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典故也可答题
谢遐龄(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我问的一个问题是“‘庄周化蝶’反映了庄子怎样的价值观念”,有人觉得如果不知道典故无法回答,其实不然。我可以把故事原文讲给考生听,如果不理解文言文,我会翻译成白话文再解释一遍。当然,我个人觉得,这个典故属于文学常识,不知道有点不太应该。
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某个知识点,我用白话文解释时还会给予一定的提示,是考察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学生哪怕按我叙述的字面意思,多少也应该反映出庄子追求自由的价值取向。但有些学生还是纠缠于不了解这个典故,就放弃了思考,仅仅表示不知道。这已经不是思维能力的层面了,反映出有的学生基本的语文理解与分析能力也不够。
学术素养更受赏识
赵子琴(复旦大学法医系教授):如果看到学生在申请材料中提到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或有相关研究经历,我一般会追问研究方法与过程,这主要是了解其学术素养。
一位女生曾发表过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论文,她告诉我,是从新闻报道里得到灵感,然后到图书馆搜集资料,并在老师指导下开展实验研究。我本人是法医专业,对分子生物学略有了解,我发觉她能规范地阐述专业知识,对学术研究显示出浓厚兴趣,具备持之以恒的精神,经得起追问,我非常欣赏她的学术素养,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相反,同样有学生表示自己对生物、医学等学科以及科研有强烈兴趣,但对知识一知半解,甚至从未动手做过简单的解剖实验,这反映出他学术素养有所欠缺。
重在考察思维能力
赵子琴:我设计的另一个问题是:“你看到交通事故或者斗殴会怎么做?离开还是留下帮助解决?”该问题不一定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道德品质,比如实际生活中他会一走了之,答问时却说自己会留下帮忙。但在我看来,这个问题一方面考察学生是否有公德心,另一方面是考察其思维能力和做事的条理性。有一位学生回答:“如果事故中有人受伤,我会先打120抢救伤员,然后再打110报警,让交警来公正厘清事故责任。”这就反映出该生知道轻重缓急,遇到紧急情况镇定而有条理,也具有一定的法治意识。
谢遐龄:我设计了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你怎么知道自己清醒还是做梦?请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来阐述你的观点”,考察学生的应变与思辨力。我本身对同学的回答质量没有预期太高。但失望的是,大多数同学因为不知所措,只是回答“不知道”3个字。其实学生哪怕说“我咬咬手指”类似脑筋急转弯的回答,也至少说明你在思考吧。这说明不少学生在心理素质、应变力、思维路径等方面有所欠缺。
不少人关注出了什么题目,其实,很多问题没有既定答案。我所关注的,是学生答问时表现出的思维与推理能力。
采访感言
善意的好奇心,抑或是应试的思维惯性,让复旦、交大自主招生的面试问题成为焦点,网上甚至出现所谓“面试五百题汇总”。对面试题目设计科学性与严谨性的议论也纷至沓来。
笔试与面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测试方式,不能习惯性地以笔试考题的设计标准来衡量面试题。笔试题的设计,往往经过反复斟酌,强调科学性与精确性,其答案一般也具有惟一性。而随机性、答案的不确定性本身就是面试题的属性之一。
不可能每道面试题都成为经典,经得起字斟句酌的推敲,但这并不能证明这些问题就不合理。剑桥大学面试招生曾有这样一道题:“What is risk?(什么是风险?)”有学生回答:“This is risk.(这就是风险。)”最后这名学生被录取了。这样的问答,如何判断是否科学呢?
有的问题看似突兀,但本身就是面试官与考生缓和气氛、联络感情之用,或是需要特别的语境才能成立。
正如有的教授所说,很多问题是没有既定答案的。或许,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能力的发展,而非某一道面试问题和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