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热点点击
1.2004年3月14日,根据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主要内容: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完善全国人大组成的规定;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关于国家主席职权的规定;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增加对国歌的规定。
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还审议通过了温家宝同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2.2004年9月16日至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3.法治中存在的问题: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铁本事件、陈化粮事件、按揭还贷考验诚信、浙江兰溪“燕窝饮品”事件、黑心棉“变脸”消毒湿巾、民工荒、就业歧视等,均暴露出目前我国的法制建设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4.法治在行动:劣质奶粉清剿风暴、中消协炮轰“霸王条款”、审计风暴、清薪风暴、开门立法、听证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5月1日起施行、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变“规”为法、中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地方人大和政府组织法修正案草案等。
5.新中国55年政治建设的成就: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她带领人民建立起全新的人民民主制度;发扬民主,健全法制,人民共和国的民主建设阔步前进;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相结合,这是中国对世界民主模式的新贡献。
6.2004年是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人大成立50周年。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立法、执法和监督等职能,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人大成立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450多件,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800多件,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5300多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已初具规模,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其他主要领域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
7.2004年度十大法治人物:状告乙肝歧视第一案中的张先著;揭露阜阳奶粉案中的高政;缉毒牺牲英雄吴光林;反贪女检察官谢健;“中国硅谷”公正法官宋鱼水;揭露西安体彩财务黑幕的栾文棠;拒烹野生动物的厨师张兴国;因公殉职的人民调解员曹发贵;亲历中国法治进步的学者许崇德;中国消费者协会(因为针对“霸王条款”的一系列点评,捍卫了消费者权益,成为惟一当选的集体单位)。
8.2004年12月4日是全国第四个法制宣传日,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
9.加快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1)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10.加强政治文明建设
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1.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在农村普遍推行。
二、知识链接
1.经济常识
(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因此,必须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深入政治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是改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建立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政治文明。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的特征,这就决定我国必须实行民主政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应该健全法制,规范企业在市场中依法平等竞争,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自觉遵守世贸组织规则,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
(4)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弱点,需要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5)开展正当竞争。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要求经营者开展正当竞争,反对用躲避法律或直接违法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2.哲学常识
(1)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法治国原则是党和国家在分析了过去治国的状况基础上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任务是根据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现状提出来的。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照法律程序,把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这都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法律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制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原有法律中的一些内容已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因此,只有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
(4)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的各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人类文明的各个构成方面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物质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益成果,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形成的有益成果,政治文明是人类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有益成果,三者各不相同。但它们又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明建设以物质文明为基础、以精神文明为条件,同时又影响和决定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
(5)事物是发展的。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等都是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向高级的运动,是新事物逐渐战胜、代替旧事物的过程,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就是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否定旧体制、建立新体制,逐步实现政治文明的过程。
(6)重点论要求,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政治体制改革的主线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把握住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把握住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矛盾,矛盾贯穿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和各项任务中。
(7)认识在实践基础上要扩展、深化、前移。党的十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表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我国第五次修改宪法,表明我国的宪法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这也体现了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依法治国方略是在党和国家总结治国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属于科学理论,对于我国的治国实践有指导作用。(9)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强调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作用也就坚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
3.政治常识
(1)民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现阶段的民主程度比较低,必须进一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2)国家职能。贯彻依法治国的具体措施,主要体现了国家行使经济职能和政治职能。
(3)党的领导。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十六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政治领导、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均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
(4)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宪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多方面的意见,说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是广泛的、真实的,同时也说明我们党和国家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修改宪法要严格依法办事,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体现了这些原则的实质,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助于这些原则的进一步实现。
(5)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对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完善,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加强,对我国国家职能的强化,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改进,对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健全。政治文明的提出,为我国政治生活领域中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目标。
(6)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相一致,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及扩大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7)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政治文明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供了新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规范党和人大、政府的关系,要求“经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支持政府履行法定职能,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
4.历史学科
(1)我国古代儒法并用思想对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
(2)中国国家与法起源的特点:浓厚的宗法氏族血缘色彩;以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统治方式;刑事法规相对发达,民事法规相对落后。
(3)中国传统法律的特征:法律的功能取向———刑治主义;法律的规范结构———礼法结合;法律的精神原则———宗法伦理;法律的理想境界———天人和谐。
(4)法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及作用。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权的法律制度。法制建设的特点:按照共产主义的理想进行法律制度的建构;根据各个时期革命的特殊任务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这一法律制度实践的结果,改造了中国的基层社会组织,奠定了新型人民政权的基础。
三、特别提示
(一)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原则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基本内涵: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主体:广大人民群众;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标准:宪法和法律。)
(3)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4)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因为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的,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所以,依法治国就是按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治理国家。
(5)要求: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和普法教育工作。
(6)依法治国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的统一。①在我国,法律把党和人民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赋予其人人必须遵守的法律效力。②依法治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坚持和保证人们当家作主,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定力量。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③我国的法律是党领导人民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它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服从法律、依法办事,就是服从党的领导,遵从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④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就是把党的领导纳入法制轨道,实现由过去主要和直接依靠政策治理国家向主要和直接依靠法律治理国家的转变。
(7)必要性和重要性:①依法治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生产的客观要求。②依法治国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③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法律保证。④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2.法治与人治、法制的区别
(1)法治与人治的区别:①两者基础不同。人治建立在个人专断与独裁基础上,而法治是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之上。②两者特点不同。人治呈现出随意性、多变性的弊端,造成社会的不稳定。而法治具有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的特点,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能有效地制裁违法行为,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有序发展。③二者体现的原则不同。人治体现不平等的原则,而法治体现平等的原则。
(2)法治与法制最主要区别:法制一般是指静态意义上的法律和制度。法治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立法、执法等多个环节。
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实现的手段和调整范围不同。法治是用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德治则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道德的调整范围要比法律调整的范围大的多,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所以,要把人们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严格区分开来,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2)联系:德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德治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承、互相促进。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和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提高社会主义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守法、护法。
(3)意义: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性质和国家职能的体现和要求;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什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传统、政治结构、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有益成果。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民主发展的积极成果。
2.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因为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能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证。
3.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在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吸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走自己的路。
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意义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使我们对人类文明的理解更加全面、完整;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有利于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四、专题训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为适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现行宪法自1982年颁布以来,已在1988年、1993年和1999年作过三次修改,今年又作了第四次修改。回答1,2题。
1.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过全体代表认真广泛的审议,以2863票赞成、10票反对、17票弃权,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表明 ( )
A.全国人大是依法治国的主体
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不断完善宪法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D.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2.中共中央建议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等内容写入宪法。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
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经济立法的职能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安徽阜阳等地劣质婴儿奶粉事件曝光后,引起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国务院责令食品药品监管局全国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组成调查组,对阜阳等地劣质婴儿奶粉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回答3,4题。3.劣质奶粉
A.不是劣质产品 B.不具备正常商品的使用价值 C.不是用于交换 D.不凝结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国务院此举的经济意义在于 ( )
①有利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②有利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③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④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
2004年我国频繁发生安全事故,如陕西宝鸡陈家山煤矿发生特大安全事故,为此,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坚决执行《安全生产法》和《劳动法》,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回答5~7题。
5.一些小煤矿让工人在危险境地生产,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 ( )
A.休息、休假权 B.安全卫生保护权C.平等就业、择业权 D.获得劳动权
6.材料中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体现了 ( )
①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②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义务 ③依法治国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④党的领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④
7.当前,采矿业、建筑业仍有签订《生死合同》的现象。为此,国家严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生死合同”,国家这样做是因为 ( ) ①要保护劳动者合法权利 ②“生死合同”的订立违反了“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 ③是为了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④“生死合同”订立侵犯了公民劳动权这一最基本权利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2004年5月31日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和实施20周年纪念日。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回答8~10题。
8.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 )
①以各民族的宗教信仰为客观依据 ②妥善地解决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 ③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④以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为前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9.2004年5月23日,我国发表《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介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实施情况。白皮书指出,民族区域自治是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这说明 ( )
A.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B.西藏各族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C.西藏民族自治机关充分行使高度自治权
D.民族区域自治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0.近十多年来,我国各民族自治区都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特点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决定、决议,并报上一级批准后生效。这说明 ( )
A.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立法权
B.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高度的自治权
C.民族自治地方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一定的自治权
我国新一届领导班子更加重视审计的作用,2004年国务院审计署接连发布了4个审计公报。回答11~13小题。
11.2004年6月,审计署掀起“审计风暴”,公布了11个中央部门和4个地方政府挪用政府专项资金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严肃查处了这些事件,3个月之内,已有6人被追究了责任,丢掉了“乌纱”,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国家之所以对挪用财政专项资金严肃处理,是因为 ( )
①依法治国是我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这些行为扰乱了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 ③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 ④这些资金是国家经过预算划拨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3个月之后,审计署又发布了本年度第4号审计结果公报。报告指出,我国税收征管中存在着税务部门擅自扩大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范围,或变通政策违规批准减免税,对企业纳税申报审核不严,造成税收大量流失等问题。这对纳税人的警示是 ( )
A.纳税人要行使其权利,监督税务机关的工作
B.税法的权威必须维护
C.监督税收征管是纳税人的基本义务
D.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纳税
13.第4号审计报告显示,企业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不实,导致税收严重流失。对此,国家税务总局已下发通知,要求对存在违规涉税问题的企业进行税务专项稽查。国家税务总局提出这个要求,是因为 ( )
①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 ②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③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④在商品服务市场上,市场主体必须遵守平等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③④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回答14,15题。
1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 ( )
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坚持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
C.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5.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目标表明 ( )
①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 ②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法律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④中国共产党行使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③④
2004年9月15日,首都各界隆重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切实把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回答16~19题。
1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表明 (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我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④人民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7.我们所以要坚持好、完善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因为这一制度( )
①能够确保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②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 ③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④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国家权力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我们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必须 ( )
①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②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不断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改善党对国家的领导 ④建立一整套有关国家生活的制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1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具有监督权。对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的监督权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人大及其常委会是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来行使监督权的 ②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具有法律效力 ③监督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最重要的权力 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对象是政府部门及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即“一府两院”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004年9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要抓住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重要环节,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回答20~22题。
20.上述材料表明 ( )
A.人民代表大会统一领导国家事务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保证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D.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推动下,有关官员被问责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官员问责制 ( )
①有利于依法治国原则的落实 ②体现了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 ③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④有利于党和政府依法履行国家职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22.当前,在我国的城镇居民社区中实行民主选举,建立居民自治组织,这是加强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设的有效途径,这一举措必将 ( )
A.大大提高居民的民主意识、民主素质和民主能力 B.大大提高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C.大大提高公民对国家事务的管理能力 D.大大提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科学决策水平
2004年9月22日,首都各界隆重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55周年。回答23~29题。
23.人民政协是我国的 ( )
A.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各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C.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D.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4.我国各民主党派利用人民政协为党和国家建言献策,中共中央在制定重大方针政策时,也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这说明 ( )
A.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B.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C.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D.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
25.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人民政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 ( )
A.进行政治协商、制定国家法律 B.检查政府工作、任免政府领导人
C.开展政治协商、进行民主监督 D.进行政治协商、批准国家预算
26.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组织形式,它的主要职能有 ( )
①政治协商 ②民主监督 ③制定法律 ④参政议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对我国政协的组织特点概括为:“说官亦官,说民亦民,非官非民。”这里的“官”主要是指 ( )
A.参政议政职能 B.民主监督的职能
C.统一战线的性质 D.政协由各级官方人士组成
28.人民政协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能。民主监督主要是指 ( )
①对国家工作人员提出质询、弹劾,对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工作监督 ②对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③对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④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在性质上的区别是 ( )
A.前者实行民主集中制,后者实行民主监督制 B.前者拥有立法权,后者拥有监督权
C.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D.前者的代表由选举产生,后者的委员由协商产生
30.现在,不少地方行政机关设立了首席信息官,全面负责相应机关的政务公开工作,定期向社会公众披露政府政务信息。
问题:“政务信息公开化”的主要依据及意义是什么?
31.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被列为首项议程。这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带头推进党内民主的一项重大举措。
问题:如何理解“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之路”?32.材料一:行政许可(即“行政审批”),是行政机关依法对社会、经济事务实行事前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多年来,行政许可在行政管理中起了重要作用,但行政许可过多、过滥,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转变政府职能的一个障碍。
材料二: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这对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1)材料二体现了哪些政治学原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学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立法规范行政许可的必要性。
33.材料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决定提交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审议。
材料二: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宪法修正案》。其中,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加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等。
(1)宪法的修改过程体现了政治学哪些道理?
(2)“人权”入宪,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何意义?
34.材料一: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材料二:由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是宪法赋予村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基层民主的重要体现。1998年新的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至今,全国31个省份全部完成了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与以往相比,有几个明显特点:农民参选热情高;村委会干部素质明显提高;大多数农村选举能做到“法律规定的程序一步不少,农民该有的权利一点不留”。据统计,共产党员在村委会成员的比例高达七成以上。
(1)怎样理解材料一中“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
(3)结合材料一、二,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公民应该怎样自觉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5.材料一:目前,中国钢铁市场总体上是供大于求,价格下滑。权威部门认为,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到2005年我国将至少形成3.3亿吨钢的生产能力。无论需求如何增长,产量都将大大超过市场预期。而高档次、高附加值的钢材品种却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这部分产品年进口量达几千万吨。
材料二:2004年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责成江苏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有关责任人做出严肃处理。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在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越权分22次将投资高达105.9亿元的项目分拆审批,违规审批征用土地6541亩,违规组织实施征地拆迁,对企业违法行为监管不力。这是一起典型的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严重失职违规、企业涉嫌违法犯罪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件。国务院这一重要举措切实维护了国家宏观调控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材料三:2004年4月,国务院发出通知,决定适当提高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其中钢铁由25%及以上提高到40%及以上。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三措施有何作用?请从经济常识角度加以分析说明。
(3)从哲学上看,应如何解决钢铁行业过度投资和低水平扩张、产品结构不合理等现象?
36.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明清时期空前强化,进入近代后走向衰落,政治民主化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新中国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清朝前期,清政府为加强专制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2)概括指出清朝后期专制统治衰落的主要原因。
(3)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经历了从思想到社会运动再到制度变革的过程,试结合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4)我国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有什么重要意义?参考答案1-5DCBDB 6-10CBCBD 11-15CAADB 16-20ABCDB 21-25BADDC 26-29BADC
30.主要依据: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知情权)。②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享有监督权。
意义:①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增强国家主人翁责任感。②有利于实现多项重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③有利于防止腐败现象的蔓延,防止某些官员搞暗箱操作,以权谋私。④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⑤有利于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31.①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是由党的性质、地位和宗旨决定的。党是人民民主政体的缔造者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者,党是人民民主传统和作风的培育者与行动表率。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只有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才会有整个国家生活的民主化。②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是内在统一的,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都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党是民主政治体系的主导,人民是民主实践的主体,党内民主是人民民主发展的政治前提,对人民民主具有直接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人民民主的发展对党内民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2.(1)①组织经济建设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国家职能。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③国家机构必须遵循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依法治国原则。④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①是推进和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我国立法规范行政许可,有利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使政府的行政审批和行政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②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只有规范行政许可,才会避免行政机关以审代管、角色缺位、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现象,才能建立高效、务实、廉洁、勤政的政府。③是国家机构坚持依法治国原则和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重要决策。行政许可法对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提供优质服务做出了明确规定,可以更好地发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了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对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重视。33.(1)①我国宪法修改程序:中共中央提出“修宪”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制定《宪法修正草案》→全国人大表决通过。②体现的政治学道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党的政治领导主要依靠法律实现;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立法权;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2)①“人权”入宪,突出了人本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当代中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的最新发展:一是将以“执政为民”为本质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载入宪法,从指导思想上强化了宪法的民主精神;二是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作为国家根本任务的内容写入宪法,突出了政治文明建设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的发展观;三是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体现了重视人权的基本精神。②“人权”入宪,是人民民主宪政的重大发展:一是确定了人权原则,完善了民主宪政;二是突出了人权价值和理念,为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注入了新的意义;三是完善了公民权利保障的原则规定,强化了宪法的人权精神。③“人权”入宪,体现了党的主张、国家的意志与人民愿望的一致,必将有力地推动社会进步和人权事业的发展。
34.(1)①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生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④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活动。
(2)①宪法赋予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的权利,新的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体现了人民自主管理自己事务的行为是有法可依的。②“大多数农村选举能做到法律规定的程序一步不少,农民该有的权利一点不留”,体现了广大村民严格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了切实的尊重和保障。③“共产党员在村委会中的比例高达七成以上”,体现了党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并且以自己的先进性和组织领导能力保证了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
(3)①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要拥护党的领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要增强国家主人翁责任感,积极参与国家管理,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全、荣誉和利益,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③我国的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要树立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学法、守法、依法行使公民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
35.(1)材料一表明我国钢铁行业过度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现象严重,产品结构不合理,普通钢生产过剩,高档次、高附加值的钢材品种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2)是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有利于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有利于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膨胀和信贷规模过度扩张;也有利于钢铁等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搞好“五个统筹”,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3)从哲学上讲,要解决钢铁行业过度投资和低水平扩张、产品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必须:坚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和解决问题,要注意钢铁行业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和解决问题,要注意钢铁行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等之间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重视量的变化,优化结构,促成事物的质变,减少、压缩低端钢材生产产量,扩大市场需求量大、却需要大量进口的高档钢材产品的生产;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树立全局观念,寻求最优目标,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维护中央权威,反对小团体主义。36.(1)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2)主要原因:①西方列强的入侵。②人民革命和改革运动的打击。③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或生产方式的变化)。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诞生(或阶级结构的变化)。⑤西学的传播和新思潮的萌发。⑥清政府的腐败。
(3)①19世纪70年代,早期维新派思想家提出君主立宪的主张,是民主化思想的最初酝酿。②1898年的维新变法运动则是将思想变为制度变革的社会运动。③进入20世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立宪运动和清末新政都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制度的变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①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②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稳定。③有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