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77年,屈平66岁,他已不再是那个会写出全世界最美丽的爱情诗的青年,而成了一个面容憔悴、脸色灰暗的老人。一位渔父问他何至落魄至此,他回答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后人提起他时,通常以字敬称,称他为屈原。实际上他字原,名平。
端午节特刊:英语话屈原
1.屈平的姓名档案
姓(Ancestral name):芈(Mǐ)
氏(Clan name):屈(Qū)
名(Given name): 平(Píng)
字(Courtesy name ):原(Yuán)
自名(Alias Given name):正则(Zhengze)
号/别字(Pseudonym):灵均(Lingjun)
2.屈平生平简介
如果你想向外国朋友介绍文青屈平,小编现在就教你一些实用的英文表达!
屈平是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的一位楚国(State of Chu)官员,也是古代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one of the greatest poets of ancient China)。他是楚国王室宗亲(a member of the Chu royal clan),曾是备受楚怀王信任的“左徒”(可以译为minister,也可以再解释一下:He was a trusted, favored counselor of the ruler of Chu)。他的诗歌充满原创性和瑰丽的想象(His verse is highly original and imaginative)。
3.《离骚》选段英译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Long did I sigh and wipe away my tears,
To see my people bowed by griefs and fears.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Since my heart did love such purity,
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deaths to die.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The fallen flowers lay scattered on the ground,
The dusk might fall before my dream was found.
4.屈平诗歌赏析
《九歌·山鬼》
The Mountain Spirit (A Verse in "Nine Songs")
“山鬼”,即山中之神。通常被认为是一位女神。有研究者认为,本诗讲述了一场“人神恋爱”,即山鬼爱上了人间的公子的故事。也有研究者认为,按先秦祭祀礼俗,巫者降神必须先将自己装扮得与神灵相貌、服饰相似,神灵才肯“附身”受祭。本诗以装扮成山鬼模样的女巫,入山接迎神灵(公子)而不遇的情状,来表现世人虔诚迎神以求福佑的思恋之情。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There seem to be a lady in the deep mountain,
Clad in creeping vine and girded with ivy,
With a charming look and a becoming smile.
"Do you admire me for my lovely form?"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She rides a red leopard - striped lynxes follwing behind -
Her chariot of magnolia arrayed with banners of cassia,
Her cloak made of orchids and her girdle of azalea,
Calling sweet flowers for those dear in her heart.
"I live in a bamboo grove, the sky unseen
The road hither is steep and dangerous; I arrive alone and late."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Alone I stand on the mountain top
While the clouds gather beneath me.
All gloomy and dark is the day;
The east wind drifts and god sends down rain.
Waiting for the divine one, I forget to go home.
The year is late. Who will now bedeck me?"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I pluck the larkspur on the mountain side,
The rocks are craggy; and the vines tangled.
Complaining of the young lord, sadly I forget to go home.
You, my lord, must be thinking of me; but you are too busy to come,"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The lady in the mountain, fragrant with sweet herb,
Drinks from the rocky spring, shaded by pines and firs.
"You, my lord, are thinking of me, but then you hesitate."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The thunder rumbles and the rain darkens;
The gibbons mourn, howling all the night;
The wind whistles and the trees are bare.
"I am thinking of the young lord; I sorrow in vain."
屈原:一位文青的政坛演绎
文/侯玮萍
1.
公元前319年,23岁的文青小伙屈平,正式被任命为楚国的“左徒”。
战国,虽然被盛赞为中国古代最为激情燃烧的岁月,但纯以GDP论英雄的话,楚国可能也就相当于一个股份有限公司,而且是刚上创业板的那种。但左徒这个官职,可的确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官儿,它仅次于“令尹”,是整个楚国的二把手,放到现代公司里,即使不是副总,起码也是位开奔驰的总经理助理。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少年屈平已经是一位享有盛名的作家,尤擅描摹爱情。看看他24岁的作品:“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湘夫人》)”绝唱一出,技惊四座。连后世的杜甫都是他的粉丝。如果那时有新概念作文,多情的少年屈平完全有望成为家喻户晓粉丝众多的楚国屈小四。
不过屈平选择的并非一支文人的笔,而是一条帝国经营的路。他的政治目标简单概括来说就是:让楚国富国强兵,称霸天下。当时战国七雄逐鹿,大家都蛮拼的,阳谋阴谋可劲儿地使,阴死你不但不偿命,还会被载入史册。可想而知当时的楚国文官非但不是个闲散肥差,还是个劳神累心连带搭命的活儿。
为什么明明有一颗柔软的诗人心,却偏要去干甩膀子玩谋略的政客呢?
屈平祖上是楚国王室宗亲,出身显贵。《离骚》开篇就说:“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亲爱的父亲哪,名叫伯庸”。说的好像李刚一样霸气,但在现存的史书上,却几乎找不到任何有关“伯庸”的事迹。所以学者猜测,伯庸是一位没落的贵族。
这就很好解释了。屈平虽然是楚怀王的远亲,但他并不是含着金汤匙的官二代,而是个出身没落家族的少年。他选择从政,也许是为了重振家族的荣光,也许是对高高在上的楚怀王少年式的崇敬,也许是一种强烈的改变旧现状的欲望。无论如何,这是一种终其一生不曾改变的信念,使他带着诗人的热情,坚定地跨入了战国的尔虞我诈明枪暗箭。
嗯,本质上,应该就是这样。
2.
想要一统天下,23岁的屈平,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际形势。
天下诸侯国众多,又有七雄并立,但事实上真正有实力干架的强国只有齐、楚、秦三家。楚国恰好夹在秦、齐之间,选择与哪一国结盟,事实上决定着三国的未来势力。所以,楚国既是秦、齐的拉拢对象,又是打击对象。到底该何时与何人结为盟友,的确是个有够纠结的问题。
楚国内部也没有统一意见,大家分成两派:一派主张亲近强大的秦国,代表人物是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另一派主张联齐抗秦,代表人物就是屈平。屈平的外交战略是:秦国现如今过于强大,楚国只有同齐国联合起来,才能制衡于秦,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从而确保自己的安全。
而对内,屈平主张变法。他想要效仿秦国的商鞅变法,令“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屈平曾在许多诗篇中提到自己的内政抱负:拟定新法,令政治清明,君王重用贤能之臣而非腐败的贵族,被重用的臣子竭忠尽智。这样一来,国家必将富强。(这也是秦国崛起的秘诀。)
听上去真的是蛮有道理的,大局观啊,有木有?但是选择这种方式通关,确实是不折不扣的Hard模式。意味着刚入朝廷的屈平同学要以一己之力对抗货真价实的官二代子兰,以及所有享有特权的楚国贵族们。
想象一下,一个由一群老人统治的大家族固守一个制度已经多年。突然一个毛头小伙儿跳出来呐喊:“我们这样下去是不行滴,我们搞个新法吧!老家伙们如果犯了法,也要受刑的呦!对了还有还有,我们不要再讨好西邻那家有钱人了,我们和东边打渔的联合起来对付他们吧!”
屈平同学喂,你确定你不是在开玩笑?哦,顺带说一句,商鞅最后被车裂了。你是知道这事儿的吧?
对于这个问题,屈平数年后在《离骚》中做出了回答:“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
公元前319年,24岁的屈平说服了楚怀王,亲自出使齐国。仅仅一年后,除了秦国外的战国五雄皆与楚国结盟,并公推楚怀王为纵约长。史称“六国合纵”。
此时,屈平的毕生劲敌也悄悄浮出水面。
这位劲敌也不简单。有个大家都听过的成语,叫“朝秦暮楚”,就是专门用来描述这位仁兄张仪的。
张仪刚出道时,曾经想在楚国大展身手,可惜楚王并不怎么把他放眼里。于是他去找楚怀王告别。说自己反正没用,不如投靠韩国算了。楚怀王说那你就收拾收拾去吧,慢走不送。张仪说:大王就没有什么有求于韩的吗?楚怀王说你开神马玩笑啊,黄金珍珠象牙我有的是。张仪说:原来大王不好美色啊!佩服佩服,不过中原的美女可是真美啊,往巷口一站,美得就好像天仙下凡啊……
楚怀王虽然叫怀王,但一听美女马上怀就乱了。咳咳,既然如此,你就为寡人寻几只来吧,喏,这些珠宝你拿去,权当路费……嘘,可别让夫人知道。
张仪这边儿答应着,那边儿赶紧想办法让楚怀王的两位夫人都知道知道。两位夫人知道了果然大为惊恐,怕自己地位不保,又送给张仪不少黄金……
你以为赚得盆满钵满的张仪可以就此拜拜了?错!
临行前,张仪求楚怀王赐宴践行,并邀两位夫人一起饮酒。两夫人刚一现身,张仪忙不迭地请罪:“我对大王犯有死罪啊!我走遍天下,从来没见过像两位夫人这么美的女人啊!我还满世界找什么啊,最美的女人就在大王宫里啊!”(《战国策·张仪之楚贫》)
这就叫水平啊!一席话,让所有人都受用至极。后来,张仪终究离开楚国,投靠了强大的秦国。
张仪和屈平最大的不同,就是张仪很理性。他清楚地看到并利用了楚怀王人性的弱点。而且,他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抱有理想主义的忠诚和热情,在战国乱世里,他寻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和现实的利益。
之后那些年,在与张仪的谋略对决里,我们都知道,屈平并不太意外地输了。
如果我们让时光快进到40多年后,我们会见到66岁的屈平,他已经不再是那个会写出全世界最美丽的爱情诗、居于万人之上运筹帷幄的青年,而成了一个面容憔悴、脸色灰暗的老人,一生颠沛而不得志。一位渔父认出了在江边流浪的他,问他何至落魄至此,他回答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如果说清是无私,醒是站在高处、看透大局,屈平的确是清醒的。
这时渔父说:“既然全世界的人都浑浊,那你为什么不干脆在里面和稀泥呢?既然别人都醉了酒昏沉沉的,那你为什么不混在其中连酒带渣喝个酩酊大醉呢?你为什么非要把事情看得那么透彻,为什么非要让自己的言行那么清高、那么与众不同呢?”
屈平大笑,却无言以对。
纵观历史,你会发现,从某个角度,似乎没有人是对的,也没有人是错的。只有一个又一个的选择。像屈平和张仪这样,一生态度果决黑白分明的人其实不太多。大多数人都在酒杯内外沉沉浮浮,遥望灰色的虚空,追问“大道”到底是什么,真理又到底存不存在。这时的我们既是张仪,又是屈平。
4.
公元前319年屈平使齐后,齐楚两强联合,令秦国十分头疼。这时张仪站了出来:“我保证摆平这事——但是,大王,您要出点血啊。”
于是,公元前313年,秦国做了一项极富创意的试验:给政客足够的钱,看看他能干出什么。
答案简单到只有一个字:贿。张仪背着一座金山(秦国百姓的税)来到楚国,然后将金子雨砸向楚怀王的儿子子兰、夫人郑袖、重臣上官大夫、司马子椒等人。这个举动,怎么说呢,就好像有个大傻子一样的人带着几亿元美金跑到时代广场喊:送钱啦,送钱啦!哪位亲敢说屈平脑袋进水的,给1000,敢说屈平人品有问题的,给10000,敢说屈平私通后宫的,给100万!现付哦!
管他针对的是屈平还是屈凹,有真金白银摆在那里,张仪不出所料地笑到了最后。说楚怀王的老婆孩子和下属存心想置大王于水火倒也未必,但张仪太懂世俗中人的心:大家都懒得去思考太大太远的事儿,也实在难以抵御摆在眼前的诱惑。
更何况,才华横溢,身居要职,鼓吹变法,合纵六国,年纪轻轻的屈平实在是太锋芒毕露了,楚怀王身边的一众大臣,夜深人静时谁心中不曾翻腾过?
这一年,屈平29岁。见疏而作《离骚》。
《离骚》中有这样一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狠狠坑了屈平一把后,张仪面不改色地面见了被自己坑过一次的楚怀王,试图说服他与齐断交,与秦结盟。
张仪讲的道理也好理解:“我家秦王嘛,早就看齐国不顺眼了。齐秦两国原有婚姻之约,没想到小齐子居然出手打起亲家了!秦王大哥怎能咽下这口气?必须好好教训教训这小子!我们两家私怨,到时您能不能别插手?事成后我们送给您六百里土地做谢礼!还有啊,如果您能和齐国绝交,秦国保证和楚世世代代为兄弟!”
“况且,秦齐交战,必能削弱齐国力量。楚王您白得六百里地不说,还能与强秦结盟,今后您还会把小齐子放眼里吗?”
站在别人立场上,替别人把问题考虑得周周到到,最终解决的却是自己的问题。这真是张仪安身立命的大本事。
后面的故事不用说也知道了。楚王轻信张仪,屈平死谏无果。楚国绝齐联秦。当楚国兴冲冲地派使臣前往秦国索要六百里土地时,秦王拒见使臣,张仪称病不出。楚怀王此时仍不醒悟,反而充分发扬了自我批评精神:“是不是秦国觉得寡人与齐国断交断得还不够彻底?”
于是楚怀王索性加派人马,赶赴齐国,在都城外大骂齐王,极尽侮辱之能事。
这下好了,楚国跟齐国彻底玩完了。
这时张仪的“病”也终于好了,一出门就看到楚国使者还在眼巴巴等着。然后,张仪就说了整部战国史中最具戏剧性的一句话:“六百里……是什么鬼?哦哦,原来你们要地啊。我这儿有秦王赐给的六里封地,就把它献给你家大王吧!不谢啊!”(《史记·张仪列传》)
六里大约相当于3000米。大家小时候练过长跑吧?两个男生1500米接个力就跑完了。
楚怀王当然,毫无意外地,气疯了,他在暴怒中宣布与秦绝交,并出兵伐秦。结果,腹背受敌。齐国哪里受得了被指鼻子骂?早已和秦国结盟,共同伐楚。楚怀王无奈之下复用屈平,试图修复齐国关系。
经历了这一次大变,楚国元气大伤。“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八个字,可以用来描述后几十年的楚国。楚怀王经历了数次战乱,最终被秦王骗去“做客”,公元前296年客死他乡。两年后,太子即位,听信群谗之口,复逐屈平。
还要多提一句。怀王客死后,昔日的文青屈平为楚怀王作诗《招魂》,假托神巫之口,祈祷怀王灵魂安然回到故乡。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清澈湛蓝的江水旁,有着成片的枫林摇曳;纵目千里,饱满的春色反而引起心中摇荡不止的悲伤。魂啊,你回来吧,赶紧回到凄凄江南,回到你的故乡吧。
公元前277年农历5月5日,屈平自沉汨罗江。终年66岁。
50年后,楚国覆灭。
5.
端午节在屈平生活的时代之前就已经存在。可就因为传说屈平是在五月初五这天自沉的,端午就成了人们祭祀他的专门节日。
后人提起他时,通常以字敬称,称他为屈原。实际上他字原,名平,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位文学家兼理想主义者。
他曾提起的关于理想与现实的讨论,直到今天,仍在继续。正如余光中所说,“那浅浅的一湾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就在一群诗人临江凭吊理想的同时,江边也有无数渔父,在滔滔沧浪里劳作不息。
【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刘向《新序·节士》
杨雨《魂兮归来:听杨雨讲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