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的主要特点是:采用核心课程的设计框架和跨学科的编写模式;采用教学单元的教材体例和生活化、情景化的内容材料;采用艺术性的手法和多媒体的展示手段;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拓展形式。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材设计;编写特点
刘力,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一、编写背景
国家教育部2001年6月8日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推出了《品德与社会》这一门新学科,作为小学3至6年级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融社会知识与品德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学习做人,初步形成社会意识、公民意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为逐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这一学科充分体现了我国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
为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教育部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2002年初,浙江省教育厅专门成立了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认真实施新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的同时,也积极组织力量参与教材建设工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新课程纲要的产物,由浙江省教科院和浙江教育出版社合作开发的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便应运而生了。
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由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牵头设计与编写,并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目前第一册教材已投入实验,第二册也已编成送审。为了进一步搞好这一教材的实验工作,现以这两册教材为例,将该教材设计与编写的主要特点分别介绍于后,以求教正。
二、采用核心课程的设计框架和跨学科的编写模式
借鉴国内外相关学科特别是社会科的成功经验,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也采用了核心课程的设计框架。核心课程与其他课程设计最基本的差异,在于它是以社会生活为中心而组织的。为什么要以社会生活为中心呢?因为学生所处的社会充满了许许多多的活动,这些活动并不能以学科来区分。而为了让学生能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学校课程的设计最好能以社会生活为中心,尤其是《品德与社会》学科,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效应。
众所周知,社会生活中包含了许多社会知识和社会问题,还体现了社会的基本价值和道德规范。这些社会知识有待人们去了解,这些社会问题有待人们去分析研究,并进一步提出解决办法,付诸行动,以建设美好的社会。学生最好从小便能了解社会知识、认识社会问题,并有机会从事问题解决式的学习,掌握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和规范。而我们这套教材的设计思路,正在于面对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不断扩大学习内容,由近及远地开展有效的学习(亦称同心圆扩大法)。同时,作为一种核心课程的设计特色,还在于它不受学科界限的限制。该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中心,结合了诸如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人口、环境、科技等各相关学科或领域的教学。这种跨学科的编写模式,既可使社会学习与品德教育融为一体,又可以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一个广泛的学习基础。
因此,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强调,从“学生社会生活的原型出发,多视角(地理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地去分析、探究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活,以便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1]同时在教材大纲的安排上,参照该学科新课程标准,先以个人作为起点,再扩展到家庭、学校、社区和所生活的区域、社会(如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地区),最后再到国家和世界,逐步扩大内容范围,如第一、二册的教材安排分教学单元依次是:《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我的家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七彩的社会生活》《话说社区》《东西南北中》《人类共同的家园》,并有机渗透公民教育、历史教育、地理教育、政治教育、经济教育、文化教育、法律教育、科技教育、环境教育、人口教育等学科领域的题材,使品德与社会的学习成为从社会生活出发实现知识拓展和整合的过程,而不再是以德目或社会学科知识点来裁剪社会生活的传统作法。
三、采用教学单元的教材体例和生活化、情景化的内容材料
教学单元是指教学的完整单位,它提供学生有关某一主题的完整学习。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有的只需一、二节课的时间便可完成,有的则需数节课,要视单元的大小和性质而定。在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中,每单元约8个课时,时间太短则学习难以深入,而时间太长又容易使学习因遗忘而减低效果,因此通常以4课书8节课之内完成为原则。
我们这套教材共分8册,每学期一册,教学单元从个人拓展到世界,还有一个研究性学习单元,每一年级一个循环(共二册),3~6年级共4个循环,螺旋式上升。这种处理方法先以学生社会生活和心理发展为依据,再考虑逻辑次序。同时,该教材各教学单元都包含“单元导入”“学习重点”“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单元练习”及“单元评价”等6部分。
1.单元导入:在每个单元课文之前,标示提示内容,点明单元主题。为增进学习兴趣,则采用艺术手段、图文并茂(如儿童歌曲或漫画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音乐感染和理解图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单元主题的学习。
2.学习重点:旨在引导 学生了解学习的方向和重点,标明“关键词”,明确将要学到的品德与社会的核心概念。
3.学习内容:即课文部分,力求浅显平易,说理与实例并重。
4.学习活动:即活动部分,力求形式多样,如角色扮演、辩论、演说、实地参观、调查访问、影片欣赏、展览、竞赛、讨论等,依据教材内容加以设计。
5.单元练习:分课文练习和活动练习两大部分。“课文练习”意在掌握品德与社会知识,“活动练习”意在形成相应的态度、技能,增强社会参与和道德体验。
6.单元评价:包括相关的品德与社会知识技能、实践与态度,形式不拘,如书面测验、口头报告、行为观察、问卷调查和社会生活反思均可,重在发展性评价。(以上详见我们已经编出的《品德与社会》第一册(三年级上)和第二册(三年级下)实验教材,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此外,该教材教学单元的设计,是由不同主题的教学情景来展开的,我们在编写中尽量选用真实的事例、真实的图片和数据资料,呈现真实的、生活化的社会情景,引导学生从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生活现象入手,了解社会和进行深入思考。如在该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首先就呈现了刻苦学习的“华罗庚”的真实事例和“匡衡凿壁借光”的历史故事,以及周恩来、高尔基、加里宁等伟大的革命家的学习格言,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做真实的学习测试和调查,并分析有关的数据资料和测试结果,进而用“每日课余时间表”来检查学习改进的情况,以从不同侧面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并付诸行动,为中华之崛起而勤奋读书,做学习的小主人。这种在教材中尽量选用真实、具体、有针对性的事例,即生活化、情景化的内容材料的作法,既增强了教材的说服力和启发性,还使儿童走进了自己真实的生活,努力认识和解决身边所出现的生活问题,养成应有的态度和能力,具有实效性;与过去那种大多以虚构的、远离生活实际的简单化故事为基础、大讲抽象道理的概念化教材相比,无疑是一个进步。
四、采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和多媒体的展示手段
我们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要克服长期以来存在的死记硬背的弊端,就必须让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起来,使之与艺术精神沟通,借艺术的方式来感召,而不是一味的说教。
其实,就道德教育而言,中国和西方最大的区别是,西方道德的主流,从柏拉图到康德,都以理性为主,而中国的道德却以情为主,是审美的模式。如二十四孝的故事,完全是典型的道德故事,但都充满艺术的形象。像大舜孝心感动天、天遣象替他耕田,听起来简直是神话。其他如“卧冰求鲤”“哭竹生笋”等故事,对那些只具认知主义头脑而不懂诗意道德的人,简直毫无意义。怎么哭泣和笋的生长会有因果关系?王祥赤身露体睡在冰河里,冻不死已是奇迹,怎么还能在冰河里提一条大鲤鱼回家孝敬母亲去?殊不知中国历史上的道德教育重在借艺术的手段来感召而不是一味用清规戒律来规范。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中的审美模式,让现代道德教育生动活泼起来,充满着诗情画意,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采用了多样化的内容和艺术形式来进行教学。
1.歌曲:通过歌曲来导入学习,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教材在每个单元教学前都选用了一首歌曲。我们所选用的歌曲,大都是节奏轻快、内容紧扣单元主题、富于教育意义的中外儿童歌曲。这些歌曲还附有动作,让学生边唱边作,以强化学习效果。
2.故事:学生们都喜欢听故事,适合孩子的年龄、心理及语言特点的故事,肯定大受欢迎。教材中所选用的故事包括漫画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生活故事、寓言、童话等。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一些益智的故事,让学生边学边动脑筋深入思考。
3.儿歌:儿歌简短、生动、形式活泼,所用的语言富于节奏感,最适合儿童学习。教材中所选用的儿歌,一部分是传统儿歌,一部分是改编儿歌,还有一些是编者的创作。这些儿歌将配上录音带。教导学生朗读儿歌。
4.诗歌:教材也选用了少量适合学生读的古典诗,如第一册中的《游子吟》,初步的试教显示,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让儿童接触一下古诗,效果良好,因为我国古典诗词中很多是具有道德教育和社会学习意义的。
此外,还有漫画、游戏、谜语等形式。总之,该教材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采用艺术性的表现手法来增强《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功能。
为了协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我们还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一些城乡学校大多能使用的视听教材,其中包括录音带、录像带、光盘、挂图、图片、影视教材等。这样,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些视听教材所产生的声光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五、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拓展形式
《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社会的方法和技能,主要包括:调查和观察社会的方法和技能、解读图片、数据资料(统计图)的方法和技能、比较和归类的方法和技能、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能、社会参与(交流、讨论、协商)的方法和技能。[2]而这些技能的掌握,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任务。
为此,我们一方面在教材的各单元中结合具体事例不同程度地渗透认识社会的方法和技能的学习。如以第一册为例,在关于《七彩的社会生活》的单元里,详细提示了社会采访计划的格式及其操作方法,还就如何参与市场调查提供了相关的统计图表和活动计划。而统计图表或调查表几乎在每一单元都有出现,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培养则通过辨析和问题讨论贯穿于整个教材之中。另一方面,我们在教材中还专门编写了研究性学习单元,意在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引导学生拓展学习,发现问题、选择问题、鉴定问题、建立假设、搜集及分析资料、形成结论。学生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过的教学单元的知识进行拓展,促进迁移,顺利地将新学知识运用于问题解决的情景之中,使书本学习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有助于学生将来有效地面对实际的社会问题情境。如在第二册中,我们针对已学过的《七彩的社会生活》这一教学单元,专门设计了《走进社会生活》这一研究性学习单元,意在让学生走进生活实际,学会用“观察法”认识社会。该单元分别从“社会生活小课题”“观察社会生活”“我的研究报告”等三个主要方面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指导,使学生对什么叫观察、观察有哪些种类、怎样进行观察、如何记录观察结果以及观察报告的具体写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实施过程中,这一单元非常鼓励师生合作设计及开展学习活动,而且特别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对于研究性课题的选择、界定、目标的建立、活动的设计、合作小组的组织、责任的分担、结果的评价,都负有相当大的责任。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则既是指导者,又是专家。作为指导者,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达成研究性学习目标;作为专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寻找研究性学习必要的资源。需要说明的是,研究性学习除课程计划内规定的课时外,还需要较多的课外活动时间,以便使学生有足够时间用以(合作地)解决问题,包括在图书馆研究学习、实地参观、调查或采访,上网收集研究资料等。因此,师生应根据研究性学习的具体任务合理加以组织实施。
综上所述,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设计与编写的基本理念是:参照国家新课程标准,面对小学3~6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吸收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借鉴社会学习和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力求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的教材编写方式,让学生走进现实社会,快乐而有实效地学习,在认识社会的同时,提高道德品质,发展社会能力,逐步适应社会和参与社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公民基本素质打好坚实的基础。应该说,我们在内容选择、教材编排、单元呈现形式上做了很大的努力,力求体现课程目标和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形成自己的特色。希望本文能为从事《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材设计与编写的研究人员以及承担教材实验工作的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注:
[1]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第一册).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
[2]沈晓敏.从教科书看中美日社会科教育的共同特点——兼论我国人文社会课程的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2,(9).
主要参考资料:
1.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2002.2.
2.黄政杰.课程设计[M].台北:东华书局,1994.
3.罗国杰,张岂之.东方伦理与青少年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4.郁龙余.中国文化异同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5.高峡.“社会科和公民素养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