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思想从不因时光流逝而退色,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首本较为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学记》一文曾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故需“相观而教之”,而今受益匪浅。
面对一群活跃有余、稚气未脱即将紧随我后从事教育工作的师范生,面对看似面目可憎、不知所云,实则系统有序、精炼有余的教育理论,作为教育学教师的我曾苦于不知如何让学生接受、悦纳那些理论。众所周知,理论给人的感觉像是上了年纪的人的教导,一板一眼,中规中矩。可幸的是,人各不同,心存己法,对教育问题亦然,可说人人心中自有其活生生的一本《教育学》。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张让学生用自己的体会去感悟教育理论,此举颇有成效:一来,教育理论不再是拦路虎,学生真切地触摸、感悟教育,二来,学生参与课堂热情大增,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在我看来,最重要的还在于学生愿意、主动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教育体验,在一次次时而争论、时而同悟的交流中达到了真切把握、感悟教育的效果,与此同时,也让我深刻领会教学相长的涵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相互推动、相互促进。此所谓:学生的感悟,教师的领悟。
试择一例,以下是在“教师素质”这一专题时学生的两则感悟,做为教师的您可否略微领悟为人师表之意?
1、“从小到大,我的老师都对我非常的好,可我知道那都是因为我爸爸的缘故(一脸的自豪),所以,我心底里一直很鄙视那些老师。我还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回,校长来我们班巡逻,走到我的桌旁,看见我的作业,字写得很潦草,校长看着皱眉头,可是,我的语文老师却说,我平时写得很工整的。那老师太虚伪了!……”
学生如此之说,不排除其家庭教育的失当,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无人不晓,但是,作为教师的您是否该多剖析一下自身?别以为学生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的内心异常敏感,他们的眼睛就是一架架处处跟随的照相机,随时拍摄您的一举一动,他们的耳朵也如同一台台时时待令的录音机,随时记录您的一言一语,教师啊,凡事要慎重。
自然,功利的社会,功利的教育,却要求教师淡泊名利,的确有失偏颇,教师也需生存。然而,作为影响一代代的教师在生存需要,安全的需要满足之后,是否可以检点一些?殊不知,“上帝在给你关闭这一扇门的时候,同时也将为你开另一扇门”,也许您的正直让您失去了可见的东西,但不难预想您可能为此收获另一番风景, “柳暗花明又一村”并非陆游的专利,学生对您由衷的尊重、敬重还不足于让您欣慰么?
2、“我永远都忘不了我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刚开学的第一天,班级闹哄哄的,老师在讲台前一再喊‘停’,没人听,包括我的同桌,我劝他上课了,别吵了,正好被老师撞见,他气鼓鼓地走过来,一把把我抓到讲台前,以我为示范,要求其他人不许吵闹。天知道!我是劝别人不吵,结果老师不由分说教训我(眼眶有些湿润),从此以后,我上课不听他讲课,也越来越讨厌数学科……那老师太可恶了,我这辈子都忘不了他……”
近十年的光景仍无法抚平学生的创伤,教师的漫不经心下挫伤了多少孩子的积极性?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之根基,现实中有多少学生正是因为喜欢教师这个人,才喜欢上这门课程,又有多少学生同这位同学一样因为厌恶某个教师转而厌恶教师所传授的学科?也许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许您行为坦荡,心胸开阔,也许您机敏过人,教术高超,可是,就因为你的疏忽和失误,使得师生关系僵化,耽误了学生的发展。
是的,兴许您觉得委屈,教师是人,不是神,“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会学不好的学生”之说已为人诟病。然而,爱岗敬业是人立身之本,作为新时代教师的我们更应始终提醒自己“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这一行业,就以满腔热情尽全力做好吧。
果能如此,那么,无需等到桃李满天下的那一刻,说不出的幸福已在心底油然而生,只因为,您的努力换来学生的细微进步,只因为,您的付出得到了更多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凡此种种,早已让您心生无限欣喜与快乐。
原来幸福如此简单!
后记:
曾几何时,北师大启功先生给北师大人量身定做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校训激励了多少初出茅庐的热血青年在教育这一片热土上热情耕耘。而今的我们却在看似日复一日的教学中淡忘了为人师表之原则,此次教学中的这两则感悟,适时又真切地提醒着将要从事和正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焕光芒。
肖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如果我们交换苹果,那么我们还是各自有一个苹果,可是,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若能交换(交流)思想,那么,我们将各自有两种思想。时光在前进,让我们在交流中成长,携手共进,迈向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