以使自己保持胜任的形象。自我提升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人们深入理解自我动机提供了丰富的途径;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地使自我提升与适应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而充满争议。
自我提升与适应有密切联系
毋庸置疑,极度错误的自我观念是有损幸福和健康的,像凤姐等那些常常妄想自己无比伟大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心理健康者。然而对于适度的自我提升者来说,自我认识的积极偏差却可能会对幸福与适应产生正面影响。
在“9·11”恐怖袭击事件过去4年之后,临床咨询领域的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那些自我提升者能够更好地适应灾后生活,自我提升和积极错觉能够推动创伤后的恢复。对于没有经历过创伤事件的人而言,自我提升也有助于其内心适应,比如:适应良好的个体在评定自己的重要品质时表现出了更强的自我提升趋势;喜欢自利归因的青少年比他们的同伴拥有更强的自尊感和主观幸福感,且其抑郁水平更低;那些对婚姻状况怀有积极错觉的伴侣在离婚概率和夫妻关系疏远的概率等方面都低于一般水平。
然而,与上述研究结果相悖的是,现在也有一些研究证实,自我提升并不总是有助于适应。Robins和Beer的研究发现,自我提升可能在短时期内具有适应性,但从长远来看,它会给人们的适应带来更大的损害。以往有关印象管理的研究也表明,自我提升策略不仅无法提高个人的能力声望,恰恰相反,它可能会破坏个体的人际关系。例如,Colvin等人的研究发现,使用自我提升策略可能会使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处于不利地位,由此人们会避免在公共场合做出自我夸大的举动。此外,有关自谦策略的研究显示,在中国文化中,那些成功之后表现谦虚的人比成功之后做出自利归因的人更容易受到他人的爱戴。
回顾已有的研究与理论可以看出,虽然自我提升在人类的演化史中具有潜在的适应价值,但在现实中,由于受到诸多调节因素的影响,自我提升的适应表现却是利弊参半的。例如,倘若采用自我评定的适应指标,自我提升可能是适应良好的表现,而当以同伴评定的适应结果作为指标时,自我提升却可能成为适应不良的表现。因此,我们不应用简单划一的眼光去审视自我提升的适应性。这样的认识有助于临床与咨询领域的心理学家更加有的放矢地运用已有的实证研究结果,并将其恰当地用来指导实践工作。
发展适应性自我提升帮助来访者达成良好适应状态
虽然当前心理学界并未就自我提升的适应价值问题达成完全的共识,但是随着临床案例的逐渐增多以及来访者需求的日益增长,实践领域的工作者已经无法再被动等待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定论,他们开始了自己的临床探索。从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不仅有助于理论工作者进一步了解自我提升与适应之间的关系模式,而且也能帮助实践工作者深入理解自我提升干预的有效性及适用范围,并为其拟定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在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心理学家Pretzer提出了在心理治疗中通过发展适应性自我提升从而帮助来访者达成良好适应状态的一系列建议:第一,尽管某些来访者需要自我提升,但他们却并非都应接受自我提升干预治疗。因为当来访者存在抑郁、药物滥用、人际关系不良等问题时,一旦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那么自我提升问题可能也会迎刃而解。第二,心理治疗师需要通过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让来访者接纳自己,与其建立以共情、温暖、理解、关心、尊重、鼓励为特征的良好治疗关系,这是帮助来访者改善适应不良状况的必要前提。第三,在解决来访者低自尊问题的时候,治疗师要关注其问题发生的具体情境,而不应当泛泛地一概而论。第四,要鉴别出那些对个体的自尊和自我接纳造成阻碍的不切实际的认知,并对其加以处理。第五,如果可能的话,要从来访者自身、治疗师和重要他人那里获取真实的积极反馈来帮助来访者自我提升。第六,识别并修正任何会妨碍来访者自我提升的信念,如抑郁、完美主义、悲观主义等。第七,可以采用行为实验、固定角色治疗等方式,帮助来访者将其在干预中形成的自我提升信念应用于日常生活实践。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