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要通过地图获取知识,所学的知识要落实到地图上。要用地图,就要掌握阅读地图的方法。
(一)养成用图的习惯地理课本中有地图,另外,还有地理图册。在学习地理时要经常用图,养成用图的习惯。俗话说,熟能生巧,自己在读图用图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读图方法,那是最为宝贵的。
(二)重视地理位置的阅读读出图中地理事象的地理位置,是最基本的读图内容和读图要求。但读图时往往容易被忽视,这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从地图中读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经度位置,这可以通过图中的经纬线来阅读。从地图中还可以读出海陆位置和地理事象之间的相对位置。读相对位置的时候要会利用经纬线判断方向。
例:读图13,回答:
(1)图中城市N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该城市的海陆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南极考察长城站位于城市N的______方向。
读经纬度位置时一定要读出是东经还是西经,南纬还是北纬。无论从图中南极洲轮廓,还是图中的文字注记都可确定是南纬,城市N在南回归线和南纬40°之间,估计为南纬32°左右。由于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自西向东转,根据与图中0°经线的相对位置,城市N位于东经150°经线附近,大约为东经151°。还是根据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自西向东转,城市N位于大陆东岸,即东面临海。注意:不能用"左西右东"的方法,认为城市N西面临海,在有经纬线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
同样,要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我国南极考察长城站位于城市N的东南方向,而不是西北方向。
(三)将不同内容的地图对照起来阅读
学地理不光是记忆,还要认识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分析地理事象相互之间的关系。将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各种地图放在一起读,"叠加"起来读,能了解和掌握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理解其成因。
例如,读"中国政区"图,可以知道我国有哪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分布;读"中国地形"图可以知道我国有哪些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及其分布。要是把"中国政区"图和"中国地形"图叠加起来阅读,就可以把我国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分布落实到更具体的层次。如:秦岭主要分布在陕西省的南部;山西省在太行山的西面,地形属于黄土高原;江苏省大部分为平原地形;浙江省大部分为丘陵地形,等等。这样,当分析我国某个地区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时,就有了基础。把"中国政区"图和"中国降水量"图叠加起来阅读,你会发现,总体来说,我国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但是局部地区有例外,福建省西部降水量要比东南部沿海地区多,新疆南部是我国降水量特别少的地区。什么原因呢?你再叠加一幅"中国地形"图,可以知道福建省西部多雨地区正好是武夷山脉,而新疆南部少雨区为高山环绕的塔里木盆地,地形状况是影响降水量多少的原因之一。
地图的叠加还可以有更多的方式。如将"中国城市分布"图与"中国地形"图、"中国河流分布"图叠加可以发现我国城市分布和地形之间的关系。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第三级阶梯,西部地区城市数目较少,多分布在地势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区。城市的分布与河流关系密切,在长江及其支流沿岸有多座著名的大城市。将地形分布图、气候分布图与农业分布图叠加,可以分析地形、气候对农业生产和布局(农业区位)的影响。
(四)在读图中注意地理事象之间的联系,注意通过读图发现问题
各种地理事象之间的联系在同一幅图中也有体现,读图时要注意发现和探究。如图中画出了经纬线并标出了度数,画出了海岸线,这些内容提供了该地区经度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如果图中再有农作物的内容,读图时读出这些内容,能进一步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
例:图14是我国川黔滇部分地区图,通过读图可以分析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①矿产资源条件。有攀枝花铁矿、宝鼎煤矿和六盘水煤矿。
②水资源条件。金沙江是重要水源。
③电力供应。附近有二滩水电站。④交通运输条件。成昆铁路经过攀枝花。
(五)填图和绘图
通过地图掌握地理事象的分布,填图是不可少的,各种练习册里都有填图的题目。做填图题要注意的是,不能照着有关图抄,而要默填,做到看书不填图,填图不看书,才有好的效果。
比起填图,动手绘地图的效果更好。绘地图可以用现成的轮廓图,也可以自己画简单轮廓图,然后在图中填画其他内容。图15是世界地图中各大洲轮廓的简单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