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和所有的老师、家长一样,小编也是一路踩着中考、高考的分数过来的,尽管时隔十多年,小编现在还能记起当年中考时的紧张心情,而在未来,“中考考了多少分”,这个问题,可能将不再那么重要。
在教育部9月20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同时,《意见》中还提出了“两考合一”,提出了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等多项改革措施,这些变化将深深影响着每一位中学教师!
改革之后的中考究竟是什么样?改革会给学校、老师和学生带来的哪些影响?今天小编总结出来几个改革中关键词,让您一分钟读懂本次中考改革背后的玄机!
改革时间表
中考改革——五大任务
中考改革的关键词
关键词:“两考合一”
《意见》提到,将推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后将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考试 “两考合一”,合并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减轻学生多次备考负担。
为什么要实行这项改革措施呢?据了解,现在好多地方初中学生毕业之后,考两次,一次是毕业考试,一次是升学考试,这样的考试形式给学生带了很大的负担,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尽管近几年许多地方进行了“两考合一”的探索,但名称、要求不一,这次进行了统一规范。《意见》要求,已经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
个别没有实行“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加重学生备考负担。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统一要求,一般由地市组织实施。各地可针对不同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具体的考试方式和方法。
小编说:今后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考试将“两考合一”,合并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学生负担减轻了,相应也减轻了老师和家长的负担,真是一项改革、多方受益呢!
关键词:“改革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
为了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打好共同基础,确保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本次改革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即“全科开考”。
以往的中考都有固定的考试科目,这就在一些学校中形成了“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倾向。本次《意见》提出要改革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部分科目作为录取计分科目,除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外,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确定其他具体科目及数量,也就是所谓的“全科开考”。
推行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后,虽然在考试上已经实施了“全科开考”,但是,并不是所有科目的成绩都计入到高中录取计分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基础学科和体育这四门统一纳入录取计分科目,”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其他科目各地方按照“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自行确定是否纳入录取的计分科目。
据了解,其实北京早就已经开始了中考全科改革,之前,北京市中考科目相对固定,考试科目为语、数、英、物理、化学五门学科。中考改革后,将之前所谓的“小科”,历史、地理、政治、物理、生物(化学)全部纳入考试科目,同时对中考科目各科的分值进行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生可自主选择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则注重考查学生9年义务教育的积累,注重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能力……
北京109中学校长封学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北京新中考方案把更多的选择权赋予了学生,新中考方案中化学和生物合在一起,允许学生在除语、数、外这5科中任选三科,在选项中至少有一科为理科,这也是国家侧重自然学科的一种体现。“此外,到高中以后学理科的学生比较多,这也是一种兼顾。”
(图为北京新中考考试科目,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人一听要考“全科”,立刻感觉头疼,似乎已经看到了学生“埋身题海”的场面。其实大可不必担心,为防止增加学生负担,这次改革进行了综合设计。在考试内容上强调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在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和数量上,要求在语文、数学、外语3科以及体育科目之外做到文理兼顾、负担适度,不是把所有的考试科目都纳入录取计分总成绩,没有纳入总成绩的科目考试成绩合格就可以呢!
改革还提出,在每门课合格的前提下,也可以给学生适当的选择权,主要考虑是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扬长避短,发展学生优势特长。北京市等地方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小编说:从计分科目到学业水平考试的一系列调整,要求学校在师资、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有新的规划。这次改革的突出点是强调共同基础和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师资队伍必须均衡,过去师资队伍更多的在中考科目上比较强,现在就要求在那些传统意义上,不是重要科目的科目的师资也要配备得比较强。
关键词:“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
《指导意见》提出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是取消体育、艺术等竞赛类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要求各省组织对本地区加分项目和分值进行清理和规范,取消不合理的加分项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地方实际保留的加分项目,要严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
每年中考考场之外,都会有另一件事牵动着家长们的神经:中考加分。根据记者调查了解,以往中考,考生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在体育、科技、艺术比赛中获奖,以及是“烈士子女”“少数民族”“归侨子女”等,均可在中考中获得相应加分。“家长投资500万元加10分”“从业10年及以上的环卫工人子女加4分”……五花八门的中考加分政策在全国各地并不少见。
不管是鼓励类还是政策类加分,很多地方都曾因为繁多的中考加分项目引来争议,在有的地方,15%以上的考生都能获得加分。家长质疑、考生无奈,每年中考后,都有人呼吁,加分乱象何时休?现在教育部中考改革一出,将有力杜绝这些乱象!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以往的加分项目虽然多,但是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家长和老师在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同时,即便是为了考试,多少也会让孩子学习一些特长,那么取消有关加分项目后,如何继续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特长?《意见》要求,改革在提出取消体育、艺术等竞赛类加分项目的同时,要求将相关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在招生录取时作为参考。《意见》还专门提出,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这也是为了鼓励发展学生兴趣特长。
小编说:一些加分项目,诸如艺术、体育竞赛类加分,该取消的就应该取消。有些十分不合理的项目更需要取消,诸如,父母招商引资做出贡献。此次改革将加分项目瘦身,中考的公平性将更加凸显,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加分项目,学生们将更加用心考试。
关键词:“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意见》指出,在评价内容上,要求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在评价重点上,强调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在评价程序上,强调要做好写实记录、遴选典型事实材料、将用于招生使用的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做到程序严谨,方便适用;在结果使用上,实行谁使用谁评价,由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定具体的使用办法。
教育部称,此次改革明确要求试点地区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让以往处在从属、参考地位的“综合素质评价”成为主角。
经过多年实践,各地初步建立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比如山东潍坊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分为四个等级,并与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目同等对待;浙江嘉兴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折算为相应分值计入总分,满分值为20分。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这次国家出台的中考改革《意见》,是对地方方案的推广。
小编说:改革会引导学校、学生和家长增加对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视程度,但要让综合素质评价发挥更大的推动素质教育的作用,同时也需要各方面改革配套,比如初中自主办学,给学校更大的自主权,办学才不会千校一面,培养的学生才会更具个性,学校给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才会在中考招生中有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体育科目录取计分”
《意见》指出,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门科目合格的前提下,也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录取计分科目的机会,发挥学科优势,促进学生发展兴趣爱好。
小编说:小编只想说一句,以后中学的体育课再也不会随随便岁被挤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