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 | 中考 | 高考 | 自考 | 成教 | 考研 | 外语考试 | 资格考试 | 英语教学 | 学生习作 | 论文写作 | 信息服务 | 下载中心 | 知心港湾
| 英语 | 语文 | 英语 | 动态 | 成考 | 英语 | 职称外语 | 教师资格 | 大学英语 | 写作指南 | 本科论文 | 招聘就业 | 听力 MP3 | 网络精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信息服务 > 新闻聚集 > 浏览正文
广东专家建议将过劳死纳入职业病范围
www.hrexam.com   更新时间:2007-04-30 点击: 【字体: 】 加入收藏 关闭本页

   
  本报讯 记者薛江华、王雷,通讯员王飙尘、胡世杰报道:“年轻时拿命换钱,岁数大后拿钱换命。真要累没了命,还不能算工伤。”在昨天召开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工作法律问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建议,将“过劳死”纳入法定职业病范围,并对其法律救济途径进行了探讨。

  “前后两晚连续死了两个年轻仔”

  2006年春节前夕,一个工人在增城市新塘镇的一家制衣厂意外死亡,死前他已连续加了一个月的班。东莞市卫生监督所的李镜棠不久前也接触到了劳动者的猝死事件,“都在凌晨五时多,前后两晚,连续死了两个年轻仔。”李镜棠表示,其他工人在接受检查时大都血液酶异常。广东省妇联资深法援律师黄淑美表示,很多患职业病的女工都有过一段时间内连续工作14-16个小时的经历。

  东莞市法院的尤中琴指出,过劳死的威胁还不仅仅在流水线上,2006年华为员工的“过劳死”即是一例,此外,《中国人才发展报告3》指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七成知识分子面临过劳死威胁。

  建议将“过劳死”纳入职业病范畴

  尤中琴指出,“过劳死”的预防比“过劳死”获得的物质赔偿更有意义,为了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利益,她建议将“过劳死”纳入职业病范畴。她认为,国际上对于职业病界定范围比中国更为宽泛,中国职业病法定范围的扩大势在必行,她介绍到,多年前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已经将过劳死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并拟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日本也从1994年开始对过劳死给予了法律干预。

  广州市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委员会主任肖胜方律师则认为,《劳动法》有规定休假制度,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其实是有效实施的问题。他说,如果单纯为“过劳死”立法并不可取,但将其纳入职业病范围是可行的。

  “过劳死”认定难度比较大

  2004年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作出了这样的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可视同工伤。“这恰恰把过劳死排除在外,”黄淑美律师说,“48小时内算,那么48小时01分死亡怎么办?48小时的依据从哪里来?”

  东莞市法院的尤中琴则认为,“过劳死”无法被认定为工伤的重要原因是难以认定“死亡”和“工作”的关系。她认为应该将“劳动强度”与“死亡”紧密联系,而不是单纯的看劳动者死亡是否由疾病引发。

  自愿加班“过劳死”企业应负责

  华南师范大学的法学院周贤日副教授指出,中国当前立法和司法资源都很有限,而劳动力资源则相对过剩,很多劳动者自愿加班加点的干。

  尤中琴认为,用人单位习惯以“是否加班,加班多少”作为评价劳动者的条件,变相地鼓励和引导劳动者加班。此外,“过劳死”的背后是劳动者透支生命给用人单位创造利益,基于公平原理,用人单位不能将责任全部推卸。

  “实践中,当出现‘舍我工作’的劳模时,我们总是号召向劳模学习,却忽视了宣传休息的重要性。”尤中琴建议应该参照《职业病防治法》,制定“过劳死”相应的预防方案。

  东莞市卫生监督所的李镜棠则精辟地指出,劳动者要保命“干革命”,不能拼命“干革

 
热点推荐
外国语学院专用“外语沙龙视频聊天室”
南京大学CSSCI来源核心期刊目录(2008~2
法国总统萨科奇清华大学演讲法语全文
奥巴马胜选演讲稿(中英文对照)
2008年5月人事部二级笔译原文及参考答案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
翻译的双刃剑—— 从一篇开幕式致辞的英译
由一句祝酒词的翻译到词汇的联想意义冲突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翻译中的“部分功能对等”与“功能相似”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钱永键希望更多中国年轻人投身基础理论研
最近更新
雅思高分法则:逐项分析、择机突破
如何让雅思写作和口语表达更流利
雅思口语与作文备考误区
社科院预计年底150万大学生难找工作
保障性住房正被地方篡改和歪曲
伊索寓言简介及故事精选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时代人物"网络评选
中国人的五大理财误区
杨澜亿万财富背后的故事(图)
福建省高校精品课程网站一览表(2008)
2009我省高中课改后的高考高招方案
福建08年7月起自考合格证书可网络打印
科学高效的英语高考复习教学策略
2009年全国英语高考教学研讨会综述
2008各国留学新政策:带给你更多选择
内容导航 | 邮箱系统 | 我要留言 | 广告合作 | 与我联系 | 站长信息 | 常见问题 | 关于本站 | 本站旧版
Copyright © 2002 - 2009 hrex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