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析了文献综述的学术意义、核心问题和常见误区。认为文献综述作为一种元研究,应揭示研究文献生发的逻辑历史生态,展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研究文献之间的关联性。成功的文献综述是批判性的或解释性的,它不仅具有“述性”,更具有“综性”,即是描述与解释、欣赏与批判、继承与发展的有机统一,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和堆积。
一、文献综述具有何种学术意义
作为一种具体而特殊的元研究,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乃至学术创新的基石,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比巨人看得更远”。学术首先要学会“述”,即要在自己关心的问题上,知道前人已经积累的知识,叙述别人已经取得的成果。也就是说,做学问或学术就是先“照着说”,然后再“接着说”;即使我们最后要达到“六经注我”的境界,但也要从“我注六经”开始。
学术研究具有历史继承性,整体上是螺旋式向前推进的,是后浪推前浪或前浪带后浪式的,若能踏着前人的足迹向前挺进,或踩着巨人的臂膀向上攀登,不仅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攀得更高、看得更远。与此相反,如果无视或忽视前人的研究成果,那么原地踏步或绕圈子势所难免,甚或重复前人的研究,把前人早已取得的成果当作自己的发现和创新。
对学术研究而言,重温前人所做的研究,可以使研究者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研究什么、可以研究什么。批判性文献综述犹如清晰的研究地图,它帮助研究者总结以前的研究信息,指导研究者以后的研究路线,推动研究或知识向更深层次发展。有了批判性文献综述,研究者不必自称专家或著名学者,也会被认为了解所研究领域的主要观点和争论相关学科领域的主要理论及其应用以及本课题研究的进展状貌,还可以证明自己的课题研究是必要的、理性的和有根基的。
从世界范围看,大凡成功的学者都非常重视文献综述,也精于文献综述。为了今天的研究,也为了未来的研究,对过去所作的研究再作一些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我们不能不读前辈的研究成果,不能不吸纳巨人的气息,不能不汲取先贤的思想精髓。如果对某领域以往的遗产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我们的视野广度和思想深度必然受到限制,会犯本可以避免的低级错误,会忽视那些最有意义、最吸引读者注意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要回答哪些核心问题
放眼当今学界,精于文献综述者确实很多,但拙于文献综述者也委实不少。单从当下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看,不少论文的文献综述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三大问题:一是简单而不完整,仅用自己查阅到的局部研究代替整体研究,用某个历史片段的研究代替整个历史全景的研究;二是齐全而繁琐,集中表现为大量的相关研究文献及其观点的简单罗列,缺乏分析、判断、甄别和选择;三是没有展现研究成果演进的历史生态,不同类型、层次的研究成果以及不同阶段的研究成果是孤立的,缺乏关联论证。
文献综述有其特殊的使命,也是大有讲究的,它不应是对以往研究成果及其内容的简单罗列和机械堆积,而应为读者或研究者本身提供一个相关研究的总体状貌。就某项具体的研究而言,文献综述起码要解决以下基本问题:一是告诉读者哪些人做了微观研究,哪些人做了中观研究,哪些人又做了宏观研究。这几个层次的研究是齐头并进的, 还是分阶段依次递进的;彼此是相互孤立的,还是耦合关联的。二是告诉读者哪些人做了原理性研究,哪些人做了原则性研究,哪些人做了制度性和政策性研究,哪些人做了技能性与技巧性研究。如果说,以往的研究只是聚焦或局限在某类研究或某些研究上,没有完成从原理到技巧的系统探索,那么还有哪些区域的研究是缺位的,这些区域是否亟待研究或值得研究。三是告诉读者以往的研究整体上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不同阶段之研究各自具有哪些特点,彼此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性;后期研究是如何继承、突破和超越前期研究的;继续研究的起点或制高点在哪里,未来的研究空间如何拓展。四是告诉读者以往的研究有哪些优点或取得了哪些可资借鉴的成果,整体上还存在哪些不足,我们如何弥补这些不足。
总而言之,真正的文献综述是批判性的或解释性的,要求揭示研究文献的生发过程,展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之研究文献的逻辑历史生态:让读者一看就清楚它的起点性研究、生长性研究、发展性研究、突破性研究、总结性研究的状貌,并知道从哪里继续研究,从哪里拓展新的研究,从而形成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文献综述不是仅仅去证明文献跟研究的课题有关,不能停留于简单的线性描述,要着力于学术创新,即分析前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状貌,剖析其优点及其逐渐显露出的不足与局限,觅出实现突破和超越的路径,找出当下研究的制高点,指出未来研究的可能空间。
令人遗憾的是,当下的不少文献综述,仅仅是按著作或论文分类,以它们出版和发表的时间为序,叙述或描述其主要内容,如同一本流水账,半点也看不出研究文献的动态演化轨迹或发展历程。完整的文献综述,不仅要阐明“what”,还要阐明“how”和“why”。纯粹的简单描述无益于知识的精进,批判性或解释性的诠释才有益于知识创新。为此,我们不仅要告诉读者别人做了哪些研究,更要告诉读者自己对这些研究做了多少思考。然而,我们经常看到诸如此类的文献综述,即界定某一概念时,按时序列举了现有的很多说法,最后却没有对这些说法进行任何评述,更没有表明自己的观点。
三、文献综述应走出哪些误区
第一,文献综述要尽可能占有不同类型的文献资料,以免“挂一漏万”。文献资料是多类型的,可以是学术著作、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研讨会论文、政府部门的资料与数据汇编、国家政策文件等,研究者要尽可能地搜集和占有文献资料,并将它们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处理,这是做好文献综述的基础。也就是说,真正的文献综述要对相关的“文本”或“类文本”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借鉴、继承和扬弃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批判和反省中提升自己研究成果的品位。现在较为常见的问题是:许多研究生做毕业论文,查阅的文献主要集中在期刊论文、学术著作和学位论文,而对研究报告、研讨会论文、政府部门的资料与数据汇编、国家政策文件等关注不够。就学术研究而言,后者与前者同等重要,对于某些特殊的专题研究后者可能更有价值。比如说,国家出台的教育政策、教育发展规划等,不仅包含着过去相关的教育研究成果,而且也蕴含着各种教育研究的热点、焦点、前沿问题,是未来研究不可忽视的文献。
第二,文献综述是为了找到研究的起点,但要力避过度依赖别人的研究成果。学术研究是逐步推进的,任何新的研究都根基于或有赖于过去研究的积淀。但是,我们不能过度地依赖前人的观点或以往的文献。从历史的长河看,没有哪一个观点能一统天下,也没有哪一种研究成果能逃遁批判、质疑甚或反对。如果今天的研究过分地依赖于以往的研究抑或某种理论与观点,最终将难以实现突破和超越,取得更大的创新性成果。然而,不少研究者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撰写文献综述之后,很难走出别人的思维框架,总是不自觉地重复别人已做过的研究,复述已有的学术观点或思想。另外,还有不少研究生喜欢或习惯于在别人做过大量研究的领域选择学位论文主题。在这些人看来,在已有相当研究基础的研究领域选题,可借鉴的研究成果多,研究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如此种种,无疑都是对以往的研究过度依赖的表现,不利于学术创新和研究领域的拓展。
第三,文献综述要客观评价已有的研究成果,力避对其局限性大做文章。虽说“一个伟大的真理需要被批判,而不是膜拜”(尼采),但要知道“每一次批判都将为自己的研究筑起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经验告诉我们:过度地热衷或迷恋于批判他人,或过分地夸大自己研究的原创性或填补空白性,最终将会让自己举步维艰, 甚至无路可走。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如果研究者在陈述自己观点的同时,毫无理性地否定自己所在学科早期研究成果的价值或影响,声称当今占主流的某些思想或前沿性的研究是由自己创造或再创造的,必然会引起同行们乃至广大读者的不悦甚或反感。标榜自己的研究是一种填补空白或前无古人的研究,是极不明智的,也是有巨大风险的。说“有”容易,说“无”难。因为任何个人的视野都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不能因为自己不知道或未见的东西,就说它没有或不存在。从研究方法论上说, 依凭自己的所见所闻来判断事物的有无, 是一种归纳论证, 其结论是不周延的和概率论的。令人疑惑不解的是, 多如繁星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似乎总是习惯性地标榜自己的研究是前沿的、填补空白的和原创的,对别人的研究不能给予客观的评价。从逻辑上讲,声称某项研究是填补空白的,往往不外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该研究意义重大但实在太难,谁也“不敢”去研究它,所以是一片空白;二是该研究没有任何价值或意义不大,谁也“不愿”去研究它,所以也是一片空白。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从事这样的研究都是有风险的。更何况,强调你的研究是填补空白的,并不意味着你的研究是高深的和有价值的;反之亦然。概言之,文献综述要坚持批判与欣赏同行,纯粹的批判或欣赏都是非理性的。
第四,文献综述要着力于学术增值,力避“记流水账”。实现学术增值的方式和途径是多元的,最为核心的是找出各种研究文献之间的内在关联。有鉴于此,文献综述要时刻注意对原始材料进行区分和梳理,进行强有力的关联论证,即找出不同阶段关于某个问题的各种研究之间的内在关系。原始材料常常是零乱的、无序的,甚至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漏,不同层次、类型和阶段的研究错乱地交织在一起,表面上往往是没有关联的,研究者很难看出其中的“奥妙”。当我们做文献综述时,首先要对原始材料进行整理,即订正那些错误的材料,补充那些缺漏的材料,区分哪些材料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哪些是过时的。其次,要对原始材料进行强有力的关联论证,即找出这些原始材料之间的内在关联,诸如今天的研究跟过去的研究有什么关联,未来的研究同今天的研究有什么关联。
譬如,撰写一篇题为“教育规律研究三十年”的文章,那我们不仅要揭示20 世纪80 年代、90 年代和21 世纪初三个不同阶段研究的基本特点,同时也要揭示三个不同阶段研究的传承关系,即90 年代的研究对80 年代的研究是如何继承与超越的,21 世纪初的研究对90 年代的研究又是怎么继承与超越的。假如我们只是将20 世纪80年代以来的相关研究,按时间顺序简单罗列出来,不加任何的分类、分层和关联论证,这样的“文献综述”或“研究之研究”是没有多大意义和价值的,因为它没有任何“学术增值”。我们坚信:那种简单的、齐全而繁琐的、缺乏关联论证的文献罗列,只是一种低层次的描述性文献综述,绝非有学术增值的批判性或解释性文献综述。然而,我们的很多文献综述没有走出这种误区。
四、结语
文献综述是为了明了过去研究的状貌,把握或占领当下研究的制高点,最终形成创新的研究成果。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研究者容易陷入毫无遗漏地罗列文献的困境,希冀通过拉网式的文献综述以调和各种相左或彼此矛盾的理论立场。
众所周知,学界呈现的各种理论或观点都有自己的内核,试图将多种个性化的理论或观点牵强附会地糅合到一起以获得集大成之理论是不智的,它会让我们陷入学术思想与逻辑混乱的窘境。在文献综述中,面对各种不同的理论或观点,我们要坚持欣赏与批判同行,走出被动的、妥协性的、调和理论立场的困境,千万不可将所有看似“有道理”的学术观点,不加分析和甄别地拼凑到一块,当成一种创新的研究成果。
成功的文献综述是批判性的或解释性的, 它不仅具有“述性”,更具有“综性”,即是描述与解释、欣赏与批判、继承与发展的有机统一,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和堆积。这是文献研究和文献综述必须恪守的“健康法则”或方法论。
参考文献
[1] 袁鼎生. 超循环生态方法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李枭鹰. 高等教育选择问题探究[D]. 厦门:厦门大学,2008.
[3] 于海. 西方社会思想史[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 马丁·丹斯考姆. 做好社会研究的10 个关键[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 朱迪思·贝尔.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则[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 蔡今中. 如何撰写与发表社会科学论文[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 国家研究理事会. 教育的科学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8] 戈登·鲁格,玛丽安·彼得. 给研究生的学术建议[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李枭鹰
来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微信公众平台
责编:牧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