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科学奖将于下周公布,每到此时诺贝尔科学奖都会成为所有中国人特别是大陆华人的心结,到底何时才会有大陆的学者获得代表最高科学荣誉的诺贝尔科学奖?
至今为止,算上法国华裔作家高行健,全球共有七位华人获得诺贝尔奖,其中获得物理学奖的有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朱隶文和崔琦五位,李远哲获得1986年化学奖,很多人都认为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由于政治原因,因为是文学奖,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从其余六位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来看,中国今后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领域最大可能还是物理奖。
为什么说未来十年大陆学者肯定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研究生涯可以看出,虽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一般的获奖年龄在50-60岁左右,但大多数是在30-40岁取得的科研成果,经历过20世纪八十年代的人都知道当时中国社会有句著名的顺口溜:“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与现在的高考状元都去读管理学不同,当年的高考天才一般都把成为爱因斯坦作为自己终身的理想,统计上相信全球没有一个国家的学子能像中国大陆这样在物理领域聚集了众多天才,当年的CUSPEA选拔赴美攻读物理学博士考试把对物理学的热情推向极致,八十年代进入大学的物理系学生未来十年将成为诺贝尔物理奖的主力也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说上面的统计还是大众化的数字,这里再给你列出一组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在美国联邦政府的资助下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芝加哥大学的学者经过对1999年至2003年美国物理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本科毕业院校给出的报告数据如下:
1、北京大学 478人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61人
3、美国MIT 347人
4、美国伯克利大学 324
5、韩国汉城大学 311
6、美国哈佛大学 276人
7、中国复旦大学 220人
8、美国康奈尔大学 218人
这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八十年代的观念,那就是大陆学子已经在美国大学物理领域特别是学校教育方面占据统治地位,九十年代的物理系学生将成为下一个十年诺贝尔奖金的主力,至少从人数上讲中国大陆学者已经占据了优势。
说大陆学者未来十年将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另一个支持在与近三十年中国政府对于物理领域的支持力度,已经建成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合肥同步辐射加速器,正在修建的上海光源、空间太阳望远镜、散裂中子源、人造太阳等项目无不是国家投入了巨资,大家都知道现在基础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是以大投入为基础的,物理学应当是中国参加世界大循环最彻底的学科,基本上目前所有的物理研究大投资都能看到中国学者的身影,这些也为未来十年大陆学者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奠定了基础。
从学术成果上看,这些年大陆学者子物理领域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果,潘建伟连续多次获得欧洲及美国物理学会年度十大进展、北京谱仪(BES)在τ—粲物理实验研究中曾取得重大突破等众多学术成果多都是近三十年中外交流的结果,笔者当然无法预测未来那个学术成果有机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可以肯定的是由中国人参与并主持的大科学工程肯定越来越多。
如果您还对中国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有怀疑,再给您一个不是理由的理由,先看看华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时间:
·杨振宁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李政道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丁肇中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李远哲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朱隶文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崔琦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时间分布基本上是以十年或二十年为间隔,也就是说2007、2008、2016、2017、2018华人都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哈哈,开个玩笑,这是彩票的玩法得出的结论。
其实大陆学者过去也曾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机会,比如钱三强等,大陆也曾独立提出领先的层子理论,可惜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与诺贝尔科学奖失之交臂,相信未来十年,也许不用十年大陆学者会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也许就在今年,也许未来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