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外语学术科研网
语句的生成与解读
——试从“植入认知”立论
徐盛桓
摘要
早期的认知科学认为,语句的生成与解读就是对自然语言符号亦即形式符号或曰命题符号的操作。诞生于20世纪九十年代的植入认知却认为,语句的生成与解读是操作形式符号这一看法并不符合认知活动的实际情况。植入认知提出以模态符号为认知的载体,但植入认知关于模态符号的研究遇到了难题。本文提出,可以用“意象”这一模型符号作为语句生成与解读的植入认知活动的载体和核心工具,并同“事件”和“用例事件”概念构成了一个语句生成与解读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
语句的生成与解读;植入认知;意象;事件;用例事件;意象塑形
语用学研究:会话分析研究
主持人:山西大学 于国栋
会话分析是Harvey Sacks、Emanuel Schegloff和Gail Jefferson在20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一种研究社会交际的定性的、经验的、归纳式的研究方法。其主要目的是识别、描写、解释交际者用来完成社会行为的有序且重复出现的方式方法或会话常规”(Margutti et al. 2018: 53)。他们在创立会话分析的过程中主要受到了社会学家Erving Goffman(1959,1967)和Harold Garfinkel(1967)的影响;他们的学术思想深刻影响,甚至决定了会话分析研究的基本特质,即研究者以客观观察者身份发掘分析交际者在言谈应对过程中展现给彼此的交际模式以及交际者所执行的社会行为与其背后的社会规矩(social normativity)之间的映射关系(reflexive relation)(1974)。会话分析研究的三个支柱概念为社会行为、序列组织和话轮设计。会话分析与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厘清会话分析与这些学科的关系对于会话分析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吴亚欣、于国栋 2017)。
知识论(Epistemics)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John Heritage教授(1984, 2012a, b, c, 2013a, b, 2014, 2018)在继承前人相关思想的基础上(Terasaki 1976; Goodwin 1979;Labov & Fanshel 1977 [Labov & Fanshel(1977:100)提出的与当前交际状况相关的知识五分法更是从信息归属的角度清晰地界定了交际中的某一特定事件与交际者之间的关系。具体为,A事件:A知道,B不知道;B事件:B知道,A不知道;AB事件:A和B都知道;O事件:在场每个人都知道;D事件:有争议的事件。];Pomerantz 1980 [Pomerantz(1980)区分了“第一类知识”(Type 1 Knowledge),即通过亲身体验或直接经历习得的知识;“第二类知识”(Type 2 Knowledge),即二手的、通过传闻或非直接途径习得的知识。];Kamio 1997)提出的会话分析研究理论,该理论是会话分析领域近年来的重大理论突破。Heritage知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状态(Epistemic Status)如何通过知识表达(Epistemic Stance)在交际者的话轮构建中得以体现;知识状态和知识表达之间的动态关系等。知识状态是交际者和研究者理解话轮构建成分、执行社会行为的基础。知识表达是交际者通过话轮设计而展示出来的自己对于某一知识域所拥有的相对知识的言语表现。对于特定的知识域,交际者在知识梯度(Epistemic Gradient)上处于不同的位置,从而区分为掌握知识多的交际者(More Knowledgeable或K+)和掌握知识少的(Less Knowledgeable或K-)交际者。这种相对的知识位置就是Heritage提出的知识状态。“知道”(Knowing)和“不知道”(Unknowing)指绝对的知识优势(Absolute Epistemic Advantage);K+/K-指交际者之间相对的知识优势(Relative Epistemic Advantage)。成功的交际就是交际者一方面保持话语间的知识表达和知识状态的连贯(与自己的连贯),另一方面维持知识状态的表述与接受者认知状态的一致(与他人的一致)。
本期的会话分析专栏包括四篇文章。
王娜从研究范围、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会话分析与邻近学科(包括语用学、话语分析、互动语言学等)在学科渊源方面的差异以及这些学科间的相互关系。这样的研究对于维护会话分析研究的学科特质有着根本的意义,因为只有厘清了会话分析与邻近学科的关系才能把正确的会话分析研究介绍给国内同行,有效地避免对于会话分析研究方法的误读和误用,开展符合会话分析学科标准的实证研究。
其余三篇文章的研究者均运用Heritage的知识论对不同的汉语言语交际现象开展了实证研究。董博宇的研究选取了汉语家庭会话中的一个特定行为,即非主动寻求建议,探讨了作为回应的“我知道”在优先与非优先方面的属性。从语义上来看,“我知道”回应一方面表达了被建议者对建议内容的掌握,另一方面通过否定建议者知识优先而彰显被建议者的知识独立。在信息类非主动寻求建议中,“我知道”属于优先回应;而在倡导类的非主动寻求建议中,“我知道”则为非优先回应。由此可见,判定社会行为优先属性既要参考会话结构的优先原则,同时也要考量该行为的前言后语,即该行为所在的序列组织。
冉永平、雷荣研究的是机构性言谈应对,他们用知识论分析了心理咨询师发起的对话共鸣在其专业知识(epistemics of expertise)和来访者的个体经验知识(epistemics of experience)协商中的作用。他们的研究问题是心理咨询师如何通过对话共鸣标识和应对交际困难。研究发现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在竞争知识优先地位时可能引发交际困难,具体表现为来访者的不回应或提供类型不一致的回答,他们发现心理咨询师发起的对话共鸣可以实施以下社会行为:标识交际困难,促使来访者给予回复,与来访者共同构建专业知识等。
吴亚欣、于国栋从知识论的视角研究了汉语中“询问”的句法表达。他们认为疑问句是“询问”言语行为的语言表达方式,汉语疑问句进一步可细分为特指问、是非问和选择问。他们发现询问人在执行“询问”言语行为时句法结构的选择取决于他对预想获取信息的知识状态,即若询问人预想获取的信息完全由被询问人占有,则询问行为会由特指问来完成;若询问人预想获取的信息仅涉及与被询问人相关的某事态的存在与否,且从其过往经验或会话前序话轮无从获得,则询问行为会由是非问中的“陈述句+吗”来执行;但是,如果询问人可以从其过往经验或会话前序话轮推理到与被询问人相关的某事态的存在与否,则询问行为会根据询问人对相关知识的占有程度由是非问的其他句法表达或选择问来执行。
本专栏的四篇文章中,有一篇详细地论述了会话分析与其他邻近学科之间的关系,其他三篇都从会话分析研究的最新理论——知识论的视角分析了三种不同的语言现象。尽管这些文章在分析过程中还有些非会话分析研究的痕迹,但是它们已经是国内会话分析研究的代表了。衷心希望本专栏能进一步推动以汉语言语交际为研究对象的会话分析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略
会话分析与各邻近学科间的相互关系
王娜
摘要
本文通过追溯会话分析、话语分析、语用学和互动语言学的学科渊源,介绍各个学科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语境观以及研究方法,旨在比较的基础上探讨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性和不同的研究取向,以便更清楚地认识会话分析这一研究范式。厘清会话分析与这些邻近学科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开展会话语料研究时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有的放矢地选择研究方法,对我们今后语言研究和学习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会话分析;话语分析;语用学;互动语言学;相互关系
非主动寻求建议会话中“我知道”回应研究
董博宇
摘要
本文选取日常会话中的非主动寻求建议会话为语料,探讨“我知道”回应的优先归属问题。语义上,“我知道”回应表达的是被建议者对建议内容的了解,通过否定建议者知识优先的假设,彰显被建议者的知识独立。非主动寻求建议中信息性与指令性的凸显差异制约着“我知道”回应的认定。在信息类非主动寻求建议中,“我知道”为优先回应;在倡导类非主动寻求建议中,“我知道”为非优先回应。两类建议中的“我知道”回应属于同形异质结构,对其优先属性的判定既要参考会话结构的优先原则也要参考其前件建议行为的性质特征。
关键词
信息类非主动寻求建议;倡导类非主动寻求建议;“我知道”回应;会话分析
心理咨询会话中的对话共鸣与知识协商
冉永平,雷容
摘要
文章运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心理咨询师如何通过对话共鸣标识和应对交际困难,探讨对话共鸣在其专业知识和来访者的个体经验知识协商中的作用。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在竞争知识优先地位时可能引发交际困难,具体表现为来访者的不回应或提供类型不一致的回答。研究发现:心理咨询师发起的对话共鸣实施以下社会行为:1)标识交际困难;2)促使来访者给予回复;3)与来访者共同构建专业知识。
关键词
心理咨询会话;对话共鸣;知识协商;会话分析
汉语中“询问”言语行为不同句法表达的知识论解读
吴亚欣,于国栋
摘要
疑问句是“询问”言语行为的语言表达方式。根据不同的句法表达,汉语疑问句分为特指问、是非问和选择问。从会话分析研究的知识论出发,我们发现询问人在执行“询问”言语行为时的句法选择取决于他对预想获取信息的知识状态。若询问人预想获取的信息完全由被询问人占有,则询问行为会由特指问来完成;若询问人预想获取的信息仅涉及与被询问人相关的某事态的存在与否,且从其过往经验或会话前序话轮无从获得,则询问行为会由是非问中的“陈述句+吗”来执行;但是,如果询问人可以从其过往经验或会话前序话轮推理出与被询问人相关的某事态的存在与否,则询问行为会根据询问人对相关知识的占有程度由是非问的其他句法表达或选择问来执行。
关键词
知识论;询问;言语行为;疑问句
宏观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旅游语言景观研究
尚国文
摘要
语言是观察旅游对一个地区社会文化影响的重要窗口。为旅游而构建的语言景观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商业目的为导向的,工具理性常常使得语言权利等问题被淡化和掩盖。本文从宏观社会语言学视角分析旅游语言景观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我们认为,旅游语言景观能发挥多种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而语言的商品化、语言表征的真实性、英语的霸权地位、少数族群语言的角色和命运等都是旅游语言景观研究值得关注的问题;旅游语言景观的构建在考虑游客符号需求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少数族群的语言权利。本文的分析将有助于旅游语言景观研究的深入开展,也能为决策者的旅游语言景观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
语言景观;旅游;宏观社会语言学;符号;框架
主观化视角下的英语悬垂分词研究
师璐,张建理
摘要
悬垂分词长期被视为不合规范的表达式,但事实是它的使用频率很高。本文运用主观化理论,以looking导引的悬垂分词从句为例,通过语料库调查对其作出探讨。研究发现,在语言使用中言者将悬垂分词语义抽象化,并以句法手段使其与主句关联。这种关联以言者的主观视向引导听者关注主句内容。主观性是悬垂分词产生的原动力,而悬垂分词的高产性源于其构式框架的集约化效应。
关键词
认知语法;悬垂分词;主观化
基于感知模拟的语篇融通隐喻研究
祝敏
摘要
概念隐喻在某些情况下借助于概念语法隐喻这一界面在词汇语法层得以表征,即语篇中存在着概念隐喻与概念语法隐喻的融通体。本文通过对奥巴马在Wakefield中学开学演讲中“物体隐喻”和名词化概念语法隐喻的融通,“具体行为隐喻”和名词化、形容词化概念语法隐喻的融通,“人体部位转喻”和动词化概念语法隐喻的融通等三种典型的融通隐喻的分析发现,概念隐喻和概念语法隐喻可以融通是因为它们都把隐喻看成人类语言构建社会的一种工作机制,都是基于人类经验的认知重构。概念隐喻维度聚焦于隐喻的认知机制,而语法隐喻聚焦于隐喻的表达形式,二者通过隐喻识解过程中的感知模拟,在语篇中融合贯通,共同作用于语篇的遣词造句和语篇主题意义的构建。
关键词
感知模拟;语篇;概念隐喻;概念语法隐喻;融通
具身认知视域下“平易近人”的治国理政隐喻
——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例
范振强,郭雅欣
摘要
继隐喻学发生认知转向以后,政治语篇中的隐喻认知研究日益成为多学科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是典型的政治语篇,本文按照识别、描述和解释的分析步骤,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其中的隐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报告中话语层面的隐喻,无论是否为常规隐喻,都基于思维层面的常规概念隐喻;2)这种以受众心智状态为基础量身生成的隐喻话语,既遵循话语理解的认知省力原则,又具有生动形象的沟通效果,体现“平易近人”的语用效果;3)具身认知是“平易近人”效果背后的深层认知机理。
关键词
十九大报告;政治语篇;评判隐喻分析;具身认知
资深译员交替传译副语言特征探究
郭静
摘要
副语言是衡量口译质量的重要标准。本文选取5名资深译员在总理记者会上的交替传译为研究语料,通过Elan软件对其进行停顿、填充、重复、修正和语速的标注及检索分析。研究发现,在副语言使用方面,质量较好的交替传译往往都具有一些共性,比如短时停顿一般控制在1秒以内,长时停顿一般控制在4秒之内;填充的使用频率一般控制在每百字8次(含)以内;重复的使用频率一般控制在每百字1.5次(含)以内;修正的使用频率一般控制在每百字1.5次(含)以内;中译英平均语速一般控制在2—3字/秒,英译中为4—5字/秒等。对资深译员口译副语言特征的归纳有助于口译质量标准研究的深化和口译教学的完善。
关键词
资深译员;交替传译;副语言;口译质量
试论伊迪斯·华顿小说《国家风俗》中的新贵伦理
李玲娜,张俊萍
摘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处于上升期的美国新贵阶层渴望打破阶级“区隔”,进入上流社会,并进而占据社会统治地位。伊迪斯·华顿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主题,并完成了小说《国家风俗》的创作。在这部小说中,以厄丁、莫法特等为代表的新贵阶层逐渐抛弃了清教祖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无视传统家庭伦理,崇尚物质主义,将炫耀性消费和身体消费视为重构社会身份、取得上流社会认同的重要途径。新贵阶层的伦理观既不同于以家族利益为先的上流贵族,也不同于崇尚“经济实用”的下层社会,其伦理取向具有独特性。
关键词
伊迪斯·华顿;《国家风俗》;新贵;消费;伦理观
《橙血》的人文主义地理学解读
许锬,赵慧
摘要
在短篇小说《橙血》中,女主人玛丽的掌控与族裔意识渐趋觉醒的华人男子黄阿贤的反抗令橙园成为一个具有抗争性的空间。从人文主义地理学的角度看,置身橙园数十载的阿贤辛勤耕作、忠心服侍主人,却无法于此间觅得自己的“存在空间”,其于橙园之中的挣扎喻示着众多在美华人的跨国生命体验以及他们在美国不得其所、无所安适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
《橙血》;华人移民;地方
《小城畸人》的“瞬间”艺术与成长主题
于承琳
摘要
与传统成长小说完整描写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不同,《小城畸人》通过捕捉和再现重要瞬间来展现乔治·威拉德的成长,这构成了舍伍德·安德森独特的表现艺术。两性关系是乔治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人知道》《一觉》和《成年》三个文本聚焦乔治与异性接触的瞬间,勾勒出主人公在跳跃式变化中成熟的轨迹。通过集中细读乔治在两性关系中成长的瞬间,以及作者在表现这些瞬间时具体使用的艺术技巧,本文旨在探讨“瞬间”艺术与小说成长主题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舍伍德·安德森;《小城畸人》;成长;“瞬间”
投稿与订阅说明
本刊采用在线投稿系统,作者可以登录http://zjjyxyxb.paperonce.org/,进入网上投稿平台,点击“作者注册”和“投稿查稿”进行用户注册及网上投稿。作者可登录该平台查看稿件处理状态,2018年开始也可扫描系统首页的微信公众号查稿。
对本刊或者专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http://zjjyxyxb.paperonce.org/的电子订阅栏留下电子邮箱地址或者使用RSS订阅,本刊将负责定期上传、发送各期数据。
本刊地址:杭州市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310023;
本刊邮箱:jk2236@126.com;
联系电话:0571-88213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