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李红卫 中国高等教育
摘要:我国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研究涉及转型发展的内涵、为什么转、转向哪里、如何转、转型遇到的问题等内容。相关研究之所以不能深入,与研究者较少运用批判性思维、不能辩证思考和研究问题、较少采用质性研究法有关。
一、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内涵
新建本科高校是指“从1999年起升格的‘新’本科院校,它们是在我国高校布局结构调整、高校开始扩招以来,通过合并升格、独立升格、转制升格和(独立学院)转设的具有全日制本科招生资格的普通本科高校”[1]。所谓转型,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2]。关于新建本科高校的转型,有如下几种观点:
内涵转型说。王玉丰认为“转型发展的要义之一就是新建本科院校在层次跃迁基础上,实现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实质性转变的内涵转型,其根本点就在于强调学校内容和实质的转型而不是外表和形式的变化”[3]。陈新民等亦认为,转型是指“新建本科院校从结构到形态、从形式到内涵真正实现由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的转变,真正达到本科教育水平的过程”[4]。
功能转型说。王玉丰认为,“转型发展的另一要义就是强调新建本科院校的功能转型,即由过去只注重单一的教学向教学、服务并重的方向转变”[5]。顾永安认为,与传统大学相比,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新建本科高校的新使命,体现了一种新的大学精神:从旁观式批判转向参与式建设[6]。柳友荣则认为,转型是新建本科高校的一个重要特征,体现了一类新的办学理念[7]。
类型转型说。顾永安等认为,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到大众化变革中,新建本科高校必然要“在从专科层次办学向本科层次办学转型的基础上,实现从传统学术研究型大学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8],这是该类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科学发展的理性选择。
此外,还有溯源转型说[9]、频次转型说[10]、叠加转型说[11]等。笔者认为,内涵转型、功能转型、类型转型是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类型转型说与内涵转型说、功能转型说间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
综上所述,新建本科高校转型的内涵及内容较为丰富,所以,转型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柳友荣认为,新建本科高校的内涵转型,要经历两次变革、两个阶段。第一次变革是外延式发展,第二次变革是内涵式发展。初级阶段是指学术教育为主向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转轨。高级阶段是内涵提升阶段,高级阶段的完成标志着应用型本科建设已进入成熟阶段[12]。李克军等认为,新建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1999-2002年延续传统大学学术型办学方向;二是2002-2012年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尝试;三是2013年开始由应用型向应用技术型发展方向转型”[13]。本文中的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主要是指第三个阶段。
二、为什么转
综合各家观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摆脱现实困境的需要。当前新建本科高校正处在“前后冲突”、“左右摇摆”和“上不着天下不接地”的尴尬境地[14]。既受到老本科的“压”,又受到同类高校的“挤”,还受到高职高专的“顶”[15]。面对如此严峻的生存形势,一部分新建本科高校审时度势、独辟蹊径,走上了与传统本科大学完全不同的发展之路。但是,有相当一部分高校为“安全”起见,跟在老大学的身后,亦步亦趋。这些学校“升本忘本”[16],办学定位不准,产生了诸如“办学模式单一、专业设置过广、产学结构不对称”[17]、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等与传统大学趋同的问题。王玉丰认为,这些学校既没有走老路的资本,也没有走老路的时间,更没有走老路的必要[18]。转型发展,既是摆脱现实困境的最佳出路,又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根本途径[19]。
二是适应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需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解决高校同质化问题,是一个重要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必然要求高校办学的多样化,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我国高校办学存在严重趋同的倾向,“千校一面”、“万生雷同”。王义遒认为,高校“因服务职能相互重合而导致学校间恶性竞争,珍贵教育资源被滥用、闲置和浪费的现象,还会使高等教育脱离社会实际,人才市场供需失调,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20]。造成高校同质化问题的原因很多,政府政策的不当导向是一个重要原因。新世纪首轮本科教学评估,千余所高校共用一个评估标准就是一个例证。针对此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探索与传统大学不同的办学模式,正是落实前述要求的具体体现。
三是承担健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张应强认为,“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是目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政策的三大目标之一[21]。《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支持定位于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高等学校实行综合改革,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亦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聂伟《关于将新建本科高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探讨》一文,从历史依据、理论支撑和现实基础三个角度,对将新建本科高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充分论证[22]。苏敏亦认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为技术本科”“能够推进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完善,促进高等教育生态平衡”[23]。李晓明更是明确指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是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的重要途径[24]。
三、转向哪里
转向哪里,指学校的定位及办学目标,即办什么类型的大学。有学者依据“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的传统高校分类法,认为新建本科高校宜定位为教学型高校[25]。王玉丰对此持不同意见:一方面,教学型的定位“极易遮蔽这类高校的科研和服务功能,甚至导致这两种功能的自我缺失”;另一方面,教学型的定位“只能描述新建本科高校当前的生态位,而无法表达这类高校今后的发展趋向”[26]。他参考刘献君教授提出的“教学服务型大学”的观点,认为教学服务型大学“能够真实反映这类院校转型跃迁的客观态势,能够切实表达这类院转型发展的目标趋向”[27]。陈新民等亦持该观点[28]。顾永安等却对此并不认同,认为“应用型品牌大学比教学服务型大学更适合新建本科高校”,因为“如果说研究型大学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那么,应用型本科高校则更强调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相结合。新建本科高校的服务,首先表现为教学服务,但科研服务同样重要,并且二者都是应用性的”[29]。笔者亦认为,教学服务型大学,只提教学,不提科研,有轻视甚至抹杀新建本科高校科研工作之嫌。宣勇、马晓春[30]、顾永安等学者提出新建本科高校应转向“创业型大学”。“一方面,作为一种办学策略,创业型大学模式尤其适合起点低、基础弱、以赶超先进为目标的大学” ;另一方面,国外创业型大学的历史背景、转型要求、价值取向同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有很多一致的地方”[31]。石伟平等学者认为,新建本科高校可以定位为技术本科,因为技标术本科是与传统学术型、工程型本科平行的一类高等教育[32]。柳友荣在研究和总结英国新大学办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新大学是我国新建本科高校理想的转型发展目[33]。
新建本科高校是一类有别于传统大学的新大学,这就决定了这类大学必然要走与传统大学不同的办学之路。转型为教学型、教学服务型、应用型品牌大学和创业型大学、技术本科、新大学,均反映了这一特点,所以,均有一定的合理性。教学型高校、教学服务型高校等提法,反映了不同的高校分类标准。不过,不同的分类标准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教学服务型中的“服务”一词,技术本科中的“技术”二字,均昭示了该类高校的应用型属性。英国的新大学则更是应用型高校的一类典型代表。前述几种办学模式的提出是为了解决高校转型的方向和目标问题,故称其为目标层次的转型发展模式。创业型大学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高校转型发展如何做的问题,故称其为战略层次的转型发展模式[34]。
目前,政府倡导部分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何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董立平将应用技术大学的本质属性概括为“高”、“专”、“技”、“人”。“高”即“高等性”,“专”即“专业性”,“技”即“应用技术性”,“人”即“人文性”[35]。刘彦军将该类高校定义为:“为适应和满足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现有高等教育体系进行结构调整而产生的,与其他传统普通本科高校并行和等值,以科学知识和技术成果的应用为导向进行办学,为社会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高等学校。”[36]
四、如何转
首先,需明确转型包含哪些内容。孟庆国等认为,转型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专兼结合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机制”、“提高服务社会能力”[37]。曲殿彬等认为,新建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专业建设、师资建设、教学模式、科学研究、管理方式、资源配置等都要转型[38]。总之,新建本科高校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办学的方方面面。
其次,需明确完成转型需要具备的保障条件。多数学者认为政府在高校转型发展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因为中国新建本科高校的创办方式与英国的新大学不同,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39]。曲殿彬等提出,要“发挥国家和省级政府指导推进的作用”[40]。孟庆国等建议:一是“完善政策措施,支持地方高校转型的改革试点工作”;二是“加强管理,创设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创设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制度环境”[41]。刘彦军甚至认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改革的决心和水平是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成败的关键”。[42]
不过,亦有学者对政府在高校转型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是一种行政管控。“以计划、指标、项目乃至指令的方式调整高等教育结构,能够实现高校转型的‘运动式治理’,彰显‘国家视角’的超强合法性及其资源配置与动员能力。然而,行政管控的制度逻辑往往忽视高校的自主性与差异性以及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全局性。”[43]“理想的高等教育组织变革,显然并非是‘自上而下’的行政管控逻辑驱动的结果,而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产物。”[44]“国家制度能力与高校变革能力的有机结合”[45]是高校转型的应然逻辑。新建本科高校具备这种自主变革的能力吗?从该类高校转型发展的历程来看,其不仅具备自主变革的能力,而且具备内生动力。关于该类高校转型发展的动力,王玉丰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组织理论分析认为,“新建本科高校内部存在的随机涨落是其转型发展的原初动力,而影响新建本科高校发展的各相关变量之间竞争与协同的作用机制则为其转型发展提供了基本动力”[46]。
五、目前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新建本科高校对待转型,目前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积极参与”,另一种是“观望或抵触”[47]。为什么部分高校持观望或抵触的态度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培养应用技术类型人才,大家不会对此有太多的质疑和抵触。其实,近年来,特别是教育部对新建本科高校开展合格评估以来,办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笔者认为,大家抵触的是转型后,把学校纳入职业教育体系,举办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技术人才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职业技术教育在教育体系中也处于弱势地位。新建本科高校大多经历了从中专或中职升格为高专或高职,再由高专或高职升格为普通本科的历程。提升办学层次、去职业化一直是这些学校的奋斗目标。刘彦军亦认为,“因价值观的原因,很多具有职业技术教育基础的地方本科高校,从‘升本’的那一刻开始,就急于摆脱职业技术教育传统和基因”。[48]现在好不容易摘掉的职业教育的帽子又要戴上,自然会犹豫、观望甚至抵触。既然大家对转型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不抵触,抵触的是本科高职,那么我们可否不提本科高职,而只提应用型本科或技术本科呢?
前述观点,解决的只是转型后高校类型的称谓问题,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层次问题。可以说,没有一所本科高校不想提升办学层次,举办硕士、甚至博士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决定》已明确提出,要构建从中等职业教育直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层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就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将办学层次由本科提升至研究生层次扫除了政策方面的障碍。目前,江西、重庆等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已出台相关规定,鼓励和支持转型高校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于是,有学者担心部分高校会假借转型之名,行提升办学层次之实,导致转型发展的两大政策目标——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使新建本科高校走出办学困境——落空[49]。从我国台湾技职高等教育发展遇到的问题——去技职化、与普通大学趋同——来看,这并非杞人忧天。
六、这从现有研究之不足看未来研究的发力点里输入标题
前已提及,关于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研究呈现“一片繁荣”,相关文章不可谓不多,但给人眼前一亮、令人深思的文章并不多。笔者分析,这可能与研究者较少运用批判性思维、不能辩证思考和研究问题、较少采用质性研究法有关。
1.批判性思维
事物总是利弊共存的。新政策的出台,很可能会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产生一个新的问题,即政策有“副作用”。如果不能及时消除或减少这些“副作用”,新政的实施效果必然大打折扣,乃至半途而废。作为奉行“思想自由、人格独立”的专家、学者,应该用自己的真知灼见,为政策的完善和顺利推行出谋划策。但现有文献的作者,却大多并非如此。他们线性思维认为既然新政已经出台,那就一定可行,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为推行新政呐喊。例如:论证转型的必要性,即为什么要转型;阐述转型的内容,即如何转;有的还会从政府的角度分析转型的保障条件。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运用批判性思维,逆向思考问题,新政果真可行吗?比如,新建本科高校一定要转型吗?或者说,所有新建本科高校都要转型吗?都要转为应用技术类高校吗?其实,有的新建本科高校,已经探索举办应用型高校多年,从某种意义上言,她们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应用型高校,该类高校工程类、技术类专业培养的学生自然是应用技术类人才。难道这样的高校还要转型吗?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同意顾永安的观点:“新建本科院校是一个庞大、复杂、多样、多元的群体。任何对于转型发展‘一刀切’、‘一概而论’的做法与提法都是不对的。对常熟理工学院、合肥学院等升格本科伊始就明确应用型高校发展定位的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坚持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的核心要义与内在本质……对于那些没有明确应用型定位、或者办学定位不明不清甚至仍然做着学术研究型院校之梦的高校来说,关键是要‘转型’。” 马世洪等亦持此类观点,认为“对于定位清晰、方向明确、发展较好的地方高校而言,‘转型’是一个伪命题”[50]。
2.辩证研究
通过建设应用技术类高校来完善教育体系,形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驾齐驱的“二元制”、“双轨制”,在国外是有先例的。所以,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是我国政府制定和推行转型政策的重要思路。2013年6月,教育部支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成立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当年11月,中心发布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简称《报告》)。几乎与此同时,教育部直属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完成了《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研究及国内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践》的研究工作。翻阅两项研究成果中有关欧洲应用技术大学的内容,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只提成就,不提问题,只见经验,不见教训。欧洲许多国家都存在应用技术大学,该类大学的数量也不在少数,怎么可能没有一点问题。有的国家发展该类大学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怎么可能没有一点波折。《报告》在陈述英国应用技术学院的发展情况时,提及1992年议会通过了《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案》,所有符合条件的应用技术学院全部升格为大学,建立了统一的高等教育体制。我国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类高校,一是解决高校同质化问题,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二是建设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平行的教育体系。当我们启动相关工作时,我们模仿的榜样之一英国,却早已将两类学校统一、二元体制变为一元体制了。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和警醒吗?比较研究的目的,自然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但另外一个目的,应该是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让后来者不走或少走弯路。
3.研究方法
现有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加文献研究的方法。所谓定性研究,即“主要依赖个人的直觉和哲学的思辨,根据个人的主观经验提出一些看法,然后用演绎的方法对自己的思考进行验证”[51]。所谓文献研究,“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52]。有关高校转型的文章,多是基于自己的见闻、经验、感悟,形成对转型政策的一些看法,然后,查阅相关文献,参考相关理论,引用其他学者的观点,对自己的看法进行论证。所以,笔者在阅读这些文章时,经常会有一种似曾相识、早有耳闻之感。为了取得该类研究的突破,笔者认为,有必要尝试质性研究的方法。所谓质性研究法,指“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型或非参与型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53]。显然,籍此可以获取第一手的、鲜活的资料。另外,新建本科高校既是转型政策的执行者,又是受益者,当然如果政策不当,也可能是受害者,政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如何,这些学校最有发言权。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走出书房、走出图书馆,到新建本科高校去,俯下身子和校长谈、和教师谈、和学生谈,深入细致地做个案调查,全身心地体验和感悟。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就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写出生动、鲜活、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笔者在阅读王玉丰的博士学位论文《常规突破与转型跃迁——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自组织分析》、柳友荣的博士学位论文《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研究》时,这种感受十分强烈,因为他们的研究就采用了质性研究的方法。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能运用批判性思维,重点关注政策的不足之处,或者说新政可能带来的“副作用”,辩证地思考和研究问题,在做比较研究时,不仅关注其他国家或地区成功的做法和经验,而且关注和研究其不成功的做法和教训,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特别是更接地气的质性研究法,有关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研究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
参考文献
[1][6]顾永安.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的几个重要结论[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2,(12):1-3.
[2]余善云,范文亚.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电大系统的转型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15,(1):98.
[3][5][15][18][19][26][27][46]王玉丰.常规突破与转型跃迁——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自组织分析[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54、56、52、52-53、54-55、209、210、141.
[4][28]陈新民,王一涛. 教学服务型大学: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发展趋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1,(17):29-32.
[7]柳友荣.国内外“新大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池州学院学报,2012,(1):128.
[8][9][10][29][31]顾永安,等.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导言43、43、122、313.
[11]张应强,等.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4,(6):8.
[12][33][39]柳友荣. 中国“新大学”:概念、延承与发展[J].教育研究,2012,(1):78.
[13]李克军,等.在服务地方中凸显特色: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375.
[14][22]聂伟.关于将新建本科院校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93-97.
[16]肖建,谢冉.升“本”忘“本”: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魔咒[J].现代教育管理,2013,(5):55-59.
[17]康贤刚.应用型本科教育趋同化现象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28-129.
[20]王义遒.我国高校的恰当定位为什么这么难[J].高等教育研究,2005,(2):2.
[21][49]张应强.从政府与大学的关系看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J].江苏高教,2014,(6):8-9.
[23]苏敏.技术本科发展的国际模式与中国路径探讨[J].职教论坛,2012,(25):52.
[24]李晓明.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本科教育发展——以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高职本科为选择[J]. 教育发展研究,2012,(3):20.
[25]贺金玉.中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44.
[30]马晓春.创业型大学:地方大学变革的新图景[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221.
[32]石伟平,徐国庆.试论当前中国发展技术本科的意义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60.
[34]刘彦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10):83.
[35]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8):68.
[36][48]刘彦军.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本质特征与内涵探讨[J].职教论坛,2015,(4):34-33.
[37][41]孟庆国,曹晔.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与内涵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3,(18):69-71、71.
[38][40]曲殿彬,赵玉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26-27.
[42]刘彦军.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内涵、外延、路径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4,(31):24.
[43][44][45]姚荣. 行政管控与自主变革:我国本科高校转型的制度逻辑[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29-33.
[47]陈新民.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分歧与共识[J].教育发展研究,2015,(7):19.
[50]马世洪,曲绍卫.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困惑、论争与突破[J].职教论坛,2015,(10):43.
[51][53]陈向明.王小刚为什么不上学了——一位辍学生的个案调查[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1):35、35.
[52]牛现云,王宇鸽.1979-2010年图书馆读者行为分析文献研究[J].公共图书馆,2015,(10):51.
作者简介:李红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