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生祥 秦君 当代外语研究
摘要:随着类型文学不断“走出去”,中国文学引起世界关注。作为类型文学外译的成功范例,《三体》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探究。如果侧重考虑受众,翻译过程就是译者对原文不断解释或阐释的过程。借助斯坦纳翻译阐释学,探究译者刘宇昆的阐释过程,分析译者平衡原文与译文、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方法,有助于我们考察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地被国外受众所接受,以及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保留原作中独特的文学元素,从而推动中国文学作品对外传播策略的研究。
1. 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走出去”已然成为重要的外交战略之一,中国文学作品不断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文学外译也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国家在对外译介的过程中,着重选择的“走出去”的文学作品大多是能够代表中国文化核心思想体系、展示真实的中国形象的经典文学作品(陈伟 2014)。虽然近年来类型文学在国际上受到热捧,但其从来都不是国家文学译介工程力推的重点。那么,什么是类型文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指出类型文学就是通常所说的通俗文学(杨鸥 2015)。大抵是指在“精英文学”和“纯文学”之外的一种更为广泛的文学形式。类型文学是“近年来从网络到市场逐渐兴起的文学形式,是通俗文学的另一种说法,以文化背景和小说题材为基础,对通俗文学作品进行细分,使之拥有一定模式化的风格”(白烨 2013)。因为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类型文学也可以被称为窄众文学或分众文学,诸如科幻、悬疑和武侠小说等。
近年来,随着《三体》(刘慈欣著)、《解密》(麦家著)等类型文学的成功外译,类型文学“走出去”渐入佳境,逐渐引起国内一些学者对类型文学外译的关注。目前,国内重点外译的文学经典作品在国外的主要受众规模较小,主要以研究人员和汉学家为主。对于普通的西方大众而言,此类作品未必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有学者认为,我国主要译介的文学作品选类较为单一,译介效果未能达到预期,与外译作品的选材也有一定的关系。要想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应该选择一些更受西方普通受众欢迎的文学形式与题材。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类型文学作品都适合外译,应选择一些思想积极、传递正能量的作品。以《三体》为主力的成功译介为后续的类型文学外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对国内的类型文学作者、译者以及中国类型文学作品在海外的影响力起到了助推作用(刘志伟 2015)。类型文学与纯文学作品可以以一个较为平衡的方式共同助力文学“走出去”(陈芳蓉 2017)。
2. 《三体》英译研究现状
《三体》是我国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和《三体Ⅲ·死神永生》共同组成。2006年5月,《三体》首次在《科幻世界》上刊载,于2007年获得第18届中国科幻文学银河奖科幻特别奖。2014年11月,全球知名科幻文学出版社——美国托尔出版公司出版了由刘宇昆翻译的《三体》系列作品的第一部。《三体》英译本一经问世就引起了热烈反响,在短短的三个月内,便在全球范围内销出两万多册,位列“2014年度全美百佳图书榜”(王雪明、刘奕2015)。2015年,《三体》英译本先后获得五项国际奖项提名,其中包括科幻界最为知名的星云奖和雨果奖,最终斩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获奖后,在国内媒体界掀起了一股“科幻”热,被誉为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王静静2016)。著名汉学家白睿文也曾评论道:“《三体》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花萌、白睿文2017)
从以往来看,中国外译文学作品的国外受众大多是一些精英知识分子,可以吸引大众广泛阅读的作品并不多。《三体》无疑实现了突破,成为在美国最卖座的中国当代作品。无论从媒体评价、销量排名还是普通大众评价来看,《三体》都是类型文学“走出去”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有一些学者从译介效果以及译介过程对《三体》英译本进行研究。陈枫和马会娟(2016)根据海外出版市场的规则以及作品本身特点等客观因素,探索出了《三体》的译介模式,又对《三体》成功“走出去”原因进行剖析。还有学者从国外获奖情况、图书馆馆藏量对比、西方知名人士的评论和西方普通受众的评论四个方面分析了《三体》的译介效果(廖紫微、毕文君 2016)。而译介效果又深受译介主体、内容、途径和受众等因素的影响,立足于以上五个影响因素,陈芳蓉分析了《三体》英译本在美国获得成功接受的原因(陈芳蓉 2017)。
除了成功的译介模式外,《三体》能够成功走出国门,根本上来说与译者出色的英译工作是分不开的。《三体》译者刘宇昆不仅从事科幻小说创作,更是一个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的翻译者。他所翻译的《三体》以及《北京折叠》都曾斩获雨果奖①。近三年来,虽然有国内学者从接受美学、目的论、翻译策略等多个视角对《三体》英译本进行探讨,但大多为硕士论文,探讨不深,介绍性的偏多。总的来看,由于国内类型文学处于边缘地位,一直被主流文学所忽略,加之《三体》英译本距今出版时间不长,导致《三体》相关英译研究并不丰富。而《三体》英译本作为一个成功的范例,值得我们深入分析和探究。
3. 阐释学视域里的翻译观
3.1翻译是一种阐释的动态过程
阐释学在古时是一门关于理解、翻译和解释的学科。更准确地说,它是一门关于理解、翻译和解释的技艺学(洪汉鼎2001:3)。从阐释学入手探究翻译问题自古有之。在阐释学的基础上,阐释学翻译观得以发展。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提到,翻译不仅包括不同语言、不同方言、不同个人的个体语言之间的转化,甚至我们对自己思想的语言表述都可以看作是翻译的一种。由此可看出,施氏认为翻译的本质是阐释,需要阐释的都可归类于翻译(李征、张春柏2015:134)。汉斯·伽达默尔(Gadamer 1975:349)也认为一切翻译同时也是解释,翻译始终是译者对给定词语进行的解释过程。英国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Steiner 2001:1)在其《通天塔之后》中之第一章就采用标题“翻译即解释”。在他看来,语言的产生和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翻译的过程。之后有一些西方学者对阐释学翻译观进行研究。让·德利尔(Jean Delisle)于1988年出版专著《翻译:一种阐释的方法》。另外,勒内则从阐释学角度研究了西方翻译理论,认为阐释学的观点贯穿整个西方传统的翻译理论,并在《阐释:语言和翻译——从斯赛罗到泰特勒》一书中明确指出“与其说翻译是语言的操作,还不如说是阐释的过程”(郭建中 2000:27)。
20世纪80年代,阐释学被正式介绍到中国,国内学者逐渐开始关注阐释学翻译观。袁洪庚(1991)在分析阐释学与翻译的关系时,提出阐释是贯穿翻译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杨武能则认为翻译是一种阐释,是一种更全面、更直观、也更繁难的特殊意义的阐释(西风 2009)。准确地说,翻译是多种解释形式中的一种,是解释的一种特殊形式(朱健平2006)。还有学者从文学翻译角度对阐释学翻译观进行论证,认为翻译其实是一个理解与解释的过程,而译者则是一个笃信原文言之有物并意欲重构其意义的探寻者(刘云虹 2002)。从某种程度上看,文学和文化的翻译就是一种跨文化阐释的形式,通过这种阐释形式,文学作品才能够在另一种语言和文化环境中得以重生(王宁 2014)。借助阐释学理论有助于我们接近翻译的本质:翻译是一种阐释,同时要注意到阐释有限度。阐释过度或许能使作品获得新生,但此种阐释并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翻译。
3.2翻译是译者信任、入侵、吸收和补偿原文的行为
乔治·斯坦纳的《通天塔之后》(After Babel)是翻译阐释学的一本里程碑式著作。通过阐释学,斯坦纳揭示了翻译的本质——翻译即阐释。翻译的过程是译者理解和诠释原文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分为四步,即信任、入侵、吸收和补偿。斯坦纳认为,理解,包括作为理解的外在描述——翻译,皆始于信任。在信任阶段,译者相信所翻译的原作是有意义、有价值、可理解的,在这信任的基础上翻译过程得以继续。但是,译者在此过程中可能会面对原文的阻碍和各种语言障碍,译者就会下意识地转入第二阶段——侵入。在这一阶段,译者只有通过暴力“入侵”原文,打破语言、文化、历史、政治等因素造成的障碍,才能获取原文的意义。在侵占之后,译者将进入第三步,并对从第二步中提取的核心意义进行消化吸收,同时将原文的形式和内容转化到译入语中。在此阶段,面对不同的语言与文化,译者通常会交替采用异化、归化两种翻译策略对原文意义加以吸收。而在入侵和吸收过程中,译者有时对原文加以改动,有时可能对原文进行坠饰性的解释,有时也会剔除一些内容,这就使得原语与原文失去平衡,为此译者就通过“补偿”来恢复意义层面的平衡。
可以看出,译者在这四个步骤中始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译者对原文的选择与信任是翻译活动开始的前提,译者须根据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来判定原文是否具备翻译的价值。而在侵入和吸收阶段,译者须打破原文结构,重新编码,并提取原文的核心价值与蕴含意义,并用译入语实现转化。最后,译者必须注意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动态平衡,并进行适当补偿。由此可得,译者的理解与阐释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个创造性的动态过程。
4. 《三体》英译过程的阐释学评析
文本一旦进入知识流通和传播阶段,就开始接受各种市场力量的检阅和审查,其蕴含的意义不断得到解读、重释和再构,其中,作为阐释者、解读者、传播者等多重角色的译者,在将源语文本转换为译入语文本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建立信任、有意侵入、主动吸收、巧妙补偿等四个阶段。《三体》英译本成功进入英语国家的阅读市场,主要得益于译者的精确解读、适当解释和巧妙再构,才使得译本得以广泛流传和接受。借助斯坦纳的阐释四步骤,我们可以更好地体察《三体》译本的翻译过程,更好地认识译者、接近译者和理解译者。
4.1建立信任:译者与原本的精神契合
……
4.2有意侵入:语词与文化的自然嵌入
……
4.3主动吸收:归化与异化的交替使用
在翻译阐释活动第二步的基础上,译者进入第三步——吸收。斯坦纳认为对原文的吸收不会进入真空状态,翻译一定会受到译者原有的语义场的影响。基于目的语的规范,译者可能会对原文中的用词、结构等进行一些调整。因此,在这个阶段,译者将原文的内容与形式进行转化吸收,尽量使用自然、流畅的译入语将原作的内容表达出来,同时尽可能贴近原文。斯坦纳认为,在吸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同化类型,这些类型出在“完全归化”和“持久的异化、边缘化”两个极端之间(唐培2003)。《三体》译者刘宇昆在翻译过程中对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均有运用。刘宇昆在后记中也指出,他的翻译目标是忠实地诠释全文,尽可能保留原作中的微妙之处。但是译者必须对忠实、对原文的贴切度以及风格的美感加以权衡。过分的直译并不代表着忠实原文,译文的晦涩难懂反而曲解原作的本意(葛倩2015)。
……
4.4巧妙补偿:形式与意义的动态平衡
斯坦纳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侵略性挪用与对原文意义的合并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导致原文与译文之间的不平衡。因此,补偿在翻译过程中就显得必不可少。作为译者,在这一阶段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补偿这一步来恢复平衡,这也就是斯坦纳所强调的“恢复平衡即为译者的道德”。笔者认为,在补偿阶段,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译者身份得以表征。从《三体》英译本来看,译者刘宇昆主要是通过解释性翻译、脚注以及创译等手段来进行身份表征,维持原文与译文在形式和意义上的动态平衡。
4.4.1解释性的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每当出现文化缺项时,译者一般会采取解释性的手段来尽量还原、补充和丰富原文中出现的本土化语词的形象、内涵和意义,也就是说,译者表面上在解释原文,开展一种“跨语际实践”(刘禾2002:1),其实是在翻译文化其本身,这正是翻译最难的地方。刘宇昆在处理类似的文化缺项时多求助于解释性的翻译手段。
……
4.4.2加脚注
在《三体》英译本的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这本以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为基础的作品被目的语读者所理解,译者采用脚注这种形式加以补偿。但是加脚注是一种比较有侵略性的补偿方法,译者在英译本的后记中也提到,力图将解释文化背景和历史典故的解释性脚注的数量控制到最低数目。不过无论是在文中做简要解释,还是增加脚注,都获得了作者刘慈欣的许可(Liu 2014:397)。
……
4.4.3创译法
《三体》是科幻小说,因此在原作中出现了一些纯虚构的内容,比如“恒纪元”、“乱纪元”和“三日凌空”等抽象词汇。如何将这些虚构内容进行准确翻译是对译者的极大挑战。译者刘宇昆在处理一些虚构内容时选择了“创译”这个方法,也就是说根据译入语原有的词根意义,对原著中的虚构词汇进行创意改编,创造出可以让目的语读者理解的新词汇。
……
5.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作为类型文学走出去的代表,《三体》能够成功地走进英语世界,为西方读者喜爱,除了有效的传播方式,与译者刘宇昆的精确理解与贴切阐释是分不开的。译者是整个翻译过程的见证者、解读者、传播者。翻译是译者不断接近原本、侵入文本、理解文本,并通过语言手段转换文本的复杂过程。大体上经历四个阶段,即建立信任、有意侵入、主动吸收、巧妙补偿等。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充分体现其主观能动性,将原文本中蕴含的意义尽可能地还原出来,并以贴切的语言表达给目的语读者。译者在处理一些可译项的同时,还要应对诸多不可译项带来的困难,采取多样的翻译手段,对原文中的不可译项进行阐释、诠释、解释和注释,最大化地还原、释放、再现原文的意义,在读者和作者之间、原文与译文之间、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架起一座“跨文化沟通桥梁”。
编者注:本文原文节选自《当代外语研究》2018年第3期
责 编: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