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15点30分,来自山东省实验中学的顾雯走出了面试考场,和别的完成面试的考生一样,她下楼走出海大逸夫馆。出门的时候,她向为她拉开门的门卫鞠躬说了声“谢谢”。但令她没想到的是,门卫拦住了她,告诉她:“请你等一下,教务处李处长要见你。”
顾雯愣住了这个李处长她根本不认识,为什么单单要见她呢?
海大教务处李巍然的回答很出乎她的意料,“你是今天下午已经结束的80多个考生中,第一个向门卫说谢谢的考生。”
事出有因。上午海大自主招生的笔试结束后,下午是面试部分,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有80多名考生结束了面试离开考场。站在二楼的李巍然很惊异的发现,竟然没有一个考生出门时向为他们拉开门的门卫说声“谢谢”。这声“谢谢”真的有这么难吗?李巍然告诉门卫,第一个向他们说谢谢的考生,他一定要见见。于是,才有了,让顾雯迷惑的一幕。
“我们选取的学生,学习成绩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我们也要看他的综合能力。这其中有创新能力、逻辑能力、语言表达、与人沟通的能力、应变能力,当然,还有他的文明素质。”海大招办主任范其伟说。
李巍然表示,虽然向门卫说声“谢谢”看上去是件不起眼的小事,但这反映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顾雯在被问及为什么向门卫说“谢谢”时说:“我父母从小就教育我,无论谁帮助了你,都要表示感谢。另外,我曾去韩国一段时间,那里的学生见了教师都要鞠90度的躬。我觉得应该学习他们的礼貌。”
顾雯没想到,一个“谢谢”竟然让校方如此大费周折。这也难怪,毕竟对于参加考试的这500多名考生来说,如何顺利通过占总成绩60%的面试才是最重要的。来自通化市第一中学的张潇面试前就担心自己的英语口语,结果,也正是这道英语口语题让他留下了不少遗憾。当然他也有得意的地方,评委教师问他:“如果你的两个朋友产生了矛盾,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一直担任班长的张潇对此很有经验,几个事例一说,让评委老师直点头。
出了门口,一堆家长围住了张潇,“老师问你什么问题?”“你是怎么回答的?”张潇只能在爸爸的帮助下一边回答一边挤出“包围”。对于儿子最终的结果,张潇的爸爸很看得开,“这次就是让他锻炼一下,平时一直学习,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至于结果,那要看学校的标准,毕竟是自主招生,学校想招什么样的,要按他们的标准来。”不过,他最后又加了一句:“我对我儿子的综合能力很有信心。”
为了让考试更加公平公正,海大为这一次自主招生费了不少心思。下午13点半开始面试,提前20分钟才确定面试老师人选,15位老师到齐后,按人文学科、自然学科、英语三大类分成五个小组,再抽考场。不过即使这样,家长们的担心还是少不了,一位家长就认为:“绝对公平是不可能的,毕竟是自主招生,人为因素还是有的,再说标准不是统一的。”
说到人为因素,15位评委的决定直接影响着这些考生们的前途。一位评委用了“压力很大”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对于这些考生,他用了“良莠不齐”来形容,“一个学生谈到中学的学习,就很不认可现在的教育方法,而且他认为大学应该更开放。这个学生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给我们印象深刻。”另外一位评委告诉记者,很多学生都卡在了英语口语上,还有的则过于紧张,什么问题都回答不出,“让人怀疑他们的资料是不是真的?”
李巍然告诉记者,对于学校来说,自主招生要力争平淡。“这对学校来说很正常的一件事。”也许,高校自主招生这个对青岛来说还很新鲜的事物,在不远的将来的确会变成很平常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