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lies are Basic”: Ethical Criticism and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Steven Carl Tracy
Abstract: African Americans, having been brutalized over a long time in a variety of manners, including perverted literary portrayals, have the right to have an equal voice in commenting upon literature that typifies them. Racism, sexism, ageism, no matter how elegantly or grippingly espoused, are still destructive to humanity. However, ethical criticism played a vital role in re- discovery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ry tradition. In the 1970s, ethical criticism helped re-claim Phillis Wheatley for the revolutionary African American literary tradition by showing how the seemingly capitulating Wheatley manipulates a mask from behind which she protests her treatment. In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al criticism, the choices of genre, style, and mode by many African American writers can be seen as ethical decisions. The best way to reach the people with ethical art and ethical criticism is the strategy for which Langston Hughes has been criticized in both his more radical work of the 1940s and the entire of his oeuvre. His surface simplicity flies in the face of the predominant modernist approach of the 20th century, yet reaches more people ethically, at the levels at which they understand his literature, and with an ethical humanistic goal at its core.
Key words: ethical criticism;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humanity; literary tradition
《啊,拓荒者!》:现代性的乡土赞歌
张健然
内容摘要:作为美国地域文学的典范,《啊,拓荒者!》并非评论家通常所称的逃逸和背离现代性,相反,它精准地体现出现代性的历史进程。小说中,边疆拓荒是现代性的地域性效应,美国化则得益于现代性产生的流动性,是现代性的本土化效应,而现代女性主体的崛起补正了现代性历史以男性为中心的误区。小说通过表征现代性之于乡村地域和乡村人的认知产生的影响,表明乡村并非现代性的“他者”,而是合理地对前现代进行“祛魅”, 表达了对现代性的接受和认同。
关键词:《啊,拓荒者!》;现代性;薇拉·凯瑟
《赫索格》的复调性
赵秀兰
内容摘要:索尔·贝娄的小说《赫索格》中充斥着主人公赫索格的内心独白,这些内心独白体现出主人公与自我的对话,但同时,小说通过叙述视角的转换,使得这些内心独白透露出主人公与他者之间的对话的泛音。这些对话展现了多种意识之间的冲突。基于此,本文以巴赫金提出的复调理论为关照,从主人公的自我意识、与他者的对话和叙述视角的转换三个方面,对《赫索格》的复调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赫索格》;复调性;自我意识;与他者的对话;叙述视角的转换
南太平洋上的反殖民之歌:论莱奥玛拉英语诗歌中的文化记忆
段小莉
内容摘要:瓦努阿图是南太平洋地区与我国建交的八个国家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南线的重要地理空间,但该国生产的英语文学却极少被我国学者关注。本文试图以瓦努阿图土著诗人艾伯特·莱奥玛拉的诗歌为研究对象,以文化记忆为研究切入点,探究极富文化身份忧患意识的诗人在诗歌中如何为复兴土著民族文化记忆和化解族群文化身份危机进行文化记忆的反殖民建构。研究认为,诗人在诗歌中从回忆过去、审视当下和建构未来三个角度, 先后唤醒了土著族群何如痛失本民族宗教信仰的过去,痛定思痛地考察了民族传统文化消亡在当下造成的种种文化身份危机,并据此大量生产承载复兴传统文化的文化文本,系统性地重构了土著民族的文化记忆。
关键词:瓦努阿图;艾伯特·莱奥玛拉;英语诗歌;文化记忆;反殖民主义
内在化乌托邦之灵的自我相遇——恩斯特·布洛赫乌托邦思想研究
陈 影
内容摘要:对“乌托邦之灵”的追索是布洛赫早期思想的一个显著特色。在他的《乌托邦之灵》中,布洛赫将这种追索建基于过程哲学视域内的“尚未”概念,借助“生活瞬间的黑暗”这一宗教神秘主义意象,把最终的希望指向了主体内在化的自我相遇。这种自我相遇是乌托邦之灵对没有超越者的超越,是回归灵魂深处的自我救赎。布洛赫的这一思想,看似玄妙,实则颇具现实考量。
关键词:乌托邦之灵;内在化;自我相遇;尚未;布洛赫
悖论中的希望:德里达解构范式下的文学观解析
冯 洋
内容摘要:在被引入文学批评领域后,德里达的解构思想快速衍变成为炙手可热的解构主义流派,但在被广泛应用在文本分析的同时,解构也因被过度挪用而失去了它应有的独特性和吊诡性。只有回顾并细致分析德里达自身的文学批评实践,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他在解构范式下对文学的独特见解,即文学不具有文学性本质,而是一种淹没建制的建制。这一文学观体现在文学所蕴含的诸多相互矛盾的特性中:文学与“法”之间的相互僭越与束缚;文学文本的民主性与秘密性,独特性与重复性;以及读者对文本的签名与反签名。然而,文学所具有的悖论属性非但没使文学陷入绝境,反而拓宽了文学的疆界,拉大了文学的张力,给予文学以希望和未来。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文学;悖论;希望
中国当代乡土文学中乡土语言模因的传译——以三部长篇小说沙博理译本为例
任东升 闫莉平
内容摘要:中国当代乡土文学是中国农耕文明下诞生的乡土文化,它有超越地域性的诗学追求,能够实现民族历史传统与地域特色的统一 ; 且乡土文学是一个世界性文学主题,本质上有助于中华民族乡土文化的伟大复兴,开拓广阔的全球文化对话空间,使世界文化系统得以优化。《新儿女英雄传》、《保卫延安》和《林海雪原》三部长篇红色经典战斗小说,分别以华北、西北和东北为故事地域背景,用独具地域特色的乡土语言呈现了当时的红色乡土中国。本文基于乡土语言模因化过程,即乡土语言的传播过程,从表层等值模因、深层等值模因、语用等效模因和社交语用等效模因四个角度分析沙博理对这三部小说乡土语言模因中的名物模因、熟语模因和詈语模因的传译,以期透过乡土文学外译研究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
关键词:模因;乡土语言;翻译;沙博理译作
图书翻译出版中的利益相关者责任互动: 以冯唐译《飞鸟集》事件为例
张慧玉 徐开
内容摘要:冯唐译《飞鸟集》的出版引发了社会各界及读者的广泛批评,并最终促使出版社对该译本做下架处理,这对出版、翻译、文学等领域均有重要启示。本文引入经济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梳理事件始末过程的基础上,对此进行深度案例分析,以深入阐释出版社、译者、读者及作者等主要利益相关者在图书翻译出版过程中的差异化角色及其互动关系。
关键词:飞鸟集;图书翻译出版;出版社;译者;读者
“女汉子”的涵义及其英译比较研究
彭石玉 王芷璇
内容摘要:“女汉子”2013 年在微博上横空出世,其热度一直不减。从最开始的“新词”, 再到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的流行反映了女性社会形象开始有了更多可能性。关于“女汉子”的英译版本众多,但大部分未能很好地再现原文的涵义,且未消解原文中的男性中心主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不同版本译文,找出较合适的译文,减弱词汇中隐藏的性别不平等意味,建构正能量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女汉子;涵义;翻译;性别不平等
后殖民主义译论的“文化霸权”解构策略的反思
张万防
内容摘要:翻译研究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核心交点就是权力关系问题,基于这种权力关系的差异,文化之间的交流在翻译这种行为中是不平等的,弱势文化与强势文化的交锋,胜负关系显而易见。为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适当的文化翻译策略,解构翻译中的“文化霸权” 行为,搭建后殖民语境下合理化翻译的平台,以便使“失语”的异质文化在与强势文化交往中发声。本文在论述归化翻译策略的局限性的基础上,研究后殖民主义语境下如何合理进行翻译策略的选择。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文化霸权;归化;抵抗式翻译;食人主义翻译;混杂性翻译
译者导向的主体间视域融合——基于罗约翰朝鲜文神名翻译的个案研究
陈艳敏
内容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以下两个问题:其一是在翻译过程中,主体间的视域融合是双向式的,还是单向式的;其二是主体间的视域融合是否具有导向性,如果具有导向性,是以谁为向导。我们从翻译实践的个案研究中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个案分析显明主体间视域融合是以译者为导向的单向式过程。
关键词:译者导向;个体视域;视域融合;罗约翰;神名
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英译集体量词对比研究——以“群”的英译为例
门海燕
内容摘要 : 本文基于《红楼梦》的两个译本,对汉语集体量词“群”的英译进行描述性对比研究,借以探求两译本在汉语集体量词英译方面的异同,以及从多个角度探讨异同的成因, 以丰富汉英量词研究及量词翻译研究。研究发现:两译本对“群”的翻译呈现多样化特征, 均使用具体的英语集体量词以明示原文中隐含的意义,使得译文更加形象、生动,体现了翻译语际显化现象;杨译对近半数(48%)的“群”采用省略策略,而霍译本中 79% 的“群” 被译成英语集体量词,且这些量词都可以用于“数词 +N1+of+N2”的表量结构,和源文本的“一 + 群 + 名词”结构对应。两种不同的翻译结果可能受译者身份及源语和译入语在集体量词上的差别所影响。
关键词 :《红楼梦》;集体量词;群;翻译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克教授访谈录
张叉 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克
内容摘要:本文是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张叉对普渡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克就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专题所作的访谈录。访谈中,斯蒂文·托托西·德·让普泰内克教授回顾了自己的生活与学术经历,讨论了比较文学学者应该具备的条件,评价了比较文学及其标志性理论框架“比较文化研究”的重要性,探索了中国比较文学学派的建立问题,思考了“美国梦”和“中国梦”的理念,就如何提高中国比较文学的学术水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比较文学;数字人文学科;文学经典;比较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中国学派
本刊投稿系统:
http://www.wgyj.cbpt.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