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百万考生步入全国职称外语考试的考场,为个人的前途奋战。
而与此同时,社会上一场关于职称外语考试的反思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考试能否测试出人们的外语水平?评定职称是否有必要设立这样一道“门槛”?这一全国统考是否有必要继续存在?
易乎?难乎?——考试“门槛”是高还是低
20世纪80年代,职称外语考试在我国出现。后来根据人事部的决定,职称外语考试实行全国统考。凡考试不合格者,不得参加职称评定。
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雷女士去年报名参加了英语B级考试,得了90多分。“考试太简单了,大致相当于大学公共外语一二年级的难度,很难测出一个人的外语水平。
在一些人视为“小儿科”的同时,另一些人却视之为畏途,人事科学研究院的副研究员李建钟博士正在进行一项与职称问题有关的研究课题,他给记者提供的典型个案更让人深思:有一位作家,是某省作协副主席,从来没有学过英语,为了评职称,也不得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成天与方块文字打交道的作家,面对满纸的ABC,只好交白卷。“这位作家告诉我,他只在考卷上填写了姓名、考号,以表示对考试的尊重。”
许多专家认为,在一些领域,职称外语考试已成为一道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的“门槛”,违反了人才成长的规律,挫伤了人们劳动和创造的积极性。
“枪手”“词典”——考试作弊何时休
职称外语考试对晋升职称具有一票否决权,而职称又与收入、福利、住房、地位、社会评价等诸多诱人的东西紧密相连。怎么办?一些人动起了歪主意:作弊。去年人事部主管的几项考试中,共发现违纪人数达1万多人次,其中主要集中在职称外语考试。而根据湖南省人事考试中心的统计,去年这个省在职称外语考试中共查出违纪作弊考生820人,作弊方式五花八门,包括用手机传递信息、偷看他人试卷、夹带资料、交换试卷等。其中找“枪手”代考是作弊的主要形式,被查出500多人。还有的是携带专门“词典”———自己编写的一本暗藏作弊内容的《2002年职称英语等级考试傻瓜词典》。
取消?改革?——职称外语考试何去何从
目前的职称外语考试过于机械,为考而考,考用脱节,弊端日益凸现。为此,社会上有不少人建议取消这一考试。但是,绝大多数专家却并不支持这一看法。
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著名人才专家沈荣华提出,按照科学人才观,现行职称制度必须改革,其核心是坚持能力与实绩的标准。因此,职称外语考试应坚持“三不”原则:
———“不一刀切”,即职称外语考试应按岗位需求,区别对待。有些涉外岗位需要外语,进行外语测试是完全必要的;但很多岗位不需要外语,就没必要测试外语。
———“不一票否决”,即职称评聘应按思想品德、学术水平和能力业绩为主要标准,开展综合测评。外语只是其中一项,不能“一票否决”。
———“不一个模式”,即职称评聘应逐步与国际接轨,可以设计三条通道,即职称资格认定、职业资格认定、专业技能水平认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可以按照职称资格标准,聘任研究员、副研究员、教授或副教授等。工厂企业或基层单位则可以开展职业资格或专业技能水平认定,凭岗位资格证书聘任技术工程师、会计师、评估师或律师等职务。
报名 培训——考试是否已成牟利工具
随着各种考试的登场,一种新的经济———“考试经济”应运而生。对绝大多数参加职称外语考试的人来说,有一些钱他们是不得不掏的:
有人曾做了这样的估算:包括报名考试费、参考图书费、培训费在内,每人为考试的支出一般不低于200元,而每年上百万人报考,参与者支付总额可能高达数亿元之多!“像职称外语考试这一类的考试,在某种意义上已受到部门利益的驱动,形成了相应的利益分配体系。”资深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管理学博士曹子祥表示,“如果是免费的,他们会这么卖力地推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