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中考 | 高考 | 自考 | 成教 | 考研 | 外语考试 | 资格考试 | 英语教学 | 学生习作 | 论文写作 | 信息服务 | 下载中心 | 知心港湾
| 英语 | 语文 | 英语 | 动态 | 成考 | 英语 | 职称外语 | 教师资格 | 大学英语 | 写作指南 | 本科论文 | 招聘就业 | 听力 MP3 | 网络精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知心港湾 > 答疑解惑 > 浏览正文
拿破仑·希尔《成功学全书》第十四章
www.hrexam.com   更新时间:2006-09-30 点击: 【字体: 】 加入收藏 关闭本页

  第十四章  永葆进取心      
  拥有进取心,你才能成为一名杰出人物。 

     
  第一节 进取心是成功的要素      
  积极进取,会使你受益匪浅。      
  一 进取心成功的要素       
  “领导才能”是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而“进取心”则是建立“领导才能”这个基本条件的基础。两者的关系就有如轮辐与车轴。      
  拿破仑·希尔告诉我们,进取心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能驱使一个人在不被吩咐应该去做什么事之前,就能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胡巴特对“进取心”作了如下的说明:      
  “这个世界愿对一件事情赠予大奖,包括金钱与荣誉,那就是‘进取心’。      
  “什么是进取心?我告诉你,那就是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情。”      
  “仅次于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情的,就是当有人告诉你怎么做时,要立刻去做。      
  “更次等的人,只在被人从后面踢时,才会去做他应该做的事,这种人大半辈子都在辛苦工作,却又抱怨运气不佳。      
  “最后还有更糟的一种人,这种人根本不会去做他应该做的事,即使有人跑过来向他示范怎样做,并留下来陪着他做,他也不会去做。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失业中,因此,易遭人轻视,除非他有位有钱的老爸。但如果是这个情形,命远之神也会拿着一根大木棍躲在街头拐角处,耐心地等待着。”      
  “你属于上面的哪一种人呢?”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具备进取心的人,你必须克服拖延的习惯,把它从你的个性中除掉。这种把你应该在上星期、去年或甚至于十几年前就要做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做的习惯,正在啃噬你意志中的重要部分,除非你革除了这个坏习惯,否则你将难经取得任何成就。      
  克服拖延的习惯,可以使用下列方法:      
  1、每天从事一件明确的工作,而且不必等待别人的指示就要能够主动去完成。      
  2、到处去寻找,每天至少要找出一件对其他人有价值的事情来做,而且不要期望一定要获得报酬。      
  3、每天要把养成这种主动工作习惯的价值告诉别人,至少也要告诉一个人。      
  二 学习不为报酬而工作       
  拿破仑·希尔曾经聘用了一位年轻的小姐当助手,替他拆阅、分类及回复他的大部分私人信件。当时,她的工作是听拿破仑·希尔口述,记录信的内容。她的薪水和其他从事相类似工作的人大约相同。有一天,拿破仑·希尔口述了下面这句格言。并要求她用打字机把它打下来:“记住:你唯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      
  当她把打好的纸张交还给拿破仑·希尔时,她说:“你的格言使我获得了一个想法,对你、我都很有价值。”      
  这件事并未在拿破仑·希尔脑中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但从那天起,拿破仑·希尔可以看得出来,这件事在她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开始在用完晚餐后回到办公室来,并且从事不是她份内而且也没有报酬的工作。      
  她开始把写好的回信送到拿破仑·希尔的办公桌来。      
  她已经研究过拿破仑·希尔的风格,因此,这些信回复得跟拿破仑·希尔自己所能写的完全一样好;有时甚至更好。她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直到拿破仑·希尔的私人秘书辞职为止。当拿破仑·希尔开始找人来补这位男秘书的空缺时,他很自然地想到这位小姐。但在拿破仑·希尔还未正式给她这项职位之前,她已经主动地接收了这项职位。由于她在下班之后,以及没有支领加班费的情况下,对自己加以训练,终于使自己有资格出任拿破仑·希尔属下人员中最好的一个职位。      
  但尚不只如此而已。这位年轻小姐的办事效率太高了,因此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开始提供很好的职位请她担任。拿破仑·希尔已经多次提高她的薪水,她的薪水现在已是她当初来拿破仑·希尔这儿当一名普通速记员薪水的四倍。对这件事拿破仑·希尔实在是束手无策,因为她使自己变得对拿破仑·希尔极有价值,因此,拿破仑·希尔不能失去她做自己的帮手。      
  这就是进取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年轻的小姐的进取心,除了使她的薪水大为增加外,还为她带来一个莫大的好处。在她身上,已经发展出来一种愉快的精神,为她带来其他速记员永远无法领会的幸福感。她的工作已经不是工作了——而是一个极为有趣的游戏,由她自己去玩。甚至即使比一般的速记员提早来到办公室,而且在她们一听到钟敲五点钟而下班之后,她还留在办公室内,但是,比较起来,感觉上,她的工作时间反而比其他工作人员为短。对于喜欢份内工作的人来说,辛勤工作的时间并不难挨。      
  不管你目前是从事哪一种工作,每一天你一定要使自己获得一个机会,使你能在平常的工作范围之外,从事一些对其他人有价值的服务。在你自动提供这些服务时,你当然明白,你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金钱上的报酬。你之所以提供这种服务,因为它是你练习、发展及培养更强烈的进取心的一种方式。你必须先拥有这种精神,然后才能在你所选择的终身事业中,成为一名杰出的人物。      
  三 人们会追随积极进取的人       
  一个人为了使别人能够相信,而一直重复诉说一件事情,到最后他自己也会相信这种说法,而且,不管这种说法是真是假,都会产生相同的效果。      
  因此,你现在可以看得出来,使你自己“谈话进取、思想进取、吃饭进取、睡觉进取以及作事进取”,实际上有着莫大的好处,你将成为一个具有进取心及领导才能的人,因为,这已是一项众人熟知的事实:人们将会迅速、乐意,而且自动地追随一个在行动上表现出进取心的人。      
  在你所工作的地方,或是你所居住的社区里,你会和其他人有所接触。      
  你要尽量去引起愿意听你说话的每一个人的兴趣,要他们愿意去发展进取心,你要把这当作是你份内的工作。你用不着去解释你这样做的原因,也用不着去宣布你正在做什么。你只要继续进行,努力去做即可。当然,你自己将会明白,你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样做可以帮助你,而且对于在你影响之下同样努力的人来说,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如果你希望进行一项对你有趣又有益的实验,你不妨从你所认识的人当中,挑选出几个人来,但这些人必须是你已经确实知道他们从未主动做过任何事的人,然后,开始把有关“进取心”的想法向他们灌输。不要只是和他们讨论过一次就算了,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和他们讨论一番。每一次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讨论。如果你能以一种机敏而且坚强的态度来进行这项实验,那么,你将很快发现,你所进行实验的这些对象将会有所改变。       
  同时,你还将发现另一个重要的现象:你自己也起了变化。      
  不要忘了尝试这项实验。      
  你无法以进取的精神和其他人谈话,除非你自己培养出强烈的要这样做的欲望。你运用自我暗示原则而向其他人提出的每一种说法,都会在你自己的潜意识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不管你说的是真还是假,都是如此。        


  第二节 要有敬业精神      
  任劳任怨、不计酬劳是敬业精神的精髓。      
  一 找出你喜爱的工作       
  有许多目标、动机及人物可以激发一个人爱的天性。有些工作是我们所不喜欢的,有些工作则是我们稍微感兴趣的,在某种情况下,可能有某种工作是我们真正喜爱的。      
  当一个人从事他所喜爱的工作或是为他所喜爱的个人工作时,这个人将发挥最大的效率,而且也将更为迅速、更为容易地获得成功。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当爱的情绪一进入一个人所从事的任何工作,这项工作的质量将立即得到改善,数量将大为增加,而工作所引起的疲劳将相对地大量减少。      
  一群社会学家——他们自称为“合作者”——在路易斯安那州组织了一个“殖民地”,他们买下几百亩农地,开始为实现一个理想而工作。他们拟订了一套制度,让每个人去从事他最喜爱的工作,或是从事他拥有最佳装备的工作,他们拥有自己的牧场、自己的制砖工厂、自己的牛和家禽等等。他们还有一个印刷厂,出版了一份报纸。      
  一位来自明尼苏达州的瑞典移民也加入了这个殖民地,根据他自己提出的请求,他被分配到印刷厂工作。没过多久,他却抱怨并不喜欢这项工作,于是他被调到农场工作,负责驾驶一架拖拉机。但他对这项工作只忍耐了两天,就觉得再也受不了。于是他又申请调职,而被指派到牛奶厂工作。偏偏他和那些乳牛处不来,他就这样子一一尝试过“殖民地”中的每一样工作,但没有任何一样工作是他所喜欢的。正当他要退出这个殖民地之际,有人突然想到,有一项工作是他尚未尝试过的——就是在制砖工厂。于是他拿到一辆独轮手推车,被分配给这样的一个工作,把制好的砖头从窖里运到砖场上,堆成一堆。一个星期的时间过去了,并没有人听到他提出任何抱怨。有人问他是否喜欢这项工作,他很高兴地回答说:“这正是我所喜欢的工作。”      
  想想看,竟然有人会喜欢推送砖头的工作。不过,这项工作倒是很适合这个瑞典人的天性。他独自一个人工作,而且这个工作不需要任何思想,对他也没有任何责任上的束缚,这正是他所希望的。      
  他一直担任这项工作,直到所有的砖头都被运出摆好为止,然后,他就离开了这块“殖民地”。      
  当一个人从事他所喜爱的工作时,他很容易就能做得比份内应做的更好、更多。为了这个原因,每个人都有责任去找他自己最喜爱的工作种类。      
  二 要做得多过报酬       
  如果你只是从事你报酬份内的工作,那么你将无法争取到人们对你的有利的评价。但是,当你愿意从事超过你报酬价值的工作时,你的行动将会促使和与你的工作有关的所有人对你做出良好的声誉,将增加人们对你的服务的要求。      
  卡洛·道尼斯先生最初替汽车制造商杜兰特工作时,只是担任很低的职务。但他现在已是杜兰特先生的左右手,而且也是杜兰特手下一家汽车经销公司的总裁。他之所以能够升到这个很好的职位,是因为他提供了比他所获得的报酬更多及更好的服务。      
  拿破仑·希尔前去访问道尼斯先生时,询问他是怎样如此迅速地获得晋升的,他以短短的一段话,道出了整个过程。      
  “当我刚去替杜兰特先生工作时,我注意到,每天下班后,所有的人都回家了,但杜兰特先生仍然留在办公室内,而且一直呆到很晚。因此,我也决定在下班后留在办公室内。没有人请我留下来,但我认为,应该留下来,必要时可对杜兰特先生提供任何他所需的协助。      
  “因为他经常在寻找某个人替他把某公文拿来,或是替他做个重要服务,则他随时都会发现,我正在那儿等待替他提供任何服务。他后来就养成了呼叫我的习惯;这就是整个事情的经过。”      
  杜兰特先生为什么会养成呼叫道尼斯先生的习惯?因为道尼斯自动地留在办公室,使杜兰特先生随时可以看到他,让他为杜兰特先生提供服务。      
  他这样做,获得了报酬吗?是的,他所获得的报酬是获得一个很好的机会,使他自己获得了某个人注意,而这个人就是老板,有提升他的绝对权力。      
  有十几个原因可以解释,你为什么应该养成“任劳任怨,不计酬劳”的习惯,尽管事实上很少有人这样做。其中有两个原因是最主要。      
  第一,你在建立了“任劳任怨,不计酬劳”的好名声之后,将获得好处。      
  因为和你四周那些未提供这种服务的人比较起来,你们之间的差别将十分明显,因此,不管你所从事的是什么行业,将有很多人指名要接受你的服务。      
  第二,到目前为止,这是你为什么应该任劳任怨、不计酬劳的最重要原因。也许可以这么说,假设你想要把你的右臂锻炼得十分强壮,那么,你知道唯有利用它来做最辛苦的工作,若你不去使用你的右臂,让它长期的休养,那么会使它变得虚弱而萎缩。      
  身处困境,与之奋斗能够产生力量,这是大自然永恒不变的一项法则。      
  如果你做的工作比你所获得的报酬更多、更好,那么,你不仅表现了你的乐于提供服务的美德,也因此发展一种不寻常的技巧与能力,你将对你的工作胜任愉快,最后将产生足够的力量,使自己摆脱任何不利的生活环境。      
  三 不计报酬而报酬更多       
  拿破仑·希尔生平所获得的一次最有利的晋升,是由一件小事情造成的。      
  那是在某个星斯六的下午,一位律师(他的办公室和拿破仑·希尔的老板的办公室在同一栋大楼的同一层)走进来问拿破仑·希尔,他到哪儿能找到一位速记员来帮下忙,因为他有些工作必须在当天做完。      
  拿破仑·希尔对他说,他们公司所有的速记员都去观看球赛了,如果他晚来五分钟,连自己也已经走了。但拿破仑·希尔很高兴留下来替他工作,因为拿破仑·希尔可以在另外的任何日子里去看球赛,而他的工作却必须在当天完成。拿破仑·希尔替他做完了这些工作。他问拿破仑·希尔应该付他多少钱,拿破仑·希尔开玩笑地回答说:“哦,既然是你的工作,大约要一千元吧。如果是别人的工作,我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他脸上露出微笑,向拿破仑·希尔道谢。      
  拿破仑·希尔这样回答时,纯粹只是开玩笑。并未想到他是否会为了那天下午的工作而付自己一千美元。但出拿破仑·希尔意料,他竟然真这样做了。六个月之后,拿破仑·希尔已经完全忘掉此事了,他又来找拿破仑·希尔,问拿破仑·希尔当时的薪水是多少。      
  拿破仑·希尔把自己的薪水数目告诉他之后,他对拿破仑·希尔说,他将把拿破仑·希尔上次替他工作后开玩笑说出的那一千美元付给拿破仑·希尔,他请拿破仑·希尔到他的办公室工作,年薪比拿破仑·希尔当时的薪水要多出一千美元。      
  在那个周六的下午,拿破仑·希尔放弃了球赛,提供了一次服务,而这次服务之提出,显然是出于乐于帮助他人欲望,而不是基于金钱上的考虑。      
  拿破仑·希尔没有责任放弃他的周六下午,但是——那是他的特权。      
  而且,那是一项有益的特权,因为它不仅为自己增加了一千美元的现金收入,而且为自己带来一项比以前更为重要的新职位。      
  四 失中有得       
  拿破仑·希尔记得有一次某家公司很不诚实,他们把拿破仑·希尔的构想据为己有,采用了拿破仑·希尔为他们所做的改善设计,却未付钱给他。      
  可是,这件事结果反而对他有利。其过程是这样的。该公司一位熟悉这件事的职员,后来自己独立在外创办了一所公司,由于拿破仑·希尔前次对他的老板所做的免费设计极为杰出,所以他请拿破仑·希尔和他合作,所得的报酬是他原来公司可能付出的两倍。      
  这不仅补偿拿破仑·希尔以前为那个不诚实客户服务所遭受的损失,还得到盈余。      
  马歇尔·菲尔德可能是他那一时代最杰出的商人,设于芝加哥的菲尔德大百货公司目前仍然耸立于大街上,象征了他的卓越成绩。      
  有位顾客在菲尔德百货公司购买了一件昂贵的丝质胸衣,但并未穿用。      
  两年后,她把这件胸衣送给她的侄女作为结婚礼物。这位侄女把胸衣退还给菲尔德百货公司,拿它交换了另一件商品,虽然,这件胸衣是在两年前卖出的,而且式样已经落伍,但菲尔德百货公司仍然准许拿它交换其他商品。      
  菲尔德百货公司不仅是收回了这件胸衣,更重要的是,它是毫无怨言地收回这件胸衣。      
  当然,百货公司本身没有义务、道义或法律上的责任来接受拖延了这么久的退货,但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这件事更具有意义。      
  这件胸衣原来的价钱为五十美元,在两年后收回,却只能丢到廉价品专柜中,能卖多少算多少。但是,深懂人性心理的心理系学生将会明白,菲尔德公司不仅不会在这件胸衣上有任何损失,相反的,它还将因此而获得无法以金钱衡量的好处。      
  把这件胸衣退回去的那位妇女,心中一定明白,她并没有要求更换物品的权利。因此,当这家百货公司给了她无权利获得的物品后,等于争取到了她这位永久性的顾客。但是,这件交易的影响并不仅如此而已。因为这位妇女把她在这家百货公司获得的“公平待遇”宣传开来,弄得远近皆知。      
  她把这件事当作她的谈话主题,而且一连谈了好几天,使得菲尔德百货公司从这个事中获得了最佳的广告效果。菲尔德公司如果想要花钱作广告,可能要化上这件胸衣十倍价钱的费用,才能获得这种效果。      
  爱默生说过:“因和果,手段与目的,种子与果实,是不能分割的。因为‘果’早就酝酿在‘因’中,目的存在于手段之前,果实则包含在种子中。”      
  几年以前,拿破仑·希尔应邀向东部一所学院的学生发表毕业演说。拿破仑·希尔在演说中花了很长的时间,尽了最大的努力强调“任劳任怨,不计酬劳”的重要性。      
  演说结束之后,这家学院的院长和秘书邀请拿破仑·希尔共进午餐。在他们用餐中间,这位秘书转过头面向院长说道:      
  “我刚刚发现,这位先生是干什么的。他使自己站在世界的最前端,而他的做法是先协助他人站到世界的最前端。”      
  在这个简短的声明中,他道出了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定律”哲学中最重要的部分。             


  第三节 不要让不满埋葬自己      
  人生好象是爬山一样,你必须有达到山顶的雄心壮志,否则永远无法爬到顶端,但如果只是埋头往上爬,不管横阻在前的岩石,也是徒劳无功的,雄心壮志加上小心谨慎才是成功的首要条件。      
  (一)卡耐基总是朝着前面走去       
  如果你感觉不满,你环顾左右前后,就能看出许多可能发展的事物来。      
  这些可能性起初似乎是一些模糊的臆想。因此,如果你想发展你的志向,便必须训练善用你的想象能力。      
  如果你有梦想,即算不能实现,也还是有其价值的,因为此种梦想可使你看到许多可能的机会,是别人所未见到的。      
  在人们的童年时代大都是充满了各种幼稚的梦想。钢铁大王卡耐基15岁的时候,便对他那9 岁的小弟弟汤姆谈论他的种种希望和志向。他说假如他们长大些,他要如何组织一个卡耐基兄弟公司,赚很多的钱,以便能够替父母买一辆马车。      
  他们天天玩着这种游戏,自然而然地他们内心便保持着许多梦想。这种“假如”的游戏,总是催促他努力工作;等到机会真正来了的时候,他便在现实中抓着,正如他在理想中抓着一样,最后他总是能将理想变为现实。      
  “你以为我做了司机便满足了吗?我的心愿是做铁路公司的总经理。”      
  但是说句话的青年在当时还没有做到司机,他在铁路上帮了两年事之后,还只是在一辆三等火车上做一个加煤炭的工人,月薪40 元。他说上面的那句话,是因为一个铁路上的老手激起他说的。那个老手对他说:“你现在做了添加煤炭的工人,就以为自己是发财了吗?但是我老实告诉你吧!你现在这个位置要再做四、五年然后才会升为大约月薪100 元的司机;如果你幸运地不被开除的话,就可以一生安然地做司机。”      
  听这个话的青年便是佛里兰。他听说自己可以得到一个安稳的工作,并不乐观。他所说的话,后来真的做到了;他一步一步地努力,后来做到大都会电车公司的总经理,因为他不满于一种安全稳定的工作。      
  志愿是由不满而来。有这开始,便有一种梦想,接着是勇敢的努力,把现状和梦想中间的鸿沟连络起来。      
  伟大的人物并不是空洞的梦想者。他们将来的志向是根植于确切的事实的。他们是凭借着有目标的梦想使他们产生不满,因不满而刺激他们加劲地奋斗以求成功。      
  (二)要爬最高梯子就不要回头       
  “我从楼梯的最低一级尽力朝上看,看看自己能够看到多高。”这是美国五大湖区上的运输大王考尔比在最初进入社会做事时所说的一句话。      
  他一无所有,而他希望的却是那样高远。他是根据什么来实现自己的希望的呢?他非常穷困,最初是从纽约一步一步走到克利夫兰,后来在湖滨南密执安铁路公司总经理之下谋了一个书记的职位。      
  但是他工作了一些时候,便觉得他这份工作过于狭小,已不能满足其远大志愿了。他觉得这个工作除了忠实地、机械地干之外,没有什么发展,没有什么前途。      
  他觉得矮梯子并不一定就安稳。他觉得坐在一个矮梯子的顶上,更容易跌倒,不如爬一个看见顶的梯子,一心只想朝上爬。      
  他辞了这个工作,另在赫约翰大使的手下谋得一个工作;赫约翰就是后来国务卿兼美国驻英国大使。考尔比的想象力已经看到,如果与前者在一起,不会有什么发展,与后者在一起,则会有很大的造就。      
  一个人要有眼光才有进步,但是眼光也必须时时改进。考尔比说:“我最初走到克利夫兰来,原是想做一个普通水手的——这是一种儿童追求冒险和浪漫的思想。但结果我没有当水手,而每日每时与美国最完全的一个理想人物相接触(就是赫约翰大使)这也是我的好运气。他便成为我各方面的理想人物了。”      
  考尔比能够觉悟到假如他同一个小人物相处,绝不能有很大的发展。于是,他选定了一个大人物,然后以这个人为自己心目中的偶像,他选定了赫约翰,便为自己树立了一个理想。      
  他晓得将来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并不觉得不满意,你便不会想改进你的现状,也就不会有一种光明前途的理想。但是,如果你有了理想便满足了,便把理想作为实际生活失望中的一种安慰,那就错了。理想的用处,就是因其能以现在的事实,衬托出其将来的可能性。      
  如果你自满于这种理想上的成就,那实在是你进步的障碍,甜蜜的理想,必须同时有一种想改革现状使之接近于理想的动力相伴随。      
  理想可以作为一种刺激,因为理想可以把你的现在和将来的大区别摆在眼前。理想之于人,应当象是一种挑战,催促他改进现有的状况。如果他只是空想着成为一个大人物,或是以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物,那么,他便永无任何改进。那么,实际上他应当怎样前进呢?      
  聪明的人,最初要划出路线来,照着路线从他现在的地位达到他想得到的地位。他在中途竖立许多小目标。对于最近的目标积极付出努力进行,因为这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他达到这个小目标的时候,觉得有了进步,便感到很高兴,然后休息一会,又鼓起劲来,竖起第二个目标,向着那里前进。      
  最后的大目标距离很远,恐怕只能隐约看见,最高的目标当然是模糊的,因为比起低的目标要远多了。人生好象是爬山一样。你最先必须有一种达到山顶的强烈欲念。但是如果你只是想,只知不满于你现在是站在山谷中,你还是不会到达山顶的。你只是悠闲地望着山顶,或是想象着你已经到了那里,那你也绝不能达到山顶的。你必须鼓起劲来,努力工作。      
  如果你只望着山顶,糊里糊涂地住上爬,不管前进的岩石,那么,你也不会达到山顶,你必须当心你眼前的脚步。你的目的地是山顶,山顶有时清楚,有时模糊,有时完全看不见,但是不管看见看不见,总可以给你最后的目标。你所要时时注意的是眼前的步骤——如何越过石头,如何跳过溪流,如何绕过山脚,如何免得从绝壁滑下去。      
  最后的目标是使你不致迷失路途,好象指南针一样。不过如何爬山是要你自己努力的。      
  (三)先把眼前的事做好       
  大事业之成功,是要彻底解决眼前的问题。有时彻底解决了一个问题,可以引出意外的结果。      
  发明电话的贝尔是每个将近成年的小孩都羡慕的人物,但是他最初是否决定了以发明电话为目标呢?并非如此。如果等他有了这种理想再去发明电话,恐怕他就不会成功。他之所以发明电话,是因为他努力于一个另外不同的目标。      
  他在一个启聪学校里做教员,在那里和他的一个学生结了婚。几年之后,他经过许多试验,想发明一种用电的工具,使他的妻子能够听见声音,在他的种种试验之中,偶然之间发明了电话。      
  这是一种偶然的事吗?这实在是因为他对于目前的问题能够做彻底的研究。他并不是呆坐着梦想成为一个大发明家。他是专心地工作,因为他眼前的问题决意要解决,解决了才肯罢休。      
  如果一个人对于他的目标幻想得太过度,而忘却了自己的实情,就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离目标要近些。这容易造成他自满,而忘却眼前的工作。      
  波士顿大学商科的教务长罗尔德对毕业生曾经有这样的告诫:“大学生每每容易有一种危险——那就是分心于其他的问题,而把目前的问题疏忽了。年轻人有许多失败,就是因把目前的职务看得太容易简单,以为不值得用他全副的精力去干。”      
  一个高目标不可掩盖目前的需要。固然,一个人要晓得往何处去是重要的,晓得自己与那目标的距离也是重要的,但却须有一种确实的计划,依着计划由现在的地位前进以达到目的地。      
  至于前进的速度,并不是象一般年轻人所想象的那样重要,重要的问题是:我现在做的事,是否帮助我达到最后的目的。许多大人物从一种工作换到别种工作,并不是好象蝴蝶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他们之所以换工作,是因为他觉得走到了不通之路。大人物的眼光是要能看到一种情况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要能看到一种情况的闭塞。      
  卡耐基如果不是看到了另有一种较大的发展,恐怕他一生还是在铁路上做事。他因为想实行他的一种独立的计划,于是坚决辞谢了宾夕法尼亚铁路管理局升他为副总管理的机会。这并不是一种随便的见异思迁。他是想拥有更大的发展,而他觉得在宾夕法尼亚铁路局做事不能达到他的目的。       
  恐怕你要试走几条路,然后才能过到你真正想要达到的地方。恐怕你难免要调换几种工作,或回头望望,但是你这种改变必须是根据已往的经验经过聪明的考虑。你的改变不可能是因为好变动,或是因为对目前工作的畏难。      
  克利夫兰著名的银行家克拉斯许多年前就有一种理想,想主持一个大银行,但是他有许多年是做各种各样的工作,试了一样又一样,最后才接近他的目标。      
  他曾经做过交易所的职员、木料公司的职员、簿记员、收帐员、折扣计算员、簿记主任、出纳员、收银员等。但是经过这种种不同位置的时候,他总是注视着他的目标,利用他的经验以增进银行知识。      
  假如是一个比较软弱的年轻人,经过这许多的变化,恐怕会意志消沉了,但是他却利用这许多工作帮助他达到最后的目的。      
  他说:“一个人可以有几条不同的路径达到他的目的地。有时如果是在一个机关之内用得着他的一切学识和经验,或许是很对的。有时却要时常变换..不过我以为他必须晓得他干的是什么事,而且何以要干这种事。”      
  “如果我换工作,就是为了多赚几个钱,每星期多获得几元薪金,那么,恐怕我的将来便为现在所牺牲了,对我并没有什么好处..我之所以换工作,完全是因为我对那方面想得到的经验,已经吸尽而无可再学了。”      
  一个目标应当作为一种指南,引导你决定是否要换工作,应当把精力用在何处,以及其他枝节问题发生时如何应付。目标是一种进行时的指南,不是一种最后固定的地点。      
  你是向前瞻望着,等到你达到了目标,便可退休了吗?若果真如此,那么你就不是一个伟大的人物。象这样做的人,便是他生命失掉了光辉火焰。      
  人生的意义,便是在于做事,在于有进步,闲坐着默想你的成就直到老死,实在是一个大错误。伟大的人物直到他完全精疲力竭了,才肯放手,不管他以往的成就如何。      
  许华勃是一个自己奋斗的乡间孩子,后来曾经做过许多总统的顾问,他认为无止境的活动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终结。他说:“某次有人问我,一个大商人是否有达到他目的的时候。我回答说:‘如果一个人有达到他目的的时候,他便不是一个大商人了。’有成就的人总是永远前进的,直到肉体无生命的时候。”       
  人类的愿望,始于不满足。      
  不满足是表示你需要较好的东西。你要注意这种标记,因为它可以催促你向着好的方面进行。      
  不可怨天尤人,把你的不幸归咎于别人或外界的环境,由此而发泄你的不满足。你应当让不满激发你,采取一种广阔的人生观。      
  志向并不是一种天赋的秘密,你应当想象到将来种种的发展,继而发展出你的志向。      
  不可做一个空泛的梦想者。要晓得如何切实前进,从你现在的地位,向着你想要达到的地位前进。      
  你要真实地认清你自己,“你将来想做什么人,要看看你现在是什么人。”      
  目标要能刺激你把现在的工作做好。要把眼前的问题解决,才能够向着目标前进。      
  把目标作为你的一个向导,决定你进行时的种种问题。      
  不要总是想达到目的时的那种满足,或是那个终结的时期。一种志愿的成功应当刺激你进行第二个志愿。      
  (四)你要结交那些不满足的人为友       
  新闻界的霸主、伦敦《泰晤士报》的大老板拉斯克利夫爵士最初月薪80元的时候,就能不满足于现状。即便是后来《伦敦晚报》和《每日邮报》为他所有的时候,他还是不觉满足,直到他得到伦敦《泰晤士报》为止。林肯说:“除了密西西比河之外,伦敦《泰晤士报》是世界上最有力的一件东西。”      
  他利用《泰晤士报》给予他的力量,暴露官僚的腐败,打倒了几个内阁,而且不顾一切地攻击政府的昏庸怠惰。..由于他这种大胆的努力,增进了国家不少的效率,改革了英国政府的整个制度。      
  他对于那些自觉满足的人,是不去和他们周旋的。      
  有一次他站在一个从未见过的次等编辑助理的桌前,问道:“你到这里有多久了?”      
  “将近3 个月。”他答着。      
  “你觉得怎样呢?你喜欢你的工作吗?你对于我们的办事程序熟悉了吗?”      
  “我很喜欢我的工作。”      
  “你的工资是多少?”“一星期5 磅。”      
  “你很满足了吗?”      
  “很满足了,谢谢你。”      
  “啊!但你一定要搞清楚,我是不盼望我手下的职员得了5 磅一星期,就觉得满足了的。”      
  天下真不知有多少人一无所成,原因就是他太容易满足了!得到了一个稳当的位置,终其一生总是得那一点薪水,每天总是做那一样的工作,直到死而为止,于是他以为一生所能获得的,即尽于此矣。      
  不满足是痛苦的。为了避免这个不满足的痛苦,于是许多人寻找一个安乐窝,没有忧虑,也不负责任。      
  知足可以视为动物的目标,但是不可把人类的眼光弄狭窄了。牛和猪有了适当的看护和充足的粮食,便满足了;但是人类的目标是要成就事业,不是专供别人的鱼肉。      
  有些人还有一种方法去逃避不满足,那便是把他们的遭遇归咎于不幸的环境。埋怨自己是为外界的环境所束缚,实在是愚蠢极了,不满足感觉应当使我们晓得错处是在我们自己,应当在某方面改变我们自己,而后才能有所成就。      
  真正的大人物不怕承认自己的缺点。他们并不闲坐着回味自己的优点,他们希望朋友们来称赞,但不因称赞而觉得自满。      
  大人物不希求奉承,而只是以批评的态度查看自己,把他们现在的地位和他的志向的情况来比较。      
  “你要把现在的自己和将来你所欲成就的自己作一比较。”格斯特的这句话便是这个意思。格斯特是在报纸上写诗最多,也是受读者欢迎的一个诗人。      
  他之所以成功,大半是因为他能常常望着他理想的自我,而不满足于现在的自我。      
  要求自己上进的第一步,就是绝对不可停留在现有的地位。不满于现状的感觉可以帮助你完成第一步。      
  但是仅仅不满足是不够的。有了移动而无目标也是无用的。你必须决定你是往哪里去。这一点要怎么办呢?        

  第四节 接受批评是最好的借鉴      
  遭受别人戏弄也许正是自己去接受考验的前奏。      
  一 把别人对你的嘲笑视为称赞       
  康能曾经受过打击。他第一次在美国众议院演讲的时候,被言词犀利的新泽西州的代表非尔卜斯中途这样讥讽了一句:“这位从伊利诺州来的先生,恐怕口袋里装的是燕麦吧?”      
  全院的人听了便哄堂大笑,假如被讥讽的是一个脸皮薄的人,恐怕就会不知所措了,但是康能却不然,他外表虽然粗蛮,但内心却明白这句话是事实。      
  “我不仅口袋里有燕麦,而且头发里藏着种子。我们西部人大都是这样乡土味儿,不过我们的种子是好的,能够长出好苗来。”      
  康能因这次的反驳,以致全国闻名,而大众都称他为“伊利诺州的种子议员”。他能够使别人的讥讽变为称赞和同情,因为他谙熟一种自贬的方法,这种方法我们人人都可以很容易学得的。      
  他晓得从批评声浪中逃走是不好的。批评就好象一只狗一样,狗看见你怕它,便愈加追赶你,恐吓你。如果某种批评把你吓住了,你便日夜都痛苦不安。但是如果你回转头来对着狗,狗便不再吠叫了,反而摇着尾巴,让你来抚摸。只要你正面迎击对你的批评,到头来,它反而会为你所溶化、克服。      
  我们之所以怕批评,是因为批评乃是真的事实,愈真实则我们愈害羞而相逃避。然而批评之所以可贵,便是因为里面包含着真实的缘故。      
  别人批评康能好象草包,他并不害羞、逃避,自己望一望,承认自己比别人还是土头土脑些。不过在他粗野的外表的里面,能显出他是一个纯正的人。      
  如果我们时时努力改进我们人格上的种种缺点,则我们便没有空闲的时间,对于那些细节过于斤斤计较了。      
  凡是有头脑的人总是时时审视自己是不是完全的人,他晓得他自己确有许多缺点。批评是揭发这种缺点的一种好方法,是我们所应当欢迎的。      
  我们应当练习不可脸皮薄。我们不可对一点小小不快的批评就忧心忡忡,差不多全身要崩溃了,不过同时有点很重要的,便是我们对于批评不可脸皮太厚,以至不知我们的言事行为有哪些地方是别人所不喜欢的。脸皮不可太薄,也不可太厚..我们要利用别人的批评以求自己进步,第一步就是要能够得到这种平衡。批评我们的即使是我们的仇敌,或是想侮辱我们以掩饰他自己的弱点,那又何妨呢?无论批评者的动机如何,我们总可以利用批评作为改进自己的一种指南。的确,敌人的批评比朋友的批评还可贵些。      
  批评你的人或许存心不良,但是其批评的事实却可能是真的。他或许是想害你,但是如果他的批评能使你改进,对你反而更有助益。你如果因他的批评而自己丧气,那就让他诡计得逞了。      
  大多数的人都是愚蠢的。我们希望别人重视我们,只要做了什么事,就希望获得别人称赞。如果别人说我们的错处,便觉得受了委屈,或怒气冲天。      
  于是,朋友们往往不敢说我们的弱点,他们或者是称赞,或者是默默无语。      
  对于我们进行反面批评的,大半是那些不喜欢我们的人,或是想伤害我们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对于这样的批评是可以不去理会的。但是从反面来看,如果我们是聪明人,就会利用这种批评来改进自己,而认为这是一件很合算的事。      
  一个粗鲁的警察,或是经常奔波在外的业务员,常常以为自己是居于特殊的地位,而侮辱别人。只要你晓得如何对付批评的人,那么,对于这种傲慢的行为,你就不会觉得受屈,或是认为对抗有损自己的身份了。甚至有些身居高位的人,也好象业务员一样,侮辱那些较低一级的人。一个人对于这种侮辱的反应如何,就可以衡量他处世如何。      
  林肯也曾经受过别人的轻视。      
  当林肯是个年轻的律师时,因为有一个重要的案件来到芝加哥,但是无人理会他。在芝加哥,那些年长有名的律师,都一致认为和一个外来的后生律师在一起会降低他们的身份。这些人自认为地位崇高,除自己以外看不起任何人。他们把林肯完全抛在一边——无论去什么地方都不请他一同前往,也不和他一同吃饭。      
  林肯怎样面对这种情形呢?是否鼻子翘得比轻视他的人还高,想方设法报复呢?不,他并没如此做。后来他回到斯勃林菲尔德的时候,他说:“我到芝加哥才晓得自己所懂得的是多么的浅薄,而我要学习的又是多么的多。”      
  这种轻视对他是一种刺激,促使他改进。后来他升到了很高的地位,而那些轻视他的人还是一无长进。他做了美国的大总统,那些律师还是无名的律师。      
  他们的轻视不过是替林肯预备了一级梯子,使林肯爬到荣誉的顶端。      
  侮辱人的轻视态度和朋友好意的玩笑是不同的。但是,即使是开玩笑也可以指出我们的缺点来。罗斯福晓得如何对付朋友们的开玩笑。他借着朋友们的玩笑,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了,但是他并不幻想着自己的体力是比当地的本土人物还要胜一筹。他老老实实地承认他们比他高超些。      
  有一天他在培德兰同几个人砍树清理一块空地出来建造房子,到晚上工作完毕时候,工头问他们一日工作的成绩如何。他听见有一个工人答道:“皮尔砍了53 株,我砍了49 株,罗斯福咬下了17 株。”罗斯福回想起他所欲的那些树真好象海狸咬下的一样,便禁不住笑起来。他老老实实地承认他砍的树实在是比不上他的同伴们。      
  还有一次罗斯福在培德兰开牧场的时候,他想猎杀白山羊。他听说在科亚从有一个会打猎的,名叫维尔斯,罗斯福写信给他,请他做打猎的向导。      
  信的最后几句这样说:“如果我出来打猎,你相信我会打着一只山羊吗?”      
  那个打猎的回信,就写在他的信的背面:“如果我出来打猎,你相信我会打着一只山羊吗?”      
  但是罗斯福回电仍旧请他做向导。      
  奉承罗斯福的人实在不知其数,但罗斯福晓得从一个粗野而讲老实话的人那里,比从一个只知一味奉承的人那里,比一个只知一味奉承的人那里所学的一定要多些。即使是别人的批评很鲁莽,也还是可以利用来改进自己。      
  二 美国销售始祖司退里成功的秘诀       
  司退里16 岁的时候,在一个大五金商号里做店员,这正是他所希望的一个职位。他的前途是光明远大的,他努力工作,各方面尽心学习,自己盼望着将做一个成功的五金销售员。他以为自己是上进的,但是其上司却看法不同。      
  “我不要用你了,你是绝不会做生意的。你到塞强铸造厂去做一个工人罢。你那种蛮力,除了做这种工作之外,没有什么别的用途。”      
  对于一个年轻人的侮辱,还有甚过于此的吗?被炒鱿鱼,这是何等的打击!然而他却始终以为自己工作得很好。那么,他是否预备到铸造厂去呢?      
  他的头脑里是否充满了风和水等庞大的动力而不是思想呢?他受了很大的打击,他被打倒了。他的首次冲刺失败了,但是结果他重整旗鼓,决心要得到胜利。      
  “你可以辞退我,但是你不能削弱我的志气,”他对那残酷的经理反抗说,“有一天如果我还活着的话,我也要开一个象这样的大的五金店。”      
  他的话并不是一种气愤的发泄而已。这个青年因第一次的失败而驱使他不停地努力,一直到他成为全国最大的五金制品商之一。如果没有受这次打击,恐怕司退里永远是一个平庸的销售员而已。在受到打击之前,他以为自己的工作是很好的——这种自满心足以消灭他那种求上进的刺激。他在那个粗鲁的经理之下所受的打击,正是促使他上进的必要原动力。有时要战胜一种不适当的自满心,唯一的方法是受一次重的打击。      
  美国汽车铸造公司的总经理威廉·伍定有一次也因一次意外事件而使其自信心完全粉碎。他自以为是一个伟大的演说家。他之所以会有这样想法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当过国会议员,他的演说常常令全体听众拍手叫好。      
  有一天晚上,他对一群煤矿工演讲,这些工人有些是外国人,有些是完全不识字的文盲。全厅挤满了人,似乎大家都极想听他的演讲。他很细心地预备了一篇自以为很好的演说词,他在讲,听众在拍手。直到最后,拍手地声音愈来愈大,他以为这次演讲十分成功。最后,这种热烈的欢迎几乎达到疯狂的地步,喝采声长达15 分种之久。当他很高兴地坐下来时,他对旁边坐着的一个新闻记者说:“他们似乎很喜欢我的演讲。”      
  那个记者答道:“你不晓得这大群听众之中只有三四个人会讲英文的吗?”      
  “那么,他们为何拍手呢?”伍定问。      
  “咦!难道你没注意到他们当中那个会说英文的看见应当拍手的时候,便发出一个信号叫其余的人拍手吗?”      
  讲到这件事,伍定最后说:“我后来注意了第二个上台演讲的人,才晓得实际情形的确如此。而且那个懂得英文的人似乎也不行,因为他往往在不该拍手时而叫人拍手。如此我才晓得我一心只想到自己的口才和演讲,而毫未想到我的听众。      
  三 成功者不怕遭人戏弄       
  纽约电话公司的总经理麦卡罗因小时被人开过一次最大的玩笑,才醒悟过来的。那时他是一个幼稚的野孩子。他那种非常易于受欺骗的情形几乎远近驰名。他只知靠别人而且绝对地依赖别人,所以他自己毫不费力思索。他那时是在火车站的车道上做各种零碎的工作。      
  一个7 月大热天的下午,位于山岩与河流之间的西岸车站热得就好象锅炉一样。有一个名叫比尔哥林斯的工头,叫麦卡罗去拿一点“红油”以备红灯之用。他说“红油”是在离那儿一里远的圆房子里,麦卡罗很恭敬地听了工头的话,便一心朝着那个方向走去以便完成他的任务。到了圆房子里,他就向那里的人要“红油。”       
  “‘红油’?”那里的职员十分奇怪的问,“做什么用的呢?”      
  “点灯用的。”麦卡罗解释说。      
  “啊,我晓得了。”那个职员心中明白了,“‘红油’是在过去那个圆房子的油池里。”他说道。      
  于是麦卡罗又在那滚烫的焦煤渣上走了一里之远。那里的人告诉他“红油”并不在那里,而且不晓得究竟是在哪里,最好到站长的办公室里去问问。      
  于是麦卡罗又提起脚走了。因此,在火热的太阳下,他就这么走来走去地走了一整下午。最后他着急了,便跑去问一个年老的工程师,这个慈祥的老工程师很怜悯地望着他说:“孩子呀!你不晓得那红光是红玻璃映出来的吗?      
  你现在回到工头那里去和他理论罢!”      
  那个工头不晓得他是和将来纽约电话公司的总经理开玩笑,也不晓得这孩子将来手下所用的职工有6 万人之多。麦卡罗得到这次教训后,就发誓以后绝不象呆子般被人玩弄了还不知道。他决心将来做事要眼睛耳朵打开些,而且脑袋瓜也不再只是用来放帽子的。      
  麦卡罗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教训——不可太信任人。但他也并不陷入另一个极端——对于人人都猜疑。这也是被批评的人所易于陷入的另一种陷井。      
  批评我们的人无论其动机是怎样的恶劣,都不应对人产生猜忌心理,以为人人都是自己的仇敌,这是相当危险的。      
  大人物难免也要受到不公平的批评、无理由的侮辱,以及恶意的诽谤。      
  人人崇拜的民权主义的偶像杰弗逊曾经毫无防备地被人用泥团打过。一个为公家做事的人,如果不受当时人们的侮辱和嫉恨,便不是一个政界上的大人物。      
  人人都是有仇敌的。大人物所树立的仇敌要比一般人多。不过敌人的数目多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伟人常能利用敌人的攻击来更好地宣传自己。      
  敌人的批评,常常是对的。小人就以为无论自己对不对,总要设法来替自己辩护,于是渐渐养成一种自以为是的观念。”硬头皮的人总是那些思想简单,智力有限的人。”      
  美国救生圈公司的副总经理兼美国航业救生公司的总经理查理·皮兹某次不得不开除一个很有希望的青年高级职员,因为他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      
  这个青年是由一个小徒弟升上来的。因为他的才干很好,而且受人欢迎,所以升得很快,一直升到该公司工程估计部的主任,负责该公司工程的估计。      
  有一天,一个速记员查出了他的估算中算错了两千元,于是把详情呈报上。后来这件事传到皮兹那儿去了。      
  这年轻主任听说之后,勃然大怒。“这个速记员不应该查问我的核算。”      
  他气愤地说,“他也不应提出来。”      
  “但是你承认你的核算是错了,是不是?”皮兹问他。      
  “是的,”他说。      
  “然而你以为速记员还是不应该说出来,而公司应当受损失以免有伤于你的威严吗?”      
  这个青年主任以为应当是如此。      
  皮兹便规劝他,说他如果再这样做,就很难成为一个干大事的人。后来这件事渐渐在大家脑海中消失。大约过了一年之后,这个青年主任报上去一个美国中西部某项工作的两万元估价方案。其上司仔细校对他的核算,觉得这数目应当再加一倍,这事又呈到皮兹面前来了,于是皮兹再度叫他前来。      
  你想他对皮兹说的是什么话:      
  “我晓得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想用这项工程来陷害我。你上次恨我,于是这次特别请了工程师核算,故意扯我后腿。我的计算是对的,你在蔑视我的能力。”      
  皮兹回答说:“那么,好,你自己去请几个工程师来计算罢,看看结果如何。”      
  最后他承认自己的计算是错了,皮兹便对他说:      
  “现在我们只能各走各的路了。因为你不能接受公正的批评。”      
  象这个青年的这种态度,实在是要不得。把自己的任何错处都归咎在别人身上,以为别人有意倾轧自己,并时时刻刻认为自己是完美无缺的。如果我们已是完美无缺的,便不必再求什么前进了。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观念,他在世上将无任何地位可言。      
  别人的批评是极可贵的,可以显示出你正处于什么地位,但你得切记不可在那个地位上停着不动。      
  别人批评的时候,要欣然接受并作为你前进的向导,不可作为你失败的遁词。      
  要以客观的态度来衡量别人的批评。不要衡量其究竟伤害你到什么程度,或是别人批评你的动机究竟如何。      
  利用别人的批评来看清自己的行为,看出你究竟是对还是错。如果你是错了,便修正过来;如果你本来是对的,便不必牵挂着别人的批评而感觉不安。      
  拿破仑·希尔认为别人批评的时候,不要养成一种感觉自己是受逼迫的习惯。无论怎样,如果你的仇敌能指出一条路打破你的自负心,使你能够改进,那么,他实在是帮了你的大忙。             
    
  第五节 坚持好问的态度      
  很多成功者之所以成功,都是因为他们勤学好问。从伽利略到麦克兰,他们都是从好问中得到成功的。      
  一 一盏小灯启发伽利略发明       
  “你的脑筋是一个仓库呢?还是一个工厂?”这句话是大陆伊里诺斯银行和芝加哥信托公司的总经理尤金·斯提汾兹问的。“你的知觉仅只当作一种门户,让事实进入大脑里储藏着呢..抑或能将事实当作一种原料,让你的大脑生产出新的产品呢?”      
  伽利略发现过一种原理,由这种原理产生出了古老的摆钟,他这种原理是如何发现的呢?法拉第如何发现电磁感应原理,而使电气发动机和电流传达变为现代最有势力的东西呢?贝尔的电话是偶然发明的吗?马可尼的无线电也是碰巧发明的吗?这些发明家所看见的现象,也是其他的人都看见的。      
  他们储藏事实的仓库并不比常人大些,但是常人所造出的东西却比他们少,这是什么缘故呢?      
  他们成功的秘诀,说起来实在简单。他们每人在心智的门前站了一个哨兵,尤其是他们的眼睛和耳朵,查询每一个进来的客人,不断地问一些这类的问句:“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进来?你与刚才进来的一些人有什么关系没有?你的相貌为什么要长的这样?为什么你的声音与我刚才所听见的不同?你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你能被允许进来?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这些科学家发问的习惯几乎到达到无法控制的地步。如果你不晓得有问题的存在便不能解决问题。假使你吸收东西到大脑里,任它储藏着,那你的大脑不过是一座仓库而已。你所储藏的东西应当有卡片目录,需要的时候你便可以找出来。      
  另一方面,这个哨兵的职务并不是阻止东西进来,而是做一详细的盘查,使一些破坏分子无法乘虚而入。它欢迎外国人和奇装异服的人物。它询问它们是想多知道它们,训练你的知感哨兵养成好询问的习惯,不可目空一切或盛气凌人。有时候,最重要的客人来时,却穿着极平常的衣服,毫无声息,不易引人注目。       
  引起伽利略观察而造成最大的发现的,并不是一个件什么惊人炫目的东西,而是一件小而简单的物件。许多人都看见过,而并未多加注意的小东西——灯,伽利略看后就在内心中产生疑问,由是而产生最大的发现。      
  “当他在17 岁那年,有一天他走进当地一个天主教堂。他正若有所思地环视四周时,突然抬头望见从礼拜堂天花板上长链悬挂着的灯。这时,一种很难解释的事情发生了。他忘记了礼拜堂,忘记了做礼拜的人,他望着这些摇摆的灯,..突然脑中涌现一种感想——这些灯的振动,或许长摆和短摆不是同时发生的吧。于是他默数自己的脉搏,以实验他的这种臆测,因为在那时候脉搏是他唯一所带来的测量物..,他实验出来了,凡振摆不管其振幅大小,周期总是一定的。”      
  提出疑问是有代价的。但是,假使你问了没有结果又如何呢?如果你不断地问,最后,便会引导你问到一个最要紧的问题上去。如果你从来不问,便会看不到问题,如果从来没有见过问题,当然就不能尝试努力解答。每一个发明都是问题的答案。      
  有一次,美国电力公司的大老板斯泰因麦兹说:“如果一个人不停止问问题,世上就没有愚蠢的问题和愚蠢的人。”      
  如果有人说我们的问题问得蠢,多半是因为他们不能回答的缘故。父母回答儿女的问题,也是直到他们不能回答时,便停止不许再问。一个工头如果晓得的不多,也是不喜欢工人多问问题的,因为这会使他出丑。在另一方面,问问题是一种艺术。一个人不可在不适当的时候问问题,也不应以一种纠缠的态度或故意取笑被问者无知的态度问问题。      
  二 铸物始祖麦克兰从发问获得成功       
  在世界铸造专家中,闻名的大卫·麦克兰曾经因为他问问题,而失掉过20 个工作。他被辞退的缘故多半是这样的。“在一个铸形中,我们做了50个铸物,但却有20 个坏了。我详细地检验成品,并且将所有的日期都记载在纸上。每一次我们都是用的同样的铸形,同样的金属,一切进行程续也都相同。然而差不多总有一半的铸物是不好的。我冒险去和工头作对,也许是金属之中掺杂了什么别的元素,而使之起变化。      
  ‘好的铸物中的金属是和坏的铸物中的一样吗?’他问我。      
  ‘金属确实是一样的,然而却无法得到一样的结果。假使我们可以找出其原因来。就能够减少许多坏模型的浪费。’我回答着。      
  “工头立即辞退了我,因为我‘干扰’了他的工作。”      
  麦克兰这种好问的态度并不是他所问的事情错了。他始终坚持“问”,最后他获得很大的成功。他的最大错处是找错了人,他找了一个不晓得回答也不想知道答案的人。      
  当你问问题却得到不幸的结果时,多半表示你问错了人。这种碰钉子并不是说你以后不应再问了,而是你应当找别的方法去得出答案来。如果一定要问别人才能得到答案,就必须问一个确实知道个答案的人。去纠缠那些不晓得答案的人是一件愚蠢的事,这不过是使他们不高兴而已。去问知道的人吧!      
  最好的方法,还是自己找出自己所要问的答案。无论什么问题,一旦想解决,绝不是拿着别人无知的话当作最后的决断。成功者未必能解决每一个问题,但是他们不会相信因为别人说不能解决,便以为真的不能解决。      
  爱迪生的一生,没有停止发问:“为什么?”他虽然没有将自己所问的问题都求出答案来,然而他所得出来的答案却是多得惊人。例如:有一天,他在路上碰见一个朋友,看见他手指关节肿了。      
  “为什么会肿的呢?”爱迪生问。      
  “我还不晓得确实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你不晓得?医生晓得吗?”      
  “每个医生说的都不同,不过多半的医生以为是痛风症。”      
  “什么是痛风症呢?”      
  “他们告诉我说这是尿酸积淤在骨节里。”      
  “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不从你骨节中取出尿酸来呢?”      
  “他们不晓得如何取法。”病者回答。      
  这时的情形好象一块红布在一只斗牛面前摇晃一样。“为什么他们会不晓得如何取法呢?”爱迪生生气地问着。      
  “因为尿酸是不能溶解的。”      
  “我不相信,”这位世界闻名的科学家回答着。      
  爱迪生回到实验室里,立刻开始试验看尿酸到底是否能溶解。他排好一列试管,每只管内都灌入四分之一管不同的化学液体。每种液体中都放入数颗尿酸结晶。两天之后,他看见有两种液体中的尿酸结晶已经溶化了。于是,这位发明家有了新的发现问世,这个发现也很快地传播出去,现在这两种液体中的一种在医治痛风症中普遍受到采用。      
  重要的,不是在于你能否得到答案,而是在于保持一种疑问的态度。组建美国羊毛公司的威廉·伍德说:“得到直正教育的唯一方法便是发问。我们只学我们要学的,你之所以问一个问题便是因为你想晓得它的答案,因为你想要晓得,于是在心里便记得。所以一个时时产生问号的头脑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三 不耻下问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行为准则       
  一个时时产生疑问的人可以从好多方面和以一种不惊动别人的方法得到知识。我们当然无须纠缠那些不晓得回答的人。然而,在另一方面,假使你努力寻找知识或答案,你可以从很卑微或想不到的地方而获得。林肯利用“问话式的交谈”得到许多关于他所急欲获得的知识。菲尔得曾从一个看门的人那里得到许多有价值的知识。这个看门的人认识所有重要的顾客,他们有多少小孩,他们的年龄等等。他也认识各店的总经理,对于店铺各方面的知识晓得的非常之广。当菲尔得在温泉区休养的时候,就坚持送信给这看门的人要他来住几天,整天问他问题——希望把他所有的知识都挤出来。      
  许多人讨厌问别人,不喜欢承认别人比他们懂得多,这是一种极愚昧的自傲心理作祟。假使你请教他人时是以一种早已晓得的态度,那你最好不问,无论你所请教的人如何卑微,你的发问态度必须诚恳,要有一种真正想知道的态度。想从别人身上得到知识的唯一秘诀,便在于你能使别人感觉到你确实承认和敬佩他们高深的知识。这种诚意的敬重便能打开别人如泉涌般的心门,而你也能得到收益。       
  要端正关于问问题时的应持的态度,就要承认你自己是多么地无知,承认世上有许多事情都有待你去学习。譬如即使你承认一个帮佣所知道的有关家务方面的常识比你晓得的多些,或许你也可以从她那儿学点什么。反之,假使你自以为比旁人知道得多,假使你和他们交谈是要证明他们比你愚蠢,那你已在朝成功的路途上走错方向。      
  卡伦博士提出了一些可以问你自己的问题,看你在碰到的机会里是否尽量利用了你的好奇心?      
  “你是否尽量用好奇好证明你是一个很活跃的人呢?”      
  “你是否充分利用了你的好奇心想要知道你事业的一切以及与事业有关的事?”      
  “关于科学、经济、艺术、道德、或历史等书能激起你的好奇心吗?是否这类读物都引起你好奇的行动呢?假使不是如此,你的心智便容易变得不留神和空虚无物。”      
  “如果你是在一个舶来品商里做店员,你会对店内各种不同的货品,如丝、羊毛、棉花等货物的出产地产生疑问吗?”      
  “假使你是一个教师,你是否持着你的好奇心去研究各种教育原理,并且在班上亲自实验过呢?你是否为有些孩子聪明、有些孩子愚笨而感到奇怪?”      
  “假使你是一个机械师,你是否因作了本份所应做的事便感到满足了,或是对于整个的机械有一种研究的态度?”      
  “假使你身为父母,你曾把你的子女当作一种有兴趣的问题加以研究过吗?记录他们的特性,寻出他们生存的原因,以及研究如何训练他们。你知道现在有儿童训练法这门科学,以及关于这类题目的许多书籍吗?”      
  “好奇心也可以使我们变为无价值的忙碌者,例如我们跑到窗口去看什么人在敲对门邻舍的大门,私拆别人的信件,偷听别人电话中的谈话,或是从门缝里偷看等——这都是滥用好奇心的举动。你的好奇心是否经过训练,使你只用正当的方法对于正当的事情起好奇心呢?”      
  对于你四周的东西和事情保持疑问的态度。      
  寻找问题,加以发问。找出困难和矛盾的地方。      
  承认仍有许多你可以学习的事情。而别人,甚至比你地位低微的人,可以供给你极有价值的资料。      
  养成喜欢讨论问题的习惯。假使你喜欢讨论,你便能懂得透彻地训练思考。相反地,假使讨论问题使你讨厌,你便会躲避,也绝不能学到如何思考。

 

 
热点推荐
外国语学院专用“外语沙龙视频聊天室”
南京大学CSSCI来源核心期刊目录(2008~2
法国总统萨科奇清华大学演讲法语全文
奥巴马胜选演讲稿(中英文对照)
2008年5月人事部二级笔译原文及参考答案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
翻译的双刃剑—— 从一篇开幕式致辞的英译
由一句祝酒词的翻译到词汇的联想意义冲突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翻译中的“部分功能对等”与“功能相似”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钱永键希望更多中国年轻人投身基础理论研
最近更新
雅思高分法则:逐项分析、择机突破
如何让雅思写作和口语表达更流利
雅思口语与作文备考误区
社科院预计年底150万大学生难找工作
保障性住房正被地方篡改和歪曲
伊索寓言简介及故事精选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时代人物"网络评选
中国人的五大理财误区
杨澜亿万财富背后的故事(图)
福建省高校精品课程网站一览表(2008)
2009我省高中课改后的高考高招方案
福建08年7月起自考合格证书可网络打印
科学高效的英语高考复习教学策略
2009年全国英语高考教学研讨会综述
2008各国留学新政策:带给你更多选择
内容导航 | 邮箱系统 | 我要留言 | 广告合作 | 与我联系 | 站长信息 | 常见问题 | 关于本站 | 本站旧版
Copyright © 2002 - 2009 hr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