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中考 | 高考 | 自考 | 成教 | 考研 | 外语考试 | 资格考试 | 英语教学 | 学生习作 | 论文写作 | 信息服务 | 下载中心 | 知心港湾
| 英语 | 语文 | 英语 | 动态 | 成考 | 英语 | 职称外语 | 教师资格 | 大学英语 | 写作指南 | 本科论文 | 招聘就业 | 听力 MP3 | 网络精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论文写作 > 论文资源 > 浏览正文
【外语教学】多模态教学与英语文学课堂的实效性
www.hrexam.com   更新时间:2018-10-10 点击: 【字体: 】 加入收藏 关闭本页
索宇环 都岚岚  当代外语研究 
摘要:近年来英语文学课在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践中越来越边缘化,但鉴于文学课程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英语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英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英语文学导论”为实例,阐述文学课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分析多模态教学对提高英语文学课堂实效性的重要作用。

  1. 中国高校英语专业文学教学的现状 

  中华民族已经踏上伟大复兴之路,中国人民的文化修养和文化视野亟待升级,以便迎接伟大的新时代。作为提升文化修养和扩大文化视野重要手段之一的外国文学教学理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不可等闲视之的学科,因为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永恒的开放性、启迪教化和提高审美能力的主要功能,对提高公民的人文素养、感悟人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少不了文学艺术等人文领域的交集,有效学习外国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按理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戴炜栋、王雪梅2014),外国文学教学理应水涨船高,乘势而上,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近年来,在以科技和商品为主导的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功利主义之风的冲击迫使众多高校大幅度削减和压缩英语专业看似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并无太大关联的文学课程,将其让位于更加实用、更加“重要”的课程。文学课日益边缘化,受到冷落,已经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长久以来,那些惨淡经营传统英美文学教学的高校却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或多或少存在以下问题:(1)仍在沿用文学史+选读的传统授课结构,在课时被压缩的情况下未能进行调整。英美文学作家多如繁星,作品浩瀚如海;内容多,课时少,一直是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文学史注重知识脉络,往往按照线性时间的发展顺序,描述从古至今的文学思潮和流派,授课教师很难完成涵盖所有时期的教学任务。选读则因节选文学作品,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文学作品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影响学生对整部作品的审美判断。中外的文学史和选读教材一般按照“时代背景概述——作家生平与创作介绍——作品选读”的体例进行编写,这种文学史+文学选读的课程结构在两年制的文学教学模式下(三年级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四年级美国文学史及选读)本来已经难以完成全部授课任务,教师经常讲到现代主义作家时就已经临近期末了,而在课时被严重压缩至一年的情况下更会使老师为完成教学计划而紧赶进度,学生则疲于被动接受文学知识,师生之间根本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的互动。(2)教学手段因此以教师的一言堂为主,忽略了学生作为认知主体对文学文本的阅读体验和课堂参与度。许多高校的文学课经常是由一位主讲教师满堂灌,在讲一个作家时,基本上是从时代背景、作家生平、代表作介绍、评析选读文本四个方面入手。这种四段论的填鸭式、程序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参与度的要求不高,学生大多被动接受老师的讲解,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学生失去对文学课应有的兴趣。(3)考核体系单一,多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要的考核方式,且试题中有相当一部分为死记硬背的文学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文学知识进行文本赏析的灵活度较大的试题偏少,没有对学生平时参与教学活动进行考核的过程性评价。这直接造成了学生平时不认真阅读和思考,仅仅靠期末复习阶段临阵磨枪,应付考试。所有上述因素都造成了目前文学课在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中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对其进行改革已刻不容缓。

  2. 作为改革路径的多模态教学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有关文学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授课内容可包括:(a)文学导论;(b)英国文学概论;(c)美国文学概论;(d)文学批评。”(蒋洪新2005)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对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削减听力、口语、阅读等传统语言技能课的学时,在低年级开设一整年的专业必修课“英语文学导论”,并将这门课的文学教学定位在文本赏析上,以培养学生对赏析文学作品的兴趣为主要目标,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同时,在高年级设立平台选修课,让真正对文学感兴趣的同学系统学习“英语短篇故事赏析”、“英语名诗鉴赏”、“英美戏剧”、“当代英语小说”、“文学批评方法”等课程。下面就以英语文学导论课为例,具体阐述上海交通大学英语专业文学课实施教学改革的路径。
   第一,在教学理念上,打破文学史+选读的传统授课模式,按体裁进行拼盘授课。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文学教学应侧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学重心应放在培养学生解读、阐释文学作品的能力上。从作品入手,方能体验该作家着力表现的社会问题及其写作特色,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而全面系统学习“文学史、文学理论和专题研究则应放在研究生层面进行”(范谊、芮渝萍2005)。因此我们本着“按体裁、教经典”的原则,打破仅按英国、美国两个国家教授文学的局限,选取诗歌、戏剧、散文、小说等体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景婧2015)。考虑到文学作品的完整性和连贯性,选材尽量选用完整的诗歌、散文、短篇故事等文本,不讲究面面俱到,但一定要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文本进行文本细读。例如,为讲解某些短篇故事中引发悬念的叙事技巧,我们选取了阿瑟·柯南·道尔的短篇故事“桑诺克斯夫人疑案”(The Case of Lady Sannox),这个文本非常恰当地体现了柯南·道尔如何以擅长制造悬念取胜。学生们都非常喜欢阅读这个布局精巧的故事,纷纷主动表达他们对该作品的理解。当然,讲小说文类势必要选取经典的长篇小说,比如在讲授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时,考虑到课时的限制,我们选择了该小说的第1~2章和第34章用作课堂讨论的阅读材料,但我们要求学生阅读完整的小说文本后与外教互动,让学生与外教约谈对该小说的理解,并向外教递交阅读报告,最后由外教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和读书报告打分。外教指导学生阅读长篇小说的活动贯穿整个一、二年级,学生每学期阅读三本完整的长篇小说作品,学生所得分数最终计入实践教学学分。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就作品体现的异国风情、主题思想、人物塑造、作家的创作风格、叙事技巧等方方面面与外教进行交流,既锻炼了口语,又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
      作品厚重如山,没有谁能够胜任一门课所涵盖的全部作品的精辟阐释。所以事实上,要上好一门分期跨度较大的文学课,最好的方式是由几位身怀绝技的老师联合执教。他们对某一阶段、某一文类、某一风格的文学作品有独到的研究,能以自己的研究专长为依托,将科研融入教学,尤其是将自己最前沿的研究带入课堂教学。如果每个人承担自己最擅长的一部分,每个人把其中的一部分讲精彩了,那么这门课全部的作品便都得到了精彩呈现。因此英语文学导论课就分别由擅长诗歌、戏剧、散文、小说的四位教师共同承担,他们讲授自己最擅长的文类。这种拼盘授课的方式可以做到用人之长,避人之短,以强大的集体力量,共同完成这门旨在培养兴趣、启迪思想的必修课。
  第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英语文学导论课实行多模态的教学改革。多模态是指运用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符号资源共同构建意义。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尤其是互联网、智能手机及个人移动设备的出现,使得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文字符号越来越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交互,让人们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元的符号资源进行交际。借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多模态话语,文学教学同样可以通过包括文字在内的多种符号资源进行有效教学。
    首先,针对内容多、课时少的困境,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中心平台上传资料,实施部分的翻转课堂教学。例如,课前将文学术语、作家介绍等内容以微课的形式事先发布在课程中心上,让同学们课前先观看一段十分钟以内的微课,内容涉及所要学习的作家、作品简介、主要的文学思潮、流派介绍,所选文本涉及的文学知识讲解等等,让学生在课前先将这部分内容消化掉,有效解决了课时少、内容多的难题。同时,我们将学生的阅读材料也上传至课程中心,要求学生事先阅读并思考附在阅读材料后面的讨论问题,课堂教学不再介绍历史背景、作家简介和文学知识,而将节省的时间直接用于讨论文本内容。根据具体的文本,设计诗朗诵、角色扮演、配音、小组演示、项目研究等多种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此外,我们还将关于作家作品的纪录片、根据作品改编的电影等多种影像资料、评论资料、演示文稿等多元的教学资料上传至课程中心,供同学们全方位学习所选文本。课后则让学生将所布置的书面作业上传至课程中心,进行在线批改,并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在线互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们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彻底改变主讲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模式,实施微课、视频、在线互动等多模态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字文本让位于其他模态。我们始终确定文字模态的主导地位,因为文字版的经典作品原汁原味,保留了文学作品的开放性,让想象的翅膀经久不疲,因此值得我们守候。只有在激情和想象陪伴下的阅读,才是真正洗涤心灵的阅读。我们主张守候文本,但不拒绝新技术。进入21世纪,影像资料较之印刷版的文学作品,消费更快速,也更令人愉悦。为追逐新技术而冷落文本是绝对错误的文学教学策略,但是守候文本,却可以兼顾运用新技术。这是一个谁主谁次、谁先谁后的问题。纪录片、作家传记、根据原作改变的影视作品等影像资料可以辅助文字版的阅读体验,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学习内容。文字、声音、影像等的交互使用,势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文字文本的理解,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第三,针对以往单一的考核方式,我们实行注重过程考核的多元评价方式。目前文学课最常用的考核方式是期末的闭卷考试和学期论文,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无法吸引学生进行平时的参与,因此我们加大对学习过程进行考核的力度,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50%。项目研究、平时的文本讨论、课堂展示、表演、配音、小测验都可以成为考核该门课程的平时成绩,让学生在平时的积累中逐渐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教师通过读书报告、小组课题研究、课堂讨论、学期论文、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3. 多模态教学所取得的实效

  鉴于中国社会对于外国文学素养普及和引领的需要,未来中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的理想模式应该是科学、务实、高效。科学,就是把握和尊重外国文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和规律,不耽于幻想,不慑于困难,不囿于名利。务实,就是不简单浮躁,不盲目追求形式花样,不片面追求新、特、奇。高效,就是在尊重经典、尊重规律、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不墨守陈规,大胆创新新教法,严谨设计新思路,努力追求文学教学的深入人心和醍醐灌顶。为此,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文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理论指导阅读,但不束缚阅读。理论是对过去阅读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具有毋庸置疑的指导价值。同一时代的不同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或者不同时代的不同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都会存在一定的共性。这些共性使得理论的指导成为可能与合理。学习者摸着石头过河,把理论作为路标和拐杖,也是一种效率和安全。但是,当旧文本在新时代面对新读者时,必然擦出新的火花。具备新知识、新经验、新观念的读者(学生)必定赋予旧作品新的视角、新的解读、新的发现、新的结论。拐杖有用,但也不能拐杖不离手。
  例如,英国的E·M·福斯特(E.M. Forster)的创作年代正值西方文艺思潮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那么他理所当然地就属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综合体,他的小说也的确呈现出现实主义的情节和现代主义的主题之完美结合。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理论都适合于解读福斯特的小说。但是文学教师不能满足于此,不可以如此简单草率了事。现代主义是作为对抗现实主义的力量而出现的,势不两立的创作倾向怎么能够在福斯特笔下和谐共处呢?不仅如此,真实的阅读经验还启示我们,福斯特不仅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现代主义者,而且还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和后人文主义者。违反常理的事情发生了:一个于20世纪20年代就停止写作的人,怎么可能在其作品里暗藏了后现代主义和后人文主义的元素?难道他会穿越吗?这的确违背常理,但这的确是读者的真实感受。大量的线索能够证明,福斯特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现代主义者、后现代主义者、后人文主义者。对于这一结论,部分地可以用理论解释得通,部分地超越了理论的解释能力,但是我们更尊重读者的阅读体验,绝不用理论的权威否定读者的真实体验。唯有这样的阅读,才是赋予文学作品以生命力的阅读。
  第二,使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学贯中西。英语专业的学生虽然本科阶段专修外国语言文学,但他们在读大学之前,乃至读大学期间,都已经或正在认真或消遣地阅读中国文学。当大学生在课堂上面对外国文学作品时,他们的大脑里已经储存了若干中国文学作品,也就是说,两种文学作品事实上相遇了。相遇却要回避,就会浪费比较这一利器。中国的文化强国战略,呼唤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学)素养的大幅提高。不懂自己国家的文学,就不能做一个自觉的、忠实的祖国建设者,因为民族文学是民族自豪感的最好传播者。不懂外国的文学,就不能做一名理性的、建设性的对外学习者。必须承认,外国文学有许多迥异于中国文学的形式和内容。例如,《坎特伯雷故事集》一会用散文写作,一会用韵文写作,显得有些随意。庞德的《在地铁车站》(In a Station of a Metro)竟然只有短短的两行,而中国的唐诗最短也有四行。但是,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亦不乏大量的相似和相关。纵然中西方之间历史进程、社会制度、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差异不小,但是它们都始于诗歌,盛于小说,崇拜英雄,渴望爱情,同情弱者,奋勇抗争。英国大文豪威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 它的戏中戏、主人公装疯、恋母嫌疑,令多少中国读者感到耳目一新。然而仔细思考,却也能体会到一些熟悉的中国元素:忠——臣忠于君(克劳迪斯之大恶在于对君不忠),妻忠于夫(格特鲁德之大恶在于她对丈夫不忠);孝——儿子对父亲绝对地尽孝(哈姆雷特是个重理性的人,但是他不得不执行父亲魂灵托付的遗愿——复仇,结果导致他犹豫、疯癫);节——妻改嫁是为不节(格特鲁德改嫁克劳迪斯,给哈姆雷特沉重打击),女友变心是为变节(奥菲利亚听从父亲的意见停止与哈姆雷特往来,让哈姆雷特痛苦不堪);义——朋友、同事、兄弟之间同甘共苦,生死与共(哈姆雷特中毒身亡,他的好朋友霍拉旭欲服下同样的毒,追随他而去,此举可感天)。在忠孝节义四大伦理方面,《哈姆雷特》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心照不宣。中国人认可英雄所见略同,外国文学经典与中国文学经典同样存在相通之处。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这样的中外关联对于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绝对是可以起到豁然开朗的作用。
  通过实践多模态教学,英语文学导论的教学改革初见成效。这首先体现在学生学习文学的热情高涨,兴趣渐浓,赏析能力得到提升。大学生来到文学课堂是具备了相当认知能力的,他们需要的不是被灌输,而是被引导和启迪,因此教师采用问题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线上线下讨论等方法,利用多媒体资料和现代信息技术支撑课堂。除了传统的教师讲座授课,还增加了研讨、学生展示和表演的比重,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例如,在讲授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时,教师布置的一个讨论问题是:为什么贝内特夫人如此焦急地想把自己的五个女儿嫁出去呢?由此引申出来的一个研究任务是让学生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英国摄政时期关于限定不动产继承的法律,在课堂加以展示,并撰写书面报告,使同学们对该作品的时代背景有了更清楚的认识,锻炼了查阅文献和撰写小论文的能力。在讲解第34章关于达西先生向伊丽莎白第一次求婚的情节时,我们将这一章和2005年电影版达西先生雨中求婚的场景并置在一起,要求学生讨论小说和电影这两种媒介在呈现同一情节时的差异和各自的优点,同时布置了对电影版雨中告白进行配音的任务。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在报名参与配音时甚至出现利用微信群限时报名的情况。教师按照教学内容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其次,通过学习英语文学经典,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提高。经典作品是文学表现形式的实践典范,对于学习语言文学的学生来说,是最好的教科书。在英美文学的课堂上,大部分老师都会不约而同地讲授莎士比亚、狄更斯、奥斯丁、华兹华斯、艾略特、福斯特、伍尔夫等人的代表作,因为这些经典作品所揭示的问题,是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可能遭遇的问题,因而对于当代的年轻学生依然具有极强的启迪作用。加大经典阅读的力度,应是英语专业“大力推行的举措”(束定芳2016),但是,如果不加思考地拜读经典,则会“食而不化”(曲卫国2017)。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不神化经典作品,而是通过讨论问题、项目研究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文本所揭示的问题,论辩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不仅要有阅读体验,还要学会独立思考。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思考能力,才能让他们在经典中发现能启迪自己的哲理真谛。
  再次,通过具体的学术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进一步加强。教师通过布置一些具体的研究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小型的项目研究,由组长协调分工,成员分别承担查找资料、分析文献和数据、组内讨论、课堂展示、撰写书面报告等任务。书面报告要求论点清晰,要使用三个论据来支撑论点,结论突出,并附有规范的参考文献。学生在教师布置的项目研究中,既锻炼了团队合作和口头展示的能力,又提高了文献综述和论文撰写的能力,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文学课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核心专业知识课,它不仅能让学生学到丰富的文学知识,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更对学生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文思想、提高其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文学之于学生,体现着无用之大用,教会学生具有关注社会、关怀他人的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文学的综合性功能使得它既可作为专业课,也可作为通识课。文学课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想疆域,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长远来看,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学)是大学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建设好文学课程,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之计。
  因此,不要再用学校的类属、学生的就业和历史的阶段性为借口,犹豫外国文学课还要不要开设。外国文学的教学改革不应该试图把文学课压缩或撤销,而是应该研发上好文学课的教学方法。上好外国文学课,在于用科学的精神、创新的精神、辩证的精神、务实的精神,处理好中国与外国、理论与实践、文本与影像、经典与时尚、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有效使用多模态教学方法,不失为英语文学课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编者注:本文原文节选自《当代外语研究》2018年第3期

责 编:梦寒
 
热点推荐
温家宝2012政府工作报告摘要(英汉对照)
“微心理”你懂多少?
制胜必看:职场女性应该具备的五种魅力
《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数据大揭秘
国家公务员面试考生备考时必做三件事
2010年新年感恩与祝福FLASH祝贺新年快乐!
大中华区总裁孙振耀退休感言
全国校园网主页汇总
大一新生英语学习规划书
我们这个时代的尴尬(中英对照)
新概念英语第四册文本及MP3下载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文本及mp3下载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文本及听力下载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文本及听力下载
自信是怎样炼成的
最近更新
2018年国内期刊发表的话语研究方面的100
春节最全的100个英文表达, 背完英语棒棒
中国外文局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研究机制 20
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
政经类翻译必备40条术语汇总
《外语研究》2018年第5期目录
期刊动态|《中国外语》2018年第3期目录
《当代外语研究》2018年7月第04期(总第4
权威发布:能源行业标准英文版翻译指南
重磅 | 2018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国
商榷性评课话语的互文应用研究
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情况
教育部关于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
学苑 | 张辉,杨艳琴:认知语言学的“三
哈佛大学教授: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一堆知
内容导航 | 邮箱系统 | 我要留言 | 广告合作 | 与我联系 | 站长信息 | 常见问题 | 关于本站 | 本站旧版
Copyright © 2002 - 2009 hr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