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孙金华 世图语言学
作为一门研究语言与社会共变关系的学科,社会语言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兴旺。在社会语言学研究领域内有了成熟的研究队伍,如Labov, Milroy,Hudson,Wardargh,Fasold,Coulmas等;出版了一系列著作;经过不断实践形成了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其中既有社会科学广为使用的方法,也有专门用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很多研究成果在之后的调查中得到了验证。社会语言学在发展进程中,不断扩展其研究领域,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语言学研究的范围(杨永林,2000)。
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社会语言学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的社会语言学也不断吸纳各方成果,已经进入“稳定深入发展阶段”(郭熙,2002)。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了摸索与蜕变。早期的中国社会语言学一度以“文化”的模式发展,无论是研究目标还是研究对象都相对宏观。自2003年中国社会语言学学会成立以后,学科定位逐渐清晰,进入了方向性和目的性比较明确的发展阶段(徐大明,2007a:4)。2003至2005年间,中国的社会语言学理论和实践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理论上,引介、消化国外社会语言学的观点,结合我国社会语言生活的实际,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最为显著的例子是言语社区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徐大明,2007a:4)。中国的社会语言学者结合中国的语言生活实际,推动了该理论的完善和深入。实践上,中国社会语言学者借助以往进行方言调查研究积累的经验,结合中国城市化进程,将研究对象集中在城市语言上。
2005年之后,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研究机构实体化
我国教育部相继成立三个研究中心(暨南大学的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的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标志着中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三个研究中心都是实体化研究中心,都拥有自己的一整套管理和研究队伍。研究中心的在编成员不仅开展自己的研究项目,还承担教育部相关研究项目立项审核的任务。
二、研究方向宏观化
目前,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仍然处于转型期。2005年之前的中国社会语言学大都集中于一些微观语言现象的研究,学科正在沿青年化、实用化的趋势不断发展(徐大明,2007:1),同时更加重视语言变异和变化的研究,尤其是在言语社区理论以及城市语言调查两个方面做出了贡献(徐大明,2007:6-8)。三个研究中心相继成立以后,社会语言学研究在进行深入微观研究的同时,更加关注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的研究。三者各有侧重,海外华语研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对海外华语语言进行全面监测与研究,全面反映海外华语的语言使用情况,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咨询,为制定标准和规范提供依据和参考(引自http://www.globalhuayu.com)。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主要从事语言政策、语言规划的理论研究,以及语言国情的对策性研究和中国的国际语言战略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应对国内外重要语言问题的科学预案,使之成为政府部门制定国家的宏观语言战略以及语言行动计划时的参考和依据(引自http://www.nju.edu.cn/cps/site/lscchina)。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则主要从事我国外语战略研究和外语教育政策、外语规划的理论研究,以及外语教育的对策性研究(引自http://linguistic.shisu.edu.cn)。
三、研究方法进一步科学化
中国的社会语言学者通过系统观察、严格控制的实验方法,以及定量分析等方法取得了很多实证性研究成果,体现了方法论上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充分结合我国的语言生活实际,采取开放的思维方式,结合语言的变异和变化的具体事实探索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徐大明,2007:82-101)。
因其研究对象的具体生动、研究方法的科学实证,社会语言学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这时,初学者对社会语言学概论书籍的需求很大。Janet Holmes 所著《社会语言学导论》(第3版)(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Third Edition)的引进无疑是雪中送炭的事情,有志于研究社会语言学的学习者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基本知识,并借鉴其中的实例,学习具体的研究方法。
Janet Holmes所著的《社会语言学导论》迄今为止已经出版了三版,出版时间分别为1992年、2001年和2008年。本书是第三版,是作者不断采纳读者反馈的有益建议,集十多年研究之大成的著作。和之前的两版相比,本书除了更新参考文献的推荐阅读目录之外,还增加了很多新的例子,引入了一些新的社会语言学概念,拓展了一些章节的内容,并且专门增加了全新的一章,专门讨论语篇分析。这些修订和增补展示了社会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指明了近期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向,使得本书的内容更加全面。本书的语言浅显易读,讨论深入浅出,对于以英语为第一或第二外语的学生来说,都不会有晦涩难懂的感觉。
选自《社会语言学导论(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