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经济学和政治学
1.经济学是在希腊奴隶社会时出现,
2.政治经济学一词17世纪初出现,中叶作为独立学科产生
3.古典政——代表人物:英国威廉。配第创始,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完成
庸俗——代表人物:法国萨伊和英国的马尔萨斯
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法国的西斯蒙第和普鲁东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2.历史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代表登上政治舞台,并展开强大的工人运动
2)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3)特点内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在继承古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
2.生产关系:1)是人们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属于经济利益关系2)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在社会关系中起支配制约作用。生产关系的含义:
1)狭义的:指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广义的: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诸方面的关系,既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也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诸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或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马克思政治经学侧重研究资本主义制度,其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
2)原因:马克思要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特别要揭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经济关系的实际,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为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最终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提供理论武器
三、社会注意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既统一又有差异
A.其统一面:在于,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律。
B.差异面:1)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生产关系时由于马克思没有责任和不需要去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而是重在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2)而社会注意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
2.所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要拓宽,应在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同时研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增长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等也纳入研究的范围。
四、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
1,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WTO,国内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条件下,研究我国的政策与发展,需要联系国际间的经济关系,借鉴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与运行方面的某些有积极作用的经验与成果。
2.资本主义经济有新的发展变化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新变化,新特点,需要加以研究。
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
一、政治经济学具有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都具有阶级性
原因:1.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涉及人们的经久利益关系,而经济利益关系存在阶级关系的社会中,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
2.由于人们所处的阶级地位和阶级立场不同,对经济生活和经济现象所持有的看和所作的分析就不同……对于一定性质的生产关系,不同阶级会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反对的态度,而作为其理论表现的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各个阶级都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学,如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二、当代西方经济学。
1.庸俗性:当代西方经济学即当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从其掩盖的资本主义矛盾,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为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利益服务,并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来说,具有庸俗性
2.科学性:当代西方经济学从其研究社会化大生产的方法和制度认识和阐述市场经济运行及政府调控的规则以及优化产业结构,利用现代化科技成果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来说,又有一定程度的科学成分。
3.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对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学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实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因为工人阶级极其政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同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相一致,而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工人阶级极其政党认识和揭示客观经济规律的理论表现,它越是正确地揭示经济规律,其理论就越具有科学性,变越符合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
第四节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1.马克思致意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
2.它是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科学依据
3.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4.它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自觉性和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
第二章 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第一节 物质资料生产
一、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而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在人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和存在的。要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需要了解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二、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其他一切活动起着决定作用。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人们维持自己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才能获得。
2.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从事其他各种活动的先决条件。只有当劳动生产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才能有人和时间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以外的其他各种社会活动,人类社会才能日益发展。
三、劳动过程中的简单要素和生产要素
1.生产要素: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具备的各种条件和因素。
2.劳动者的劳动:是指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通过消耗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来改造客观自然物质,使其成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的有目的的活动。
3.劳动对象,是指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4.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也就是把人的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的物件。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5.生产资料,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就是生产资料。它是任何社会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备的物质条件。
6.劳动过程中的简单生产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成为原因:因为它们是劳动过程中最抽象,最一般,最基本,从而最有普遍适用性的生产要素。
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
一、社会生产力的构成
1.社会生产力的涵义:就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他们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力量。
2.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1.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
2.物的因素是生产资料,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3.生产力发展状况集中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发展与变化上,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质的最主要标志
二、先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
1.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的应用。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指科学和技术发明在生产过程中应用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2)生产力所包裹的人的因素(劳动者)和物的因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密切联系。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日益渗透到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中,引起它们素质的变化,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劳动者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经验日益丰富,生产效率逐步增长;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和是湖量品种的增加;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四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生产过程其他方面,如生产管理,工艺流程等发生变化。
3.振兴我国经济,首先要振兴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是实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键
三、生产力状况和劳动生产率
1.生产力状况包括生产力性质和生产力水平两个方面。生产力性质是指生产力的质的提规定性,它是由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性质所决定的……生产力水平是指生产力的量的规定,它表明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考察生产力的状况就是对生产力的质和量进行综合考察。
2.考察社会生产力还要衡量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3.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生产效率或能力。
四、分工与协作
1.分工:一般指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劳动分工,即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具体劳动,划分为彼此互相联系的各种劳动部门。广义的分工还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分工。
2.协作:一般是指劳动协作,即许多劳动者共同参加同一生产过程,或分别参加彼此有联系的不同生产过程,相互紧密配合,进行协同劳动。广义的协作包括人们在非物质生产领域中的协作。
3.分工与协作的关系;
分工与协作是劳动过程的两个侧面,有分工就有协作,分工越是发展,生产专业化程度越高,协作也就越加发展和密切。
第三节 社会生产关系
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
1.社会生产关系的涵义:就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也叫经济关系。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
2.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所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二、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涵义: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2.生产资料所有制集中体现在生产的社会性质,它决定着生产关系体系中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社会性质。任何社会制度中占主题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该社会制度的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因而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
1.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作为社会生产总过程内部的四个环节没,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
2.生产对非陪,交换和消费起主导的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表现为,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马队乡,水平,结构和具体方式。
3.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起反作用,即影响生产的发展,适应生产发展的分配、交换和消费,能够推动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不利于生产的发展。
第四节 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
一、社会生产方式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两者的有机结合和同意,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而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而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即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二是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的规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归根结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这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
5.社会经济制度是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基本经济制度,它具有特殊的质的规定性
6.社会经济制度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演变。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五种基本社会经济制度,即五种基本社会生产关系:原始公社经济制度,奴隶制经济制度,封建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五节 经济规律
一、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1.任何经济规律都具有客观性。
因为:第一,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任何经济规律的作用都是客观的。
2.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办事。人们的主观行动如果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就要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遭到损失和挫折
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1.承认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并不表明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实际上人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2.认识经济规律就是指认识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3.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利用经济规律就是指人们使自己的主观行动和措施,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三、经济规律的特点和类型
1.特点:
经济规律与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共同点,即都有客观性。但是经济规律又有自身的特点:
1.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而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
2.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并不是长久不变的,它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在自然科学中,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的程度和对经济规律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1.类型。
1.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一切社会生产的某种共同本质的联系;
2.集中社会形态共同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某几个社会在生产关系方面的共同的本质的联系。
3.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它表现该社会生产关系的特有的本质的联系。
一、经济规律体系和基本经济规律
1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存在和发生作用的各种经济规律,组成该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
2基本经济规律在一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是起着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它对该社会生产总过程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都起着决定的作用,该社会其他经济规律作用的范围和程度,都要服从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受基本经济规律的制约,而其他经济规律的作用,有能促使基本经济规律更好地得到实现
一、社会再生产。
1,含义:再生产就是不断重复和更新的社会生产
2,内容:1再生产的内容一是指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即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掉一定的物质资料,并又生产出一定的物质资料。2再生产的另一个内容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任何生产过程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的条件下进行的,随着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这种生产关系不断地得到维持和发展。
3.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4……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包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二者的关系: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存在密切关系:第一,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进行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只能而且必须由简单再生产来提供。第二,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了的再生产总体中,主要的部分是相当于原有生产规模的部分。
5.扩大再生产实现方式包括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类型。
二者的关系:1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在生产技术和劳动效率不提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扩大再生产场所,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来扩大生产规模。内涵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来扩大再生产规模。2在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资料使用效率较低的条件下,扩大再生产一般是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生产资料使用效率不断提高的条件下,会逐步过渡到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
二、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1.含义、实质、及保持协调的意义。
1)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部门之间、各个环节之间,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的数量表现和对比,就是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
2)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的实质,是把社会总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按照一定比例分配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各环节、各地区的反映。
3)在一个社会的国民经济发展中,保持比例关系的协调与平衡可使社会总劳动得到有效利用,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功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1.比例关系的类型:
综合性比例:即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具有综合性和重大影响的比例关系,如两大布雷的比例,只类和消费的比例。
部门之间的比例:包括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与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等。
部门内部的比例。
地区之间的比例。
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的比例。如生产与分配,生产与交换的比例。
三、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
1.产业的含义: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总称。广义的产业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内。
2.产业结构的含义:首先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物质生产部门之间及其分部门之间的组合构成状况,以及它们在社会生产总体中所占的比重。同样,广义的产业结构,包括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构成在内。
3.狭义的产业结构的类型4种:两大部类产业结构,农重轻产业结构,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生产要素密集度产业结构。广义的产业结构类型是将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综合起来加以考察,通常划分为三次产业,形成一、二、三产业结构。一般说来,第一产业是农业,二工业和建筑业,三是除一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
4.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各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总的来说,呈现出逐步优化升级,由低级向高级逐渐演进的趋势。
1.两大部类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制造消费资料部类所占比重逐渐下降,制造生产资料部类所占比重逐渐上升。
2.农重轻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农业比重逐渐下降,工业比重逐渐上升,工业中的轻工业比重逐渐下降,重工业比重逐渐上升。
3.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传统产业逐步被新兴产业所替代,新兴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
4.生产要素密集度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逐渐减少,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日趋发展。
5.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质量日益提高,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高。
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或产值)和劳务总量的产出增长,它反映的是国民经济量的变化。
2)经济发展除包含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生态平衡的保持、环境质量的提高、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生活状况的改善,以及贫困落后状态的减少和消除等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质的变化。
3)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其质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之,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和联系
1)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分部门和行业的所有企业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一般以年为单位)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2)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总合,就是社会总产值。
3)国民收入是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以后,所剩余的那部分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的价值形式是在一年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
4)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0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我国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国民收入加上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再加上各个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工资,利润,利息,租金,税金等纯收入的价值。
5)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从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国外净要素收入后的最终产品价值和劳务价值的总和。
3.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因素
1)劳动者的数量和劳动者的素质
2)科学技术及其应用
3)生产管理和劳动组织
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5)自然条件
6)产业结构和比例关系
7)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五、经济增长速度
1.经济增长速度的涵义、意义,及衡量标准。
1)经济增长速度就是一定时期内物质资料生产和劳务发展变化的速率。
2)任何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基础。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为零或负增长,社会就很难取得进步。
3)它通常以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总量指标的增长率,以及按人平均的增长率来表示和衡量。
六、经济增长方式
1)经济增长方式的划分依据是,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方式不同,相应地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二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2)粗放型是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扩张来实现经济增长。即单纯数量扩张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3)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即质量效益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4)人类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变化的总趋势,是逐步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第三章 商品经济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
一、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
1.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交换经济的涵义
1)自然经济,既自给自足经济,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及家庭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交换而进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称
3)产品交换经济,是在社会分工条件下,通过产品的直接交换来进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目前还是一种假设。
2.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的发展历程
1)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必然发生劳动联系和劳动交换,随着社会生产和分工协作关系的发展,人们的劳动联系和劳动交换也越来越发展。
2)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与劳动交换方式,可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三种形式。
3)人们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的发展,大体上从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再进一步发展到产品交换经济
二、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有两个
1,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一般条件。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使各个生产者专门从事某中产品的生产,在生产者之间或经济单位之间,在生产和生活上相互依存,彼此都需要对方的产品作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从而产生了相互将换产品的必要。
2, 不同所有者和不同经济利益主体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条件。这一条件决定了不同生产者各有其独立的经济利益,为了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交换必须是通过对等的原则进行,既根据产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这样,产品就表现为商品,从而产生了商品经济。
三、商品的二因素及其关系
1.使用价值:就是物品的游泳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2.价值;是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3.二者关系: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的。缺一就不成为商品。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二者又是矛盾的,,第一,二者是不同的使用价值作为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使用价值是一切物品包括商品所具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第二,二者是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的。一切商品对于生产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价值,而不是其使用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其使用价值而不是其价值。生产者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要先支付其价值。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4)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四、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劳动的二重性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涵义: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它是形成价值的实体。
3.二者关系: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是:一方面二者是同意的。商品生产者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二者不是两种独立存在的劳动或两次劳动,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又是不同的,矛盾的。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永恒属性,是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永恒范畴;抽象劳动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它是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表现得更充分,更发展,因而是历史范畴。
五、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创造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1.商品价值由两部分组成。形成商品价值的是生产商品时的具体劳动所转移的生产资料原有价值和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
2.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1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分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活劳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新加入到劳动对象中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是指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过去的劳动。
2.活劳动与创造价值。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只有活劳动才呢功能创造新价值。物化劳动不创造新价值,只能将其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生产的商品中。价值的创造就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由活劳动新增加到生产的商品中的价值,不是指转移到商品中的物化劳动的原有价值。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的抽象劳动。
3.总体工人创造价值。作为价值唯一源泉的活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既包括生产商品的工人的活劳动,又包括生产商品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活劳动。也就是由“总体工人”或“结合劳动人员”的活劳动共同创造的价值
4.价值形成与价值创造的区别和联系
1)价值的形成。价值的形成是指商品的价值是由两部分价值所构成,一是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所转移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一是指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
2)价值的创造。价值的创造就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由活劳动新增加到生产的商品中的价值,不包括转移到商品中的物化劳动的原有价值。
3)价值形成与价值创造的联系在于,生产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是形成商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区别在于,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既有活劳动,又有物化劳动,而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只有活劳动。
六、商品的价值量。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社会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生产商品的劳动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
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4.决定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因此,要把复杂劳动化为倍加的简单劳动。
5.价值量的决定还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相关。部门平均老殴打能够生产率提高,一定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商品数量就增多,但所形成的价值总量不变,从而平均到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减少。反之,情况相反。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七、商品价值是商品生产之间的经济关系
1.商品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经济关系。人们交换商品,实际上是相互比较和交换各自劳动的关系,商品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结成的经济关系。
2.价值也体现了商品生产之间的经济关系。首先,价值体现同一生产部门内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的不同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消耗的个别劳动时间各不相同,但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样,价值就将同一是生产部门不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平均化,体现了它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其次价值又体现了不同生产部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不同生产部门生产不同的商品,其具体劳动和劳动复杂程度是不同的。而价值却将不同部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差别同一化,因而价值体现了不同部门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八、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个别性质,是商品生产者按照个人或企业的打算和利益进行的劳动,它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表现为私人劳动,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表现为局部老殴打能够。
2.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是作为社会总劳动的有机构成部分的劳动。
3.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产生的客观基础,是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的不同所有制。
4.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的表现:1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有时不能在事实上转化为社会劳动。2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并不一定在数量上能够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
5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第一,这一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第二,这一矛盾决定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全过程。第三,这一矛盾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九、货币的起源
1.价值形式的涵义:就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
2.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想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年。
2)第二阶段是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想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3)第三阶段是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地表现在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
4)第四阶段是货币形式。即当一种商品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3.一般等价物的涵义:一般价值形式中起等价形式作用的商品,就是一般等价物。
4.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1.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般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杂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1)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2)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贮藏手段。是指货币推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
4)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语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
5)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3.价格的涵义: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4.价格标准的涵义:包含一定重量贵金属的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分,就叫价格标准。
5.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6.货币流通规律:(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叫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
它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二是商品价格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见课本60页)
7.纸币流通规律: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因此,纸币流通规律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
8.通货膨胀:纸币的发行量限于货币流通规律所决定的金属货币的需要量,纸币发行量如果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单位所代表的金属含量就响应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随之上涨,这种现象就是通货膨胀。
十、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普遍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而进行。(一句话表述就是,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来进行)这就意味着,价值规律的内容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
1)价值的决定。即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2)商品按照其价值进行等价交换。既不同的商品进行交换,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来进行,也就是实行等价交换。
2.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因为,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来进行。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但由于受时常上商品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商品的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是一方面,从较长时间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落部分可以相互抵消,一定时期内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相等,另一方面,商品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而变动。所以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表现形式。
1. 影响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的因素主要是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
2. 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1)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即配置社会资源。 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竟镇和价格的波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实现的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这是通过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别而起作用的。商品生产者为了追求更多经济利益和在竞争中取胜,变力求降低单位商品的个别价值。为此,就尽量采用先进技术,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一切商品生产者都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促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1.引起和促进优胜劣汰。
生产条件好,劳动生产率高的商品生产者或企业,所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有可能获胜和发财致富,反之有可能破产或被淘汰,从而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四章 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方式
一、资源配置方式
1.社会资源的涵义:是指发展社会经济所必需的各种要素。
2.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和任务,基本要素,配置目标
1)任务:就是在不同时间,不同部门和地区之间分配资源使用的数量。
2)必要性:各部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对各种各样的资源需要。但是资源的种类和数量是有限的,不可能充分满足一切方面的需要。因此,为了使各部门各地区均衡发展,就要把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才能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取得最佳社会经济效益。
3)基本要素:资源使用的时间、空间和数量。
原因 ①资源在不同的时间使用会有不同的效益。②资源在空间的合理配置是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客观要求;③资源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配置和使用都有一个配置与使用数量多少的问题。
4.配置目标:是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使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它包括:消费者个人效益。企业效益,国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3.社会资源配置方式。
在不同的资源培植机制的作用下,有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即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
1)计划配置资源方式。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动力是实现国家整体利益;资源配置的信息集中在国家手中,信息传递主要是纵向的上下流动;资源配置的决策权集中在国家。
2)市场配置资源方式。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决策者是基层经济单位;资源配置的的动力是追求本单位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决策的依据是市场信息,主要是价格信息,信息主要是横向的传递。
3)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一是它们要求有不同的管理制度;二是它们在实现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都具有自身特点,前者具有在全社会范围内配置资源的作用,但排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后者能适应市场的要求,即使调节资源的配置,但存在资源配置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
联系:在某种经济体制中,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能以不同形式相结合,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源。
二、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
1.市场经济的涵义:就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2.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两者的内涵不同。商品经济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即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表明资源配置的手段是市场机制。
2)两者产生的时间先后不同。有商品经济就有市场,但只有当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时,商品经济才发展到市场经济。
联系: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这表现在,第一、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第二、商品经济规律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内在根据。第三、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方式,不具有独立的社会性质,它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有其一般性,主要是:
1)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市场,企业的经济活动必然要受市场机制的调节。
2)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能对市场信号及时做出灵敏的反应。
3)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是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宏观调控。
4)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保证市场有序运行。
三、市场机制和市场调节
1.市场机制的涵义: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或者说就是市场的各要素包括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因素的这种联系和作用,构成统一的市场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2.市场机制的种类,作用,及起作用所需的条件。
1)价格机制。
1-涵义:价格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变动与市场供求变动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发挥作用的机制。
2-作用:价格机制调节生产;调节消费;是宏观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
3-条件:价格机制起作用的条件,在于价格背离价值在时间、方向和程度上是灵活的,价格随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变化。
2)供求机制。
1-涵义:供求机制是供求双方矛盾运动的机制,通过供求团系于市场价格的内在联系,促使供求在不断变化中趋于平衡。
2-作用:1价格、竞争、利率等市场机制的作用都离不开供求机制;2供求机制调节生产与消费。
3-条件:是供求关系能够灵活地变动。
3)竞争机制。
1-涵义:竞争机制是指竞争同供求关系、价格变动和生产要素流动之间的有机联系。
2-作用:
一、竞争机制是价格机制、信贷利率机制、供求机制等市场机制充分展开并充分发挥功能的保证。
二、促进企业使用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活力、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
三、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四、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条件:竞争机制作用的发挥,关键是必须具备竞争机制起作用的条件,这主要是指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经营者,能在竞争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建立起开放的、完善的市场体系,消除各种垄断。
3)市场调节涵义,作用,及发挥作用的条件。
1-市场调节是指市场机制的调节。
2-市场调节的作用:一是市场机制调节价格;二是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三是市场机制调节需求。只有发挥市场调节这三个作用,市场才能真正起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3-条件:一、企业要有产供销和人财物的自主权,具有完善的经营机制;
二、市场价格既反映价值有反映供求;
三、企业的经济利益取决于其产品在市场上的实现状况,与经营效果相联系;
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实行优胜劣汰
五、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实现平衡。
四、市场体系。
1.市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极其作用
1)市场的涵义: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领域。
2)市场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必然存在市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范围和规模也相应扩大。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中,整个社会经济过程都要依赖市场才能进行。
3)市场的作用。市场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一是市场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发生联系的纽带,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环节;三是社会资源的配置通过市场交换进行。
2.市场体系的涵义:市场体系是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
1)商品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2)生产要素市场:是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条件进行交易的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和信息、技术市场,以及生产资料市场。
五、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
1.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的必要性其其主要内容类型是什么?
1)重要性: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前提和保证,市场主体是分散和独立的经济单位,但市场的正常运作,各个市场主体的行为必须遵守统一的规则和秩序,这样才能使市场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
2)市场秩序的内容: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公平竞争。围绕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二是市场竞争秩序;三是交易行为秩序。
3)市场规则:为了维护市场秩序,需要由政府制定市场制度和规则,一类是市场运行的制度和规则,二类是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经济行为的制度和规则,三类是国家经济行为的制度和规则。建立消除不平等竞争、实现公平竞争的制度和规则,是市场运行制度的规则体系的核心。
4)市场制度和规则必须赋予法律形式。
2.市场制度和规则的涵义:指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证呢感市场正常运行的各种制度和规则的总和,是国家对市场和市场主体行为所制定的强制性的制度和规定,目的在于促使市场主题行为制度化和规范化,保证市场的良好经济秩序。
3.市场组织。
市场组织按其功能不同分为市场流通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和市场管理组织三大类。
1)市场流通组织:它是处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从事商品销售的专业化经营机构。
2)市场中介组织:它是介于国家与市场之间,市场与企业之间为市场供求双方提供服务的机构。
4.市场管理组织。主要有三类市场管理机构组成,第一类是国家设置的管理市场交易活动的专门性机构,第二类是对市场交易活动进行技术管理的机构。第三类是社会性和群众性的市场管理机构或组织。(详见P80)
第五章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1.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就是用暴力剥削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在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历史过程。
2.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在经济上需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1)大量的人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2)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1)劳动力和劳动的含义: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它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并在进行生产劳动时发挥出来。
2)资本的涵义。
3)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唯一途径
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转化为商品。
①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是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他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第二,是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②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使资本家手重的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和消费就是劳动。雇佣劳动者的劳动不但能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个大于部分就是剩余价值,正是由于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这种特性,才使资本家的货币得到了增殖,带来了剩余价值,这时资本家的货币就转化为资本。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
1-劳动力价值决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这就是说,雇佣劳动者者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要受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个国家道德精神和风俗习惯的制约。
2-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劳动的使用能为它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及资本的本质。
1.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涵义。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做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做剩余劳动时间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3.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通过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使工人新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工人的劳动时间一旦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就会生产出剩余价值,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时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4.剩余价值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四、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的依据及意义。
1)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根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2)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叫做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成存在的资本,价值量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叫做可变资本。
3)区分的意义在于:第一,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第二,为考察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反映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五、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绝对剩余价值。
2)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工作日的延长为条件。资本家之所以能够采取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因为工作日可以在一定界限内伸缩。工作日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必要老殴打能够时间,最高界限取决于两个因素:胜利因素和道德因素。这两个界限之间有很大伸缩性,工作日长度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从而资本家可以通过延长工作日而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3)工作日长度的确定。商品交换规律没有为工作日确定一个标准长度,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之后,取得对劳动力的使用权,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就强迫工人延长工作日。工作日长度的确定最终取决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过程中实现的。
1)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要降低劳动力价值,就必须采取适当措施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时,与生活资料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价值也影响生活资料的价值。当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劳动力价值才能下降,必要劳动时间才能相应缩短。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就是个别技术先进企业的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之间展开激烈竞争,竟相采用先进技术。当先进技术普及时,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所有资本家由此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相互联系和区别。
首先,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关系看,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延长了工人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
其次,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再次,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可以是在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是以生产技术的变革为条件的。当代资本主义提高剥削程度,主要是采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4.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生产资料本身只是生产价值的条件,而不是价值的源泉。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仍然只能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这是因为:
1)机器再先进也仍然是机器,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只能当作劳动资料发挥作用,决不能取代劳动的作用。
2)自动化的机器虽然代替了人的一部分劳动,但是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的劳动,更不能改变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和劳动者在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
3)个别企业的资本家首先采用自动化的机器体系可以减少雇佣工人的数量,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这是因为该企业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其来源是该企业的工人的劳动生产率特别高的劳动。
4)如果自动化生产在某个部门得到普及,由于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将从有机构成低的部门转过来一部分剩余价值,这样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不仅来自本部门工人的剩余劳动而且来自其他部门工人的剩余劳动。
六、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 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2.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全部过程。
七、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及其形式
1. 资本主义工资有两种基本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就是按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就是按工人的产品数量或所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的工资。
2.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是指工人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时所得到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所得到的货币工资所能购买的实物和服务的数量。
3.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和价格。但是工资在现象上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所以,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形式
08年1月自考“政治经济学”重点(4)
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方式,不具有独立的社会性质,它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有其一般性,主要是:
1)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市场,企业的经济活动必然要受市场机制的调节。
2)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能对市场信号及时做出灵敏的反应。
3)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是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宏观调控。
4)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保证市场有序运行。
三、市场机制和市场调节
1.市场机制的涵义: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或者说就是市场的各要素包括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因素的这种联系和作用,构成统一的市场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2.市场机制的种类,作用,及起作用所需的条件。
1)价格机制。
1-涵义:价格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变动与市场供求变动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发挥作用的机制。
2-作用:价格机制调节生产;调节消费;是宏观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
3-条件:价格机制起作用的条件,在于价格背离价值在时间、方向和程度上是灵活的,价格随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动而变化。
2)供求机制。
1-涵义:供求机制是供求双方矛盾运动的机制,通过供求团系于市场价格的内在联系,促使供求在不断变化中趋于平衡。
2-作用:1价格、竞争、利率等市场机制的作用都离不开供求机制;2供求机制调节生产与消费。
3-条件:是供求关系能够灵活地变动。
3)竞争机制。
1-涵义:竞争机制是指竞争同供求关系、价格变动和生产要素流动之间的有机联系。
2-作用:
一、竞争机制是价格机制、信贷利率机制、供求机制等市场机制充分展开并充分发挥功能的保证。
二、促进企业使用新技术、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活力、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
三、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四、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条件:竞争机制作用的发挥,关键是必须具备竞争机制起作用的条件,这主要是指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经营者,能在竞争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建立起开放的、完善的市场体系,消除各种垄断。
3)市场调节涵义,作用,及发挥作用的条件。
1-市场调节是指市场机制的调节。
2-市场调节的作用:一是市场机制调节价格;二是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三是市场机制调节需求。只有发挥市场调节这三个作用,市场才能真正起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3-条件:一、企业要有产供销和人财物的自主权,具有完善的经营机制;
二、市场价格既反映价值有反映供求;
三、企业的经济利益取决于其产品在市场上的实现状况,与经营效果相联系;
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实行优胜劣汰
五、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实现平衡。
四、市场体系。
1.市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极其作用
1)市场的涵义: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领域。
2)市场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必然存在市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范围和规模也相应扩大。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中,整个社会经济过程都要依赖市场才能进行。
3)市场的作用。市场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一是市场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发生联系的纽带,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市场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环节;三是社会资源的配置通过市场交换进行。
2.市场体系的涵义:市场体系是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
1)商品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2)生产要素市场:是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条件进行交易的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和信息、技术市场,以及生产资料市场。
五、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
1.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的必要性其其主要内容类型是什么?
1)重要性: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市场机制发生作用的前提和保证,市场主体是分散和独立的经济单位,但市场的正常运作,各个市场主体的行为必须遵守统一的规则和秩序,这样才能使市场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
2)市场秩序的内容: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公平竞争。围绕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市场准入和退出秩序;二是市场竞争秩序;三是交易行为秩序。
3)市场规则:为了维护市场秩序,需要由政府制定市场制度和规则,一类是市场运行的制度和规则,二类是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经济行为的制度和规则,三类是国家经济行为的制度和规则。建立消除不平等竞争、实现公平竞争的制度和规则,是市场运行制度的规则体系的核心。
4)市场制度和规则必须赋予法律形式。
2.市场制度和规则的涵义:指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证呢感市场正常运行的各种制度和规则的总和,是国家对市场和市场主体行为所制定的强制性的制度和规定,目的在于促使市场主题行为制度化和规范化,保证市场的良好经济秩序。
3.市场组织。
市场组织按其功能不同分为市场流通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和市场管理组织三大类。
1)市场流通组织:它是处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从事商品销售的专业化经营机构。
2)市场中介组织:它是介于国家与市场之间,市场与企业之间为市场供求双方提供服务的机构。
4.市场管理组织。主要有三类市场管理机构组成,第一类是国家设置的管理市场交易活动的专门性机构,第二类是对市场交易活动进行技术管理的机构。第三类是社会性和群众性的市场管理机构或组织。