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的陆涛 (化名) 今年暑假奔走于沪上多所高校,打听人才引进的流程和相关待遇。这位任教于京城一顶级名校的年轻学者正考虑跳槽。“我头上没有‘帽子’,在我们这样的大学,有‘帽子’的才称得上人才。”陆涛所说的“帽子”,指的就是从国家到地方层面出台的各类人才计划。
对接即将启动的“双一流”建设计划,各地纷纷推出建设高水平大学或一流学科的方案,与之相联的人才引进大战也提前打响———这无形中让一些学者焦虑不已,有“帽子”的身价倍涨,没“帽子”的今后怎么办?
学者有没有“帽子”,待遇“天壤之别”
陆涛这次来上海高校打听,得到的答复让他无语:没有“帽子”不符合该校引进人才的规定,也就享受不了引进人才的待遇。即便勉强办成,一年的薪资也只有10多万元,待遇还不如陆涛目前所在的北京某高校。
有学界人士指出,能够入选目前一些高级别“人才计划”的学者,确实都在各自领域有着较强的实力。而与之相应,有“帽子”学者和没“帽子”学者之间的待遇差距,也是“天壤之别”。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薛宇介绍,以武汉地区几所重点高校为例,普通的教授招聘,科研启动经费一般不超过100万元。可如果入选的是“青年千人”,无论是工资待遇还是科研启动经费,都至少可以翻番,有时甚至可以翻几番,例如启动经费有的可以达到500万以上。而如果引进的是国家“杰青”,那么无论是年薪还是科研经费都会更高。
就在去年,东莞理工学院就曾开出高价全球揽才,其中,对国家“杰青”、教育部“长江学者”给出基础年薪130万元、住房补贴250万元的优厚待遇。
而眼下,大学建设“双一流”的战鼓擂响,不少高校新近出台的人才引进计划,只考虑招聘头上有“帽子”的学者。
38岁和45岁,成为两道“分水岭”
有“帽子”的人才身价倍增,无形中让一些目前还没有拿到“帽子”的学者压力陡增。在高校中,“45岁焦虑”随之开始蔓延。
据悉,高校目前公认的几大高级别的“人才计划”,对申报者的年龄多有限制。比如,国家“青年千人”申报者年龄不超过40周岁;申报国家“优青”的,一般男性不超过38周岁,女性不超过40周岁;申报“长江学者”,理工科领域一般不超过45周岁(人文社科类不超过55周岁);申报“青年长江”,理工科不超过38周岁(人文社科类不超过45周岁) ……从年龄轴来看,38/40岁和45岁,是能否成为“人才”的两道分水岭。
薛宇介绍,近年来入选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的院士,绝大多数都是国家“杰青”获得者,本来由此可以说明的是“杰青”项目对科学家成才很有帮助,但一些学界人士的解读却有了偏差,认为今后想参评院士,先要拿下国家“杰青”。而由于国家“杰青”竞争激烈,所以2012年“优青”项目首次推出后,一些年轻学者、学界中人又揣测,先要申请并拿下“优青”,才能在“杰青”的路上排上了队。
“杰青、优青项目的推出,本意是让一些对科学研究有兴趣、有潜力的学者能够安心学术,基金委只是对他们的研究项目进行资助。但由于获得杰青、优青的学者比例比较低,竞争比较激烈,所以高校对于这一部分入围的学者就倍加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负责人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一些院校把杰青、优青等“帽子”和对学者的评价以及职称晋升等直接挂钩,继而引发没有“帽子”学者的焦虑,这实际上有悖这些项目推出的本意。“这些项目就是用来支持科学研究,不该承载其他更多的评价功能。”
正确看待“帽子链”现象,不妨多一些淡定
“如果一名学者45岁前没有入选高级别的人才计划,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在学术路上基本没有机会再出头?”在一些高校人士来看,“帽子焦虑”的背后,实则是一些中青年学者对其学术生涯前途感到迷茫的一种表达。
沪上一所985高校的科研处处长表示,从他手中的一些统计数据看,该校过去几年承担的863、973国家级课题,真正挑大梁的学者,很多人的年龄都超过45岁。毫无疑问,这批年龄在四五十岁,有学术经历、人脉和一些项目管理经验的学者是今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主力。
不过,谈及现在学界上演的“帽子焦虑”现象,薛宇倒表现出乐观、淡定的一面。“帽子越来越多,等大家都有帽子之时,帽子就贬值了。所以,最终对学者的评价,还是回到学术实力的比拼上。”
(来源:文汇报 作者 樊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